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yī)追兇:破譯犯罪現(xiàn)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y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法制教育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78055
- 條形碼:9787520378055 ; 978-7-5203-780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制教育研究 內(nèi)容簡介
在全面依法治國的戰(zhàn)略背景下,國家的法治實踐和人們的法治需要,催生了法治教育學。法治教育學是研究法治教育規(guī)律的綜合性、應用型學科。法治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活動。法治教育的本質(zhì)是使人成為人、認同國家制度、維護人類共同利益。本書在法治教育的理論脈源、知識借鑒的基礎上,研究法治教育的本質(zhì)、價值、范疇、主體、銜接、實踐、實效、評估,回答新時代法治教育理論、實踐、學科領域的關鍵問題和熱點問題,有利于深化全面依法治國的理論研究、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實踐的深入開展,有利于增強法治教育的實效性。
法制教育研究 目錄
**節(jié) 法治教育與法治教育學
一 法治教育的概念辨析
二 法治教育學
第二節(jié) 法治教育學的研究對象
一 法治教育研究對象分析
二 法治教育研究對象的內(nèi)涵
第三節(jié) 法治教育學的學科建設
一 法治教育學學科建設的內(nèi)涵和構成
二 法治教育學學科建設的機遇、挑戰(zhàn)和策略
第四節(jié) 法治教育學的理論基礎
一 法治教育學的基礎內(nèi)核
二 法治教育學的知識借鑒
第五節(jié) 法治教育學研究的方法與意義
一 法治教育學研究的方法
二 法治教育學研究的意義
第二章 法治教育的本質(zhì)
**節(jié) 法治教育的基礎本質(zhì)是使人成為人
一 法治教育基礎本質(zhì)的依據(jù)
二 法治教育基礎本質(zhì)的內(nèi)容
三 法治教育使人成為人的策略建構
第二節(jié) 法治教育的核心本質(zhì)是認同國家制度
一 對社會制度的認同
二 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三 對民族精神的認同
第三節(jié) 法治教育的普遍本質(zhì)是維護全人類的共同利益
一 確立維護全人類的共同利益的客觀必然性
二 確立維護全人類的共同利益的法理分析
三 法治教育維護全人類共同利益的路徑
第三章 法治教育的價值
**節(jié) 法治教育的價值主體
一 法治教育價值主體的內(nèi)涵
二 法治教育主體的種類
三 法治教育主體的需要
第二節(jié) 法治教育的價值客體
一 法治教育客體的含義
二 法治教育客體的特性
三 法治教育客體的分類
第三節(jié) 法治教育價值的形成
一 法治教育價值的形成條件
二 法治教育價值的真假之辯
三 法治教育虛假價值的表現(xiàn)
四 法治教育虛假價值產(chǎn)生的原因分析
五 法治教育虛假價值的消除路徑
第四章 法治教育學的基本內(nèi)容
**節(jié) 法治意識與法治行為
一 法治意識
二 法治行為
三 法治意識與法治行為的關系
第二節(jié) 法治與德治
一 法治
二 德治
三 法治與德治的關系
第五章 法治教育的主體
**節(jié) 何為法治教育主體
一 法治教育主體的規(guī)定性
二 法治教育主體的特點
第二節(jié) 法治教育主體的分類
一 一般法治教育主體與特殊法治教育主體
二 學校法治教育主體:教師與學生
三 社會法治教育主體:政府與大眾
四 家庭法治教育主體:家長與家庭成員
第三節(jié) 法治教育者與法治受教育者
一 法治教育者
二 法治受教育者
三 法治教育者與法治受教育者的關系
第四節(jié) 法治教育主體的關系
一 法治教育主體關系的歷史發(fā)展
二 現(xiàn)代法治教育主體互動關系的內(nèi)容
三 現(xiàn)代法治教育主體互動模式的建構
第六章 法治教育的方法
**節(jié) 法治教育方法的理論基礎
一 法治教育方法的含義
二 法治教育方法的結(jié)構
三 法治教育方法的特點
四 法治教育方法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jié) 法治教育方法的原則
一 實事求是原則
二 以人為本原則
三 問題導向原則
四 知行統(tǒng)一原則
五 追求實效的原則
第三節(jié) 法治教育的具體方法
一 講解法
二 體驗法
三 討論法
四 榜樣法
五 自學法
六 法治教育的其他教育方法
第七章 法治教育的銜接
**節(jié) 正確認識法治教育的銜接
一 法治教育的銜接
二 法治教育銜接的哲學依據(jù)
三 法治教育銜接研究的不足
四 法治教育銜接的意義
第二節(jié) 法治教育銜接的種類
一 從法治教育的階段上分類
二 法治教育銜接的其他分類
第三節(jié) 法治教育銜接的策略
一 制度設計上的銜接
二 加強對法治教育銜接的價值引領
三 解決法治教育銜接的微觀問題
第八章 法治教育的社會實踐
**節(jié) 法治教育社會實踐概述
一 法治教育社會實踐的含義和特征
二 法治教育社會實踐的構成要素
三 法治教育社會實踐的理論依據(jù)
四 社會實踐是法治教育的生命
第二節(jié) 法治教育社會實踐的形式
一 實體法治教育社會實踐
二 虛擬法治教育社會實踐
第三節(jié) 法治教育實踐基地是法治教育社會實踐的重要形式
一 法治教育實踐基地
二 法治教育實踐基地的現(xiàn)狀
三 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的路徑
第九章 法治教育的實效性
**節(jié) 法治教育實效性的基本認識
一 法治教育實效性的含義
二 法治教育實效性的指標體系
三 影響法治教育實效性的因素
第二節(jié) 法治教育實效性缺失的表現(xiàn)、危害、原因
一 法治教育實效性缺失的表現(xiàn)
二 法治教育實效性缺失的危害
三 法治教育實效性缺失的原因
第三節(jié) 增強法治教育實效性的路徑
一 路徑的內(nèi)涵
二 路徑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三 具體路徑
四 專業(yè)建設
五 師資培養(yǎng)
第十章 法治教育的評估
法制教育研究 作者簡介
蒲鴻志(1965-),男,四川萬源市人,欽州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思想道德與法制教育。2006年6月獲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碩士學位,2012年6月獲廣西師范大學法學博士學位。2011年獲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優(yōu)秀博士榮譽稱號,2013年5月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參加全國高校思想理論課骨干教師培訓。在《思想教育研究》、《毛澤東思想研究》、《學術論壇》等刊物發(fā)表論文30篇,參加或主持省級以上課題研究4項。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