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儀式與族群認同 金沙江流域一個村落的人類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67165
- 條形碼:9787520367165 ; 978-7-5203-671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儀式與族群認同 金沙江流域一個村落的人類學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云南麗江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塔城鄉的藏族村落為田野調查點,在對該村的歷史、地理環境和習俗儀式等方面考察的基礎上,收集和整理其中體現的各種儀式象征符號,揭示當地文化的發展規律,以及儀式與社會結構的內在關聯,探究當地獨特的文化認同和族群的形成過程。本書是對金沙江流域一個特殊文化生態村落多項儀式的綜合性研究。
儀式與族群認同 金沙江流域一個村落的人類學研究 目錄
**章 “建”與“立”:理論的構建與回顧
**節 研究目的、意義及方法
第二節 有關族群理論學術史梳理及回顧
第三節 有關洛西村一帶研究回顧
第二章 深林中的香巴拉:田野點概述
**節 多元視閾下的洛西村地理位置
第二節 源與流:歷史的場景
第三節 生活與習俗:抹不去的集體記憶
第三章 儀式容量:族群認同的文化表征
**節 從里到外:空間上的轉移
第二節 從地面到天界的“亡靈”
第三節 節慶:永久的祈福
第四章 儀式的隱喻:構建族群認同
**節 儀式與族源認同
第二節 儀式與文化認同
第三節 儀式與地緣認同
第五章 結論:認同的張力
附錄一 山神頌詞
附錄二 家庭結構示意圖
參考文獻
后記
**節 研究目的、意義及方法
第二節 有關族群理論學術史梳理及回顧
第三節 有關洛西村一帶研究回顧
第二章 深林中的香巴拉:田野點概述
**節 多元視閾下的洛西村地理位置
第二節 源與流:歷史的場景
第三節 生活與習俗:抹不去的集體記憶
第三章 儀式容量:族群認同的文化表征
**節 從里到外:空間上的轉移
第二節 從地面到天界的“亡靈”
第三節 節慶:永久的祈福
第四章 儀式的隱喻:構建族群認同
**節 儀式與族源認同
第二節 儀式與文化認同
第三節 儀式與地緣認同
第五章 結論:認同的張力
附錄一 山神頌詞
附錄二 家庭結構示意圖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儀式與族群認同 金沙江流域一個村落的人類學研究 作者簡介
夏吾交巴,1982年生,男,博士,現任中共青海省委黨校民族宗教學教研部副教授。2016年畢業于西南民族大學民族研究院。先后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國藏學》《青海社會科學》等期刊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主持、參與國家社科基金等項目7項。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