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機械制圖與CAD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76504
- 條形碼:9787030676504 ; 978-7-03-067650-4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機械制圖與CAD 內容簡介
本書緊密結合高職高專教學特點,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對畫法幾何及投影變換、軸測圖、標準件和常用件等內容適當壓縮優化;在組合體部分增加構形設計、零部件測繪和CAD繪圖實訓內容。CAD繪圖部分采用案例教學法,增加了錄屏演示,簡明易學,學生上手快。另外,本書還配有習題集。 本書既適用于高職高專院校非機類各專業的制圖教學,也可供非機類、近機類專業成人教育使用或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機械制圖與CAD 目錄
第1章 制圖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1.1 制圖國家標準的基本規定
1.1.1 圖紙幅面和格式(GB/T 14689—2008)
1.1.2 比例(GB/T 14690—1993)
1.1.3 字體(GB/T 14691—1993)
1.1.4 圖線(GB/T 4457.4—2002)
1.1.5 尺寸標注(GB/T 4458.4—2003)
1.2 常用繪圖工具的使用方法
1.3 幾何作圖
1.3.1 等分圓周及正多邊形作法
1.3.2 圓弧連接
1.3.3 斜度和錐度
1.3.4 橢圓的近似畫法(四心圓法)
1.4 平面圖形的畫法
1.5 徒手畫草圖的方法
第2章 投影基礎
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識
2.1.1 投影法
2.1.2 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2.2 物體的三視圖及對應關系
2.2.1 三投影面體系的建立
2.2.2 三視圖的形成
2.2.3 三視圖的對應關系
2.3 點的投影
2.3.1 點的三面投影
2.3.2 點的投影與直角坐標的關系
2.3.3 兩點的相對位置和重影點
2.4 直線的投影
2.4.1 直線的三面投影
2.4.2 各種位置直線的投影
2.4.3 直線上的點
2.4.4 兩直線的相對位置
2.5 平面的投影
2.5.1 平面的表示法
2.5.2 各種位置平面的投影
2.5.3 平面內的直線和點
2.6 基本體的投影
2.6.1 平面立體的三視圖
2.6.2 回轉體的三視圖
第3章 立體表面的交線
3.1 截交線
3.1.1 截交線的性質
3.1.2 求截交線的方法和步驟
3.2 相貫線
3.2.1 相貫線的性質
3.2.2 求相貫線的方法和步驟
3.2.3 相貫線的特殊情況
3.2.4 相貫線的簡化畫法及變化趨勢
第4章 軸測圖
4.1 軸測圖的基本知識
4.1.1 軸測圖的形成
4.1.2 軸間角和軸向變形系數
4.1.3 軸測圖的基本性質
4.1.4 軸測圖的分類
4.2 正等軸測圖簡介
4.2.1 正等測的形成
4.2.2 正等測的軸間角和軸向變形系數
4.2.3 平面立體的正等測畫法
4.2.4 回轉體的正等測畫法
4.3 斜二測圖簡介
4.3.1 斜二測的形成
4.3.2 軸間角和軸向變形系數
4.3.3 斜二測的畫法
第5章 組合體
5.1 組合體的形體分析
5.1.1 形體分析法
5.1.2 組合體的組合形式
5.1.3 表面之間的連接形式
5.2 組合體三視圖的畫法
5.2.1 畫組合體三視圖的步驟
5.2.2 畫圖舉例
5.3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
5.3.1 尺寸標注的基本要求
5.3.2 基本體的尺寸標注
5.3.3 尺寸基準
5.3.4 尺寸的種類
5.3.5 帶有截交線、相貫線的組合體尺寸標注
5.3.6 組合體尺寸標注的方法和步驟
5.3.7 常見結構的尺寸標注
5.4 組合體的讀圖方法
5.4.1 組合體讀圖的基本要領
5.4.2 讀圖的構思方法
5.4.3 提高讀圖能力的方法
5.5 空間形體設計
5.5.1 構形設計的基本原則
5.5.2 構思方法
5.5.3 組合構形
第6章 機件常用的表達方法
6.1 視圖
6.1.1 基本視圖
6.1.2 向視圖
6.1.3 斜視圖
6.1.4 局部視圖
6.2 剖視圖
6.2.1 剖視圖的基本概念
6.2.2 剖視圖的畫法
6.2.3 剖視圖的標注
6.2.4 畫剖視圖應注意的問題
6.2.5 剖視圖的種類
6.2.6 剖視圖的剖切方法
6.2.7 剖視圖中肋板和輪輻的規定畫法
6.3 斷面圖
6.3.1 斷面圖的概念
6.3.2 斷面圖的種類
6.4 局部放大圖和簡化畫法
6.4.1 局部放大圖
6.4.2 常用的簡化畫法
6.5 綜合應用舉例
6.6 第三角投影法簡介
第7章 常用標準件和齒輪、彈簧的表示法
7.1 螺紋和螺紋緊固件表示法
7.1.1 螺紋的基本知識
7.1.2 螺紋的規定畫法
7.1.3 螺紋的標記和標注方法
7.1.4 螺紋緊固件表示法
7.2 齒輪表示法
7.2.1 直齒圓柱齒輪的各部分名稱和尺寸關系
7.2.2 直齒圓柱齒輪的規定畫法
7.2.3 齒輪零件圖
7.3 鍵與銷
7.3.1 鍵聯結
7.3.2 銷
7.4 滾動軸承表示法
7.4.1 滾動軸承的分類和代號
7.4.2 滾動軸承表示法
7.5 彈簧表示法
7.5.1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各部分名稱及尺寸關系
7.5.2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畫法
7.5.3 裝配圖中彈簧的畫法
第8章 零件圖
8.1 零件圖的作用和內容
8.2 零件圖的視圖選擇
8.2.1 主視圖的選擇
8.2.2 其他視圖的選擇
8.2.3 典型零件的圖例及表達方法
8.3 零件圖的尺寸標注
8.3.1 零件圖尺寸標注的要求
8.3.2 尺寸基準的選擇
8.3.3 尺寸的配置形式
8.3.4 合理標注尺寸的基本原則
8.4 零件圖的技術要求
8.4.1 表面結構的表示法
8.4.2 極限與配合
8.4.3 幾何公差
8.5 零件上常見的工藝結構
8.5.1 鑄造工藝結構
8.5.2 機械加工工藝結構
8.6 讀零件圖
第9章 裝配圖
9.1 裝配圖的作用和內容
9.2 裝配圖的表達方法
9.2.1 規定畫法
9.2.2 特殊表達方法
9.3 裝配圖的尺寸標注、技術要求及零件編號
9.3.1 裝配圖的尺寸標注
9.3.2 裝配圖的技術要求
9.3.3 裝配圖的零件序號和明細欄
9.4 裝配結構簡介
9.4.1 接觸面與配合面的結構
9.4.2 相鄰兩零件轉角處的結構
9.4.3 緊固件聯接結構
9.4.4 螺紋防松裝置
9.4.5 密封防漏裝置
9.5 讀裝配圖和拆畫零件圖
9.5.1 讀裝配圖的要求
9.5.2 讀裝配圖的方法和步驟
9.5.3 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
第10章 零部件測繪
10.1 測繪前的準備工作
10.1.1 了解和分析零部件
10.1.2 拆卸零部件
10.1.3 畫裝配示意圖
10.2 畫零件草圖
10.2.1 零件測繪的方法和步驟
10.2.2 零件測繪的注意事項
10.2.3 常用的測量工具及測量方法
10.2.4 技術要求的確定
10.3 畫裝配圖
10.3.1 畫裝配圖的方法和步驟
10.3.2 畫裝配圖的注意事項
10.4 畫零件工作圖
第11章 AutoCAD 2019繪圖基礎
11.1 AutoCAD 2019基本知識
11.1.1 AutoCAD 2019的初始頁面
11.1.2 AutoCAD 2019的工作空間
11.1.3 “草圖與注釋”工作空間
11.1.4 文件管理
11.2 常用命令及基本操作
11.2.1 數據坐標的輸入
11.2.2 顯示命令
11.2.3 對象選擇
11.2.4 輔助作圖工具
11.3 繪圖環境及圖層的設置
11.3.1 設置繪圖環境
11.3.2 圖層的設置
11.3.3 繪制工程樣板圖
11.4 繪制平面圖形的方法
11.4.1 繪制圖形
11.4.2 標注尺寸
11.5 圖塊與屬性
11.5.1 圖塊
11.5.2 屬性
第12章 AutoCAD 2019繪圖實訓
12.1 繪制零件圖
12.2 繪制等軸測圖
12.3 繪制裝配圖
12.4 三維實體造型
參考文獻
附錄1 螺紋
附錄2 螺紋緊固件
附錄3 鍵與銷
附錄4 滾動軸承
附錄5 極限與配合
附錄6 常用材
1.1 制圖國家標準的基本規定
1.1.1 圖紙幅面和格式(GB/T 14689—2008)
1.1.2 比例(GB/T 14690—1993)
1.1.3 字體(GB/T 14691—1993)
1.1.4 圖線(GB/T 4457.4—2002)
1.1.5 尺寸標注(GB/T 4458.4—2003)
1.2 常用繪圖工具的使用方法
1.3 幾何作圖
1.3.1 等分圓周及正多邊形作法
1.3.2 圓弧連接
1.3.3 斜度和錐度
1.3.4 橢圓的近似畫法(四心圓法)
1.4 平面圖形的畫法
1.5 徒手畫草圖的方法
第2章 投影基礎
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識
2.1.1 投影法
2.1.2 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2.2 物體的三視圖及對應關系
2.2.1 三投影面體系的建立
2.2.2 三視圖的形成
2.2.3 三視圖的對應關系
2.3 點的投影
2.3.1 點的三面投影
2.3.2 點的投影與直角坐標的關系
2.3.3 兩點的相對位置和重影點
2.4 直線的投影
2.4.1 直線的三面投影
2.4.2 各種位置直線的投影
2.4.3 直線上的點
2.4.4 兩直線的相對位置
2.5 平面的投影
2.5.1 平面的表示法
2.5.2 各種位置平面的投影
2.5.3 平面內的直線和點
2.6 基本體的投影
2.6.1 平面立體的三視圖
2.6.2 回轉體的三視圖
第3章 立體表面的交線
3.1 截交線
3.1.1 截交線的性質
3.1.2 求截交線的方法和步驟
3.2 相貫線
3.2.1 相貫線的性質
3.2.2 求相貫線的方法和步驟
3.2.3 相貫線的特殊情況
3.2.4 相貫線的簡化畫法及變化趨勢
第4章 軸測圖
4.1 軸測圖的基本知識
4.1.1 軸測圖的形成
4.1.2 軸間角和軸向變形系數
4.1.3 軸測圖的基本性質
4.1.4 軸測圖的分類
4.2 正等軸測圖簡介
4.2.1 正等測的形成
4.2.2 正等測的軸間角和軸向變形系數
4.2.3 平面立體的正等測畫法
4.2.4 回轉體的正等測畫法
4.3 斜二測圖簡介
4.3.1 斜二測的形成
4.3.2 軸間角和軸向變形系數
4.3.3 斜二測的畫法
第5章 組合體
5.1 組合體的形體分析
5.1.1 形體分析法
5.1.2 組合體的組合形式
5.1.3 表面之間的連接形式
5.2 組合體三視圖的畫法
5.2.1 畫組合體三視圖的步驟
5.2.2 畫圖舉例
5.3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
5.3.1 尺寸標注的基本要求
5.3.2 基本體的尺寸標注
5.3.3 尺寸基準
5.3.4 尺寸的種類
5.3.5 帶有截交線、相貫線的組合體尺寸標注
5.3.6 組合體尺寸標注的方法和步驟
5.3.7 常見結構的尺寸標注
5.4 組合體的讀圖方法
5.4.1 組合體讀圖的基本要領
5.4.2 讀圖的構思方法
5.4.3 提高讀圖能力的方法
5.5 空間形體設計
5.5.1 構形設計的基本原則
5.5.2 構思方法
5.5.3 組合構形
第6章 機件常用的表達方法
6.1 視圖
6.1.1 基本視圖
6.1.2 向視圖
6.1.3 斜視圖
6.1.4 局部視圖
6.2 剖視圖
6.2.1 剖視圖的基本概念
6.2.2 剖視圖的畫法
6.2.3 剖視圖的標注
6.2.4 畫剖視圖應注意的問題
6.2.5 剖視圖的種類
6.2.6 剖視圖的剖切方法
6.2.7 剖視圖中肋板和輪輻的規定畫法
6.3 斷面圖
6.3.1 斷面圖的概念
6.3.2 斷面圖的種類
6.4 局部放大圖和簡化畫法
6.4.1 局部放大圖
6.4.2 常用的簡化畫法
6.5 綜合應用舉例
6.6 第三角投影法簡介
第7章 常用標準件和齒輪、彈簧的表示法
7.1 螺紋和螺紋緊固件表示法
7.1.1 螺紋的基本知識
7.1.2 螺紋的規定畫法
7.1.3 螺紋的標記和標注方法
7.1.4 螺紋緊固件表示法
7.2 齒輪表示法
7.2.1 直齒圓柱齒輪的各部分名稱和尺寸關系
7.2.2 直齒圓柱齒輪的規定畫法
7.2.3 齒輪零件圖
7.3 鍵與銷
7.3.1 鍵聯結
7.3.2 銷
7.4 滾動軸承表示法
7.4.1 滾動軸承的分類和代號
7.4.2 滾動軸承表示法
7.5 彈簧表示法
7.5.1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各部分名稱及尺寸關系
7.5.2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畫法
7.5.3 裝配圖中彈簧的畫法
第8章 零件圖
8.1 零件圖的作用和內容
8.2 零件圖的視圖選擇
8.2.1 主視圖的選擇
8.2.2 其他視圖的選擇
8.2.3 典型零件的圖例及表達方法
8.3 零件圖的尺寸標注
8.3.1 零件圖尺寸標注的要求
8.3.2 尺寸基準的選擇
8.3.3 尺寸的配置形式
8.3.4 合理標注尺寸的基本原則
8.4 零件圖的技術要求
8.4.1 表面結構的表示法
8.4.2 極限與配合
8.4.3 幾何公差
8.5 零件上常見的工藝結構
8.5.1 鑄造工藝結構
8.5.2 機械加工工藝結構
8.6 讀零件圖
第9章 裝配圖
9.1 裝配圖的作用和內容
9.2 裝配圖的表達方法
9.2.1 規定畫法
9.2.2 特殊表達方法
9.3 裝配圖的尺寸標注、技術要求及零件編號
9.3.1 裝配圖的尺寸標注
9.3.2 裝配圖的技術要求
9.3.3 裝配圖的零件序號和明細欄
9.4 裝配結構簡介
9.4.1 接觸面與配合面的結構
9.4.2 相鄰兩零件轉角處的結構
9.4.3 緊固件聯接結構
9.4.4 螺紋防松裝置
9.4.5 密封防漏裝置
9.5 讀裝配圖和拆畫零件圖
9.5.1 讀裝配圖的要求
9.5.2 讀裝配圖的方法和步驟
9.5.3 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
第10章 零部件測繪
10.1 測繪前的準備工作
10.1.1 了解和分析零部件
10.1.2 拆卸零部件
10.1.3 畫裝配示意圖
10.2 畫零件草圖
10.2.1 零件測繪的方法和步驟
10.2.2 零件測繪的注意事項
10.2.3 常用的測量工具及測量方法
10.2.4 技術要求的確定
10.3 畫裝配圖
10.3.1 畫裝配圖的方法和步驟
10.3.2 畫裝配圖的注意事項
10.4 畫零件工作圖
第11章 AutoCAD 2019繪圖基礎
11.1 AutoCAD 2019基本知識
11.1.1 AutoCAD 2019的初始頁面
11.1.2 AutoCAD 2019的工作空間
11.1.3 “草圖與注釋”工作空間
11.1.4 文件管理
11.2 常用命令及基本操作
11.2.1 數據坐標的輸入
11.2.2 顯示命令
11.2.3 對象選擇
11.2.4 輔助作圖工具
11.3 繪圖環境及圖層的設置
11.3.1 設置繪圖環境
11.3.2 圖層的設置
11.3.3 繪制工程樣板圖
11.4 繪制平面圖形的方法
11.4.1 繪制圖形
11.4.2 標注尺寸
11.5 圖塊與屬性
11.5.1 圖塊
11.5.2 屬性
第12章 AutoCAD 2019繪圖實訓
12.1 繪制零件圖
12.2 繪制等軸測圖
12.3 繪制裝配圖
12.4 三維實體造型
參考文獻
附錄1 螺紋
附錄2 螺紋緊固件
附錄3 鍵與銷
附錄4 滾動軸承
附錄5 極限與配合
附錄6 常用材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