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固體廢物處理設施惡臭影響研究及案例分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373397
- 條形碼:9787122373397 ; 978-7-122-3733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固體廢物處理設施惡臭影響研究及案例分析 本書特色
1. 國內惡臭治理主要是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和天津環科院惡臭研究重點實驗室,所以本稿件從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固廢處理實驗室找到了固廢處理專業陸文靜老師團隊,陸文靜和王洪濤老師均是固廢實驗室的骨干教師,其多年來致力于固廢處理、惡臭污染特征研究。2. 本書是總結了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將惡臭治理技術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總結。系統性強,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另外,固體廢物處理設施的惡臭影響研究在我國尚未見相關報道,本研究講固廢處理與惡臭聯系,更好地闡述了固廢處理各個流程的惡臭處理方案。 3. 對固體廢物處理設施的惡臭污染釋放特征進行研究,分析其時間、空間釋放特征,評估其惡臭影響,模擬其擴散規律,對固廢處理設施的管理、風險控制以及城市規劃及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義。
固體廢物處理設施惡臭影響研究及案例分析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5章,分別介紹了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現狀及惡臭污染評估指標體系、生活垃圾處理處置設施惡臭污染評價技術、餐廚垃圾生化處理設施的惡臭污染評價技術、污泥處理設施的惡臭污染特征及固體廢物處理設施源惡臭物質遷移模擬軟件系統,為惡臭污染的科學評估與衛生防護距離的劃定奠定了理論基礎。 本書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針對性,可供從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及惡臭污染控制、風險評估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及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市政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查閱。
固體廢物處理設施惡臭影響研究及案例分析 目錄
1.1我國生活垃圾產生及處置現狀1
1.2惡臭與惡臭物質的定義及危害3
1.3惡臭污染的特征與測定技術4
1.4惡臭污染的表征參數4
1.4.1嗅閾值5
1.4.2惡臭物質嗅閾值確定5
1.4.3臭氣濃度與閾稀釋倍數5
1.5惡臭污染的評估指標體系6
1.5.1惡臭污染評估指標6
1.5.2指標惡臭物質7
1.5.3綜合臭氣指數8
參考文獻8
第2章生活垃圾處理處置設施惡臭污染評價技術10
2.1生活垃圾初期降解的惡臭污染評價技術10
2.1.1生活垃圾初期降解惡臭物質排放特征10
2.1.2生活垃圾初期降解的指標惡臭物質28
2.1.3生活垃圾初期降解惡臭物質釋放源強與綜合污染評估29
2.2填埋場作業面惡臭污染評價技術39
2.2.1填埋場作業面惡臭物質濃度、組成及其季節性變化39
2.2.2典型填埋場作業面惡臭濃度表征及方法研究42
2.2.3填埋場作業面指標惡臭物質篩選48
2.2.4填埋場作業面與覆蓋面惡臭物質濃度及比較48
2.2.5填埋場作業面與覆蓋面惡臭釋放特性比較52
2.2.6基于風道法的作業面惡臭釋放速率研究58
2.2.7填埋場惡臭物質釋放與填埋齡的關系66
2.3垃圾堆肥過程的惡臭污染評價技術71
2.3.1生活垃圾堆肥設施71
2.3.2堆肥氣體采樣71
2.3.3生活垃圾堆肥過程的特征惡臭物質分析72
2.3.4生活垃圾堆肥過程惡臭物質釋放規律85
2.4本章小結88
參考文獻88
第3章餐廚垃圾生化處理設施的惡臭污染評價技術94
3.1概述94
3.1.1我國餐廚垃圾產生及管理現狀94
3.1.2我國餐廚垃圾處理企業發展現狀96
3.1.3餐廚垃圾惡臭污染物監測方法96
3.2典型餐廚垃圾處理設施惡臭排放特征97
3.2.1江蘇省某餐廚垃圾處理廠(J)的惡臭釋放特征解析97
3.2.2北京市某餐廚垃圾處理廠(N)的惡臭釋放特征解析100
3.2.3青海省某餐廚垃圾處理廠(Q)的惡臭釋放特征解析102
3.2.4浙江省寧波市某餐廚垃圾處理廠(K)的惡臭釋放特征解析104
3.3餐廚垃圾厭氧發酵惡臭產生規律與釋放源強107
3.3.1餐廚垃圾厭氧發酵實驗108
3.3.2餐廚垃圾兩相厭氧發酵過程的惡臭產生規律109
3.3.3餐廚垃圾厭氧發酵的指標惡臭物質113
3.3.4餐廚垃圾厭氧處理設施惡臭物質釋放源強的估算113
3.4本章小結120
參考文獻134
第4章污泥處理設施的惡臭污染特征135
4.1概述135
4.1.1污泥處理技術的發展現狀135
4.1.2污泥處理中惡臭污染的技術挑戰136
4.2污泥處理設施惡臭氣體的產生與釋放137
4.2.1污泥處理設施的惡臭物質及濃度137
4.2.2污泥處理設施惡臭物質釋放特征139
4.2.3污泥堆肥過程中惡臭氣體產生的影響因素140
4.3典型污泥處置設施惡臭氣體產生與排放特征141
4.3.1污泥脫水設施惡臭氣體的產生與排放特征142
4.3.2污泥堆肥設施惡臭氣體的產生與排放特征144
4.3.3污泥干化設施惡臭氣體的產生與排放特征150
4.3.4污泥堆肥設施中臭氣濃度與惡臭物質濃度的關系152
4.4污泥好氧堆肥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的產生特征153
4.4.1污泥堆肥過程中VOCs產生的動態變化153
4.4.2污泥堆肥不同階段堆體內部和表面VOCs的濃度特征155
4.4.3污泥堆肥不同階段VOCs的產生和釋放速率158
4.4.4污泥堆肥過程中VOCs的產生和釋放量變化162
4.4.5污泥堆肥過程中VOCs的產生濃度與溫度的關系162
4.5污泥好氧堆肥過程中產生NH3的產生和釋放163
4.5.1污泥堆肥過程中NH3產生的動態變化163
4.5.2污泥堆肥不同階段堆體內部和表面NH3的濃度特征164
4.5.3污泥堆肥不同階段NH3的釋放速率特征166
4.5.4污泥堆肥過程中NH3的產生和釋放量變化168
4.6本章小結170
參考文獻170
第5章固體廢物處置設施源惡臭物質遷移模擬軟件系統172
5.1污染物一維擴散解析解174
5.1.1瞬時源排放一維擴散解174
5.1.2定濃度源排放一維擴散解175
5.1.3定通量源排放一維擴散解178
5.1.4給定源強度一維擴散解181
5.2污染物二維擴散解析解183
5.2.1點源給定源強度二維擴散解184
5.2.2線源給定源強度二維擴散解187
5.2.3面源給定源強度二維擴散解191
5.2.4給定上風邊界源濃度二維擴散解194
5.2.5給定上風邊界源通量二維擴散解197
5.3污染物三維擴散解析解202
5.3.1點源給定源強度三維擴散解202
5.3.2線源給定源強度三維擴散解202
5.3.3面源給定源強度三維擴散解202
5.3.4體源給定源強度三維擴散解202
5.3.5混合源(點、線、面、體)給定源強度三維擴散解203
5.3.6給定底邊界或側邊界源濃度三維擴散解203
5.3.7給定上風邊界源濃度三維擴散解203
5.3.8給定上風邊界源通量三維擴散解203
5.3.9給定底邊界源通量下二維風場中三維擴散解203
5.4惡臭氣體大氣擴散數值模型概述204
5.5求解惡臭氣體三維大氣擴散問題的有限差分法——非穩態問題204
5.5.1概述204
5.5.2假設條件和數學模型206
5.6求解惡臭氣體三維大氣擴散問題的有限差分法——穩態問題209
5.7診斷風場模式及其有限差分法209
5.7.1診斷風場模式的計算順序與所需資料210
5.7.2原始風場的插值法計算210
5.7.3變分法風場調整的控制方程217
5.7.4風速場的調整結果219
5.7.5地表特征參數參考值222
5.8湍流擴散系數的計算232
5.9大氣中污染物的清除作用232
5.9.1干沉降232
5.9.2濕沉降——降水清除作用233
5.9.3化學反應234
5.10ModOdor實測計算案例234
5.10.1某大型固廢分選轉運站惡臭污染的ModOdor模擬計算234
5.10.2污泥處理廠惡臭污染的ModOdor模擬計算238
5.10.3餐廚廢物處理設施惡臭污染的ModOdor模擬計算245
5.11本章小結252
參考文獻252
固體廢物處理設施惡臭影響研究及案例分析 作者簡介
陸文靜,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博士。在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惡臭污染評估及控制技術領域有著深厚的研究基礎。相關研究項目包括:生態與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填埋場建設工程,國家環保部公益重點項目課題,生活垃圾處置設施環境安全防護評價技術研究,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目標導向課題,生活垃圾填埋場溫室氣體(甲烷)減排技術及工程示范等。 此外研究方向還包括固體廢物生物處理與資源化、固體廢物管理和生命周期評價等領域。相關研究課題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綠色宜居村鎮技術創新”,“村鎮生活垃圾高值化利用與二次污染控制技術裝備”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產業密集型城鎮水環境綜合整治技術研究與示范子課題等。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