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鄉土社會的人類學視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77904
- 條形碼:9787520377904 ; 978-7-5203-779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鄉土社會的人類學視野 內容簡介
中國農業人類學的使命是用人類學知識體系,以傳統的中華農耕文明為背景,探索鄉土社會的內部規律,包括天地人和、宗法社會、土地倫理、小農經濟、耕讀傳家等,特別是在社會轉型的今天,配合鄉村振興,尋求中華社稷推展中的文化和歷史法則。本書基于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在收集梳理古今文獻和田野調查的基礎上,力圖從“鄉土社會”“農儀農藝”“城鄉多維”“鄉村振興”等方面,以人類學的方法論解釋和呈現中國特有的“農之道”。
鄉土社會的人類學視野 目錄
**部分 鄉土社會
**章 認知鄉土與鄉土知識
**節 鄉土之義疏
第二節 鄉土與五行
第三節 鄉土與地方
第四節 鄉土與田地
第五節 鄉土與宗族
第六節 棲居與家園
第七節 鄉土與風水
第八節 鄉土與城邑
第九節 鄉野與田園
第十節 人類學與家園研究
第二章 天時、物候與和土
**節 天時與氣候
第二節 地辰與物候
第三節 嘉禾與和土
第三章 鄉土社會中之諸二元關系
**節 定義鄉土社會
第二節 認知鄉土社會
第三節 鄉土景觀的學科維度
第四節 新鄉土景觀之悖
第四章 振興鄉土回歸民俗
**節 “活態”民俗
第二節 俗者,圣也
第三節 新民俗景觀
第五章 鄉土社會·家園遺產·村落公園
**節 鄉土社會
第二節 家園遺產
第三節 村落公園
第六章 魂之歸兮,鄉土中國——費孝通的鄉土情結
**節 何以表述“中國”于鄉土
第二節 何以宅茲“中國”于鄉土
第三節 何以中國“鄉土”于貧困?
第二部分 以農為本
第七章 我儂我農
**節 農-社之協
第二節 田-疆之政
……
第三部分 農儀 農藝
第四部分 城鄉多維
第五部分 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后記
鄉土社會的人類學視野 作者簡介
彭兆榮,1956年生,教授(一級崗),博士,博土生導師。中國人類學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文學人類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藝術人類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類學高級論壇學術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旅游人類學高級論壇學術委員會主席。四川美術學院“中國藝術遺產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桂林旅游學院“中國南亞旅游戰略研究中心”首席專家。聯合國“人與生物圈”(MAB)中國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系探索研究”首席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藝術類)“中國特色藝術學體系研究”首席專家。曾在法國尼斯大學人類學系,法國國家科學院“華南及印支半島人類學研究中心”從事學習和研究。法國巴黎大學(十大)客座教授,巴黎大學(索邦)高級訪問學者,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UC Berkeley)人類學系高級訪問教授。主編叢書十余種,出版著作四十余部,在國際國內發表學術論文五百余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