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能源化學工程概論(第二版)(李文翠)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383662
- 條形碼:9787122383662 ; 978-7-122-3836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能源化學工程概論(第二版)(李文翠) 內容簡介
能源問題是當今社會發展遇到的重要問題,以物質為載體的能量轉化與轉移過程,多以化學化工知識為基礎。 《能源化學工程概論(第二版)》從化學與化工學科的視角對能源轉化為動力燃料和電能的開發與利用做了較全面的介紹,介紹了化學與化工在現代能源中的交叉滲透情況。 《能源化學工程概論(第二版)》共9章,包括緒論、新型煤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氣、生物質能、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器、CO2的捕集與資源化利用。 《能源化學工程概論(第二版)》在內容的取舍和深度的把握上做了一定的工作,使之達到深化基礎、更新內容和增加信息等多重目的。 《能源化學工程概論(第二版)》可作為高等院校能源化學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制藥工程、生物工程、應用化學等專業能源化工課程的教材,也是一本普及性的能源化學工業讀物,可供化工、能源、材料、環保、電力等部門從事科研、設計和生產的技術人員參考。
能源化學工程概論(第二版)(李文翠) 目錄
1.1能源及能源利用1
1.1.1能源的概念及分類1
1.1.2能源利用的發展歷程3
1.2能源的重要性與能源危機4
1.3能源轉化中的化工過程6
1.4能源化工過程的污染與防治7
本章思考題8
參考文獻8
第2章新型煤化工10
2.1煤化工概述10
2.1.1煤的儲量、生產及消費11
2.1.2煤的基本特征13
2.1.3煤化工發展簡史20
2.2煤炭液化21
2.2.1煤炭直接液化21
2.2.2煤炭間接液化27
2.2.3煤炭直接液化和間接液化的對比29
2.2.4直接間接液化耦合技術30
2.3煤制合成氣31
2.3.1煤氣化技術31
2.3.2合成氣的調變34
2.3.3合成氣精制技術35
2.4煤基醇醚燃料37
2.4.1煤制甲醇37
2.4.2煤制二甲醚38
2.4.3煤制乙醇40
2.4.4煤制乙二醇42
2.4.5煤制烯烴44
2.5小結47
本章思考題48
參考文獻48
第3章石油化工50
3.1概述50
3.1.1石油的基本知識50
3.1.2原油的外觀性質51
3.1.3原油的組成51
3.1.4石油的生成理論53
3.1.5石油的儲量、生產及消費54
3.1.6石油的開采及提高采油率的方法54
3.2石油煉制56
3.2.1原油的一次加工56
3.2.2原油的二次加工58
3.2.3原油的三次加工68
3.3石油產品72
3.3.1汽油72
3.3.2柴油73
3.4小結74
本章思考題75
參考文獻75
第4章天然氣77
4.1天然氣基礎知識77
4.1.1天然氣的成因78
4.1.2天然氣的開發利用進程78
4.1.3天然氣的組成79
4.1.4天然氣的分類79
4.1.5世界天然氣儲量與分布80
4.2天然氣的利用81
4.2.1天然氣的分離和凈化82
4.2.2天然氣的化工利用90
4.2.3天然氣制合成油91
4.3非常規天然氣93
4.3.1天然氣水合物94
4.3.2煤層氣96
4.3.3頁巖氣97
4.4小結99
本章思考題99
參考文獻100
第5章生物質能101
5.1生物質能基礎知識101
5.1.1生物質101
5.1.2生物質能102
5.1.3生物質能的加工利用103
5.2生物質制取燃料乙醇104
5.2.1燃料乙醇的應用和發展104
5.2.2生產燃料乙醇的主要方法105
5.2.3發酵法制取燃料乙醇105
5.2.4燃料乙醇的應用展望108
5.3生物質制取汽柴油108
5.4生物質制取生物柴油109
5.4.1生物柴油的性質109
5.4.2生物柴油的原料109
5.4.3生物柴油的制備方法110
5.4.4國內外生物柴油的研究進展113
5.5生物質制取生物油113
5.5.1生物質熱裂解113
5.5.2生物油的物化性質113
5.5.3生物油改質技術及應用114
5.6生物質氣化技術114
5.6.1生物質氣化過程114
5.6.2生物質氣化制取燃氣115
5.6.3生物質氣化合成液體燃料115
5.6.4氣化技術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116
5.7小結117
本章思考題117
參考文獻117
第6章鋰離子電池119
6.1鋰離子電池發展簡史119
6.2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及結構120
6.2.1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120
6.2.2鋰離子電池的結構121
6.3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121
6.3.1Li-Co-O體系121
6.3.2Li-Ni-O體系122
6.3.3Li-Mn-O體系122
6.3.4LiFePO4123
6.3.5其他正極材料124
6.4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126
6.4.1碳基負極材料126
6.4.2硅基負極材料128
6.4.3錫基負極材料128
6.4.4鎳基負極材料129
6.4.5其他負極材料130
6.5其他新型二次離子電池131
6.5.1鋰-硫電池131
6.5.2鋰-空氣電池132
6.5.3鈉離子電池133
6.5.4鉀離子電池136
6.5.5鎂離子電池136
6.5.6鋅離子電池136
6.5.7雙離子電池137
6.6鋰離子電池的應用138
6.6.1電子產品方面的應用138
6.6.2交通工具方面的應用138
6.6.3國防軍事方面的應用139
6.6.4其他應用139
6.7小結139
本章思考題140
參考文獻140
第7章燃料電池142
7.1燃料電池概述142
7.2燃料電池的分類144
7.2.1堿性燃料電池144
7.2.2磷酸燃料電池145
7.2.3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145
7.2.4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145
7.2.5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146
7.2.6直接甲醇燃料電池147
7.3燃料電池的氫源148
7.3.1氫的制取148
7.3.2氫的存儲150
7.4燃料電池的應用152
7.5小結153
本章思考題154
參考文獻154
第8章超級電容器156
8.1超級電容器及其發展歷史156
8.2超級電容器的分類158
8.2.1雙電層電容器158
8.2.2贗電容電容器159
8.2.3混合型超級電容器160
8.2.4微型超級電容器161
8.3超級電容器的組成及特點163
8.3.1超級電容器的組成163
8.3.2超級電容器的性能指標166
8.3.3超級電容器的特點167
8.4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168
8.4.1碳基電極材料168
8.4.2金屬氧化物電極材料172
8.4.3導電聚合物電極材料175
8.4.4雜化電極材料176
8.5超級電容器的應用178
8.6小結180
本章思考題180
參考文獻181
第9章CO2的捕集與資源化利用182
9.1能源化工行業CO2排放及控制182
9.2CO2分離技術184
9.2.1物理吸收法184
9.2.2化學吸收法186
9.2.3吸附分離法188
9.2.4膜法196
9.2.5低溫蒸餾法199
9.3CO2的資源化利用200
9.4小結203
本章思考題203
參考文獻203
能源化學工程概論(第二版)(李文翠) 作者簡介
李文翠,現任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13年5月任遼寧省化工與制藥類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多年來面向國家可持續能源發展戰略需求,一方面積極創新清潔環保的新型能量儲存系統,另一方面開展了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高效捕集與轉化技術研究,在新型多孔炭的溶液化學合成及功能高效集成等科學前沿問題的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創制出系列高性能炭基電化學儲能材料,提出了強化存儲容量和離子擴散動力學的新機制,為新型高性能電化學儲能體系的研發提供了理論和實驗依據。在工程應用領域,建立了一套收率高、能耗低、廢水排放少的多孔炭材料規模制備新工藝。近年來承擔并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國家重大計劃專項子課題、教育部重點計劃等各類重點項目,以及國內外企事業委托項目多項。創新成果在本領域高水平期刊J. Am. Soc. Chem、Adv. Mater等發表SCI/EI收錄論文170余篇,SCI被引7400余次,H-index為48,7篇論文入選全球Top 1% ESI高被引論文。部分成果獲遼寧省自然科學一等獎。現已申請公開專利27項,授權10項,出版專著(教材)一本。培養的博士生3人獲國家獎學金,1人獲博士學術之星稱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