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袍哥舊事 本書特色
1. 知名教授張鳴老師全新力作,高水準的歷史演義小說。 2. 本書獲得《活著》作者余華老師推薦! 3. 本書講述了民國四川袍哥與軍閥興替的故事,揭示了當時川渝的暴力與秩序,展現了四川袍哥文化的魅力。 4. 上乘的紙張搭配印刷工藝,舒適的文字排版,提升閱讀體驗。 5. 精彩紛呈的故事,即將進行話劇改編! 6. 不看川劇,不嗨袍哥,不懂川人。
袍哥舊事 內容簡介
民國十三年, 春天。成都附近的金堂鎮的街口, 有一個茶館。茶館的顯眼處, 坐著一位額頭上帶著疤的中年人, 臉上的皺紋在暗處放著光, 手里搓著一對尺寸蠻大的鑄鐵球, 油黑錚亮。幾位茶客正喝茶, 有一位起身, 吆喝了一句: “老板, 舵爺的茶錢, 算我賬上! ”……
袍哥舊事 目錄
引子
一、黃七爺
二、開香堂
三、禍事來了
四、紅袍記
五、川劇天后
六、劫獄
七、精神講話
八、吳大帥送的槍
九、滿妹
十、七爺娶妻
十一、二劉叔侄
十二、羊子野心
十三、小翠跑了
十四、袍哥之敵
十五、七太太
十六、關二爺的像
十七、稅收問題
十八、七太太出軌
……
袍哥舊事 節選
《袍哥舊事》: 川中各路軍頭也有好多是袍哥大爺,軍隊的編制跟袍哥的組織高度重疊。身邊帶著走的,那是自己的嫡系,剩下的,都是各縣袍哥,誰得勢,就算誰的隊伍。假如一個軍頭,比如說劉文輝,三萬大軍,至少一萬多都是各縣的武裝,你劉文輝贏了,就都是你的隊伍,穿你的軍裝;如果你敗了,比如眼下是楊森得勢,那么,大家就都是楊森的隊伍,至少在楊森的轄區,都是楊森的隊伍,換楊森的服裝,掛楊森的旗幟。 旗幟倒是好說,當時的國旗是五色旗,但沒有人掛,人人都掛自己的旗幟,就是一面大白旗,或者紅旗,上面一個大大的姓氏,姓楊的,就是一個楊字;姓劉的,就是一個劉字。 無論換誰的旗,穿誰的軍裝,其實都無所謂。多少年,都這樣換來換去的。若是非要要求地方的袍哥忠于哪個,在四川,就是笑話。不僅地方袍哥組織如此,連隊伍可以拉起來走的所謂正規軍,也是這樣。一個師長、旅長,甚至團長,今天跟這個,明天跟那個,都挺正常。大家都是生意人,利益*重要;大家都是袍哥,江湖道義都要講,跟哪個走,無所謂的,但如果不講江湖道義,那就比較麻煩。江湖道義,里面也有忠義,但不會是忠于哪個人,而是忠于江湖道義的大框框。 袍哥和袍哥是兄弟,這是泛泛而言的。具體地說,一個堂口,有過交情的,才真的是兄弟。但是,即便當年是鄉親,在一個堂口,如果分別隸屬各個軍頭,那么,袍哥之間也會刀兵相見。打仗是跟飯碗有關的公事,不得不打。但袍哥之間的紐帶,不會因戰爭而損壞。如果隸屬一個袍哥堂口的人,原來關系密切,因為分屬不同的軍頭,各自帶一幫人,*終在戰場上相見,顯然是會有點尷尬的,真的打起來,如果沒有巨大的利益紛爭,很大的可能,彼此是會徇私的。袍哥的情義,分分鐘可以壓倒主公的目標。也就是說,只要有可能,他們可以罷兵不打了,找個借口,各自撤兵回家。 眼下楊森得勢,金堂又在楊森的轄區,金堂的袍哥隊伍算是他的部下了。鎮里原本有他服色的軍裝來著,但是,楊森這回不做督軍做督理,跟北京保持一致,占了成都,要跟北京的吳佩孚主張的一樣,甚至學吳佩孚的部隊,都穿黃軍裝。軍裝猛地一換,小小的金堂縣,一時半會兒,竟然沒有備齊。 袍哥有各個舵,又叫“堂口”“公口”“山堂”不等,大體上分為仁、義、禮、智、信五個類別。但是,一般來說,常見的是仁、義、禮三種,仁字堂口一般多為有地位的士紳,義字堂口則是有錢的紳商,而禮字堂口則比較雜,什么人都有。在清朝,喜歡打架斗毆的都在禮字堂口。所以又說,仁字講頂子,義字論銀子,禮字耍刀子。其實,這就是一種說法,具體的堂口,并沒有這樣涇渭分明的界限。民國之后,袍哥公開化了,所謂的分別就更模糊,反正都是袍哥,仁義禮智信五個字隨便安,只有清濁之分還比較清晰。 袍哥的堂口有一個舵主,又叫龍頭大爺,其下有一個二排,一般都是本地的鄉紳,地位高,但不管事,儼然象征著關二爺——袍哥的祖師爺,也是袍哥的神。管事的是三爺,負責堂口的財政。而真正操心庶務的是老五,人稱紅旗老五。地位*低的是十排小幺,也可由女人來做,地位雖低,卻誰也惹不起,尤其這個位置上的人是女人的時候。 金堂縣的舵主,是黃七爺,同時也是營長。這個營長,是不跟著軍頭們出征的,誰得勢,就算誰的人,柜子里備下了好幾種軍裝和旗幟。劉湘的部隊就是黑軍裝,劉湘的叔叔劉文輝的部隊就是灰軍裝,楊森的部隊也是黑軍裝,但帽子帶紅邊兒。誰得勢,幾個頭目就穿誰的軍裝。再加上幾種旗幟,誰來了,就掛誰的。若一時變得急,沒換過來,上面也不會怎么怪罪。 ……
袍哥舊事 作者簡介
張鳴,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長于北大荒,出生趕上鳴放,故曰:鳴;當過飼養員,做過獸醫,大學學的是農業機械;著有《辛亥:搖晃的中國》《北洋裂變:軍閥與五四》《重說中國近代史》《張鳴說歷史:角落里的民國》《歷史不規矩》等作品。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