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生命卡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11535
- 條形碼:9787521211535 ; 978-7-5212-115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命卡點 本書特色
面對疫情,平凡普通的他們挺身而出,用生命演繹大愛與擔當。
生命卡點 內容簡介
如潮一般奔涌的不是水,而是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正悄無聲息地進入一座千萬人口的城市,正包圍著幾千個社區和幾百萬個家庭,正偷襲著無數個孩子和老人。 在庚子年之初,在中部城市武漢,從四面八方朝醫院里奔涌的,是如潮的人群。 我們,你們,他們,那些奔涌的生命,那些行走和擁擠的人群,那些社區里商場里家庭里單位里的人,我們都是城市的孩子。
生命卡點 目錄
**篇 危急時刻 - 001
城市和孩子 - 003
母嬰之家 - 022
滯留和尋找 - 034
卡點教程 - 047
第二篇 城市和眾人 - 077
背后的城市 - 079
老唐在路上 - 094
與他無關的城市 - 102
英雄和大蟲 - 117
第三篇 風雪和萬家燈火 - 141
騎手和外賣 - 143
瘟神和年 - 152
海外和院落 - 167
第四篇 “封城”日記 - 185
第五篇 訪談 - 225
我們每天都在見證生命故事 - 227
災難正在過濾和重建我們的世界觀 - 233
生命卡點 節選
城市和孩子 城市病了 這個孩子還不知道她的城市生病了,還不知道她的家人里面有八個人染上了這種病,包括她的媽媽。她還不到一歲,只有十一個月,但是,突然之間,她所有的親人一下子都不見了。 這個病叫新冠肺炎,它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襲擊著中部城市武漢,襲擊著湖北和全國。 2月14號早上,美德志愿者聯盟的成員馮丹丹在群里發布一條微信,說她居住的武漢市洪山區鐵機路保利城小區有一戶人家的男主人求助。他家里一共十口人,其中有八個人感染新冠肺炎,分住在市內不同的醫院,家里僅剩他和孩子,并且他也是疑似病人,這個十一個月大的孩子肺部拍片也已感染,只是沒有做核酸檢測。現在,孩子的爸爸正要準備到醫院住院檢測治療,這個孩子怎么辦? 這個消息讓群里所有的人都震驚了。 做決定的是美德志愿者聯盟的湯紅秋、徐斌和陶子。 還有一個孩子。這個孩子還沒有出生,還不知道性別。這個孩子的母親,在全城交通管制、疫情蔓延、四周彌漫著恐慌的時候即將分娩。孩子哪一天出生,是上天定的,由不得人,但是懷孕的母親卻面臨一個問題,無論她到哪一家醫院生孩子都極其危險,幾乎所有的醫院都擠滿了疫病患者和等待檢測的人。 這也是十萬火急的事,也需要迅速做決定。 每天都有一大堆這么急的事情要做決定。 武漢這個城市已經患病三十多天了。 這三十多天,有時候覺得快得像三天多,有時候覺得慢得像三十多年。 城市病了。 湯紅秋知道城市生病是她聽到了“封城”的消息。臘月二十九的晚上九點,她開著車從漢口穿過長江隧道到武昌,她感覺到自己應該是*后一輛從隧道穿過長江的車。前面沒有一輛車,后面也沒有一輛車。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啊,往常每年這個時候,過江隧道都是滿的。她如同開在一條幽深的峽谷,她似乎忘記了自己是從哪里來的,又往哪里去。她感覺到她的車穿過這條隧道之后, 這條隧道*后就要關閉了。也許從此就關閉了。 武漢“封城”了! 這條消息襲擊了所有的武漢人、中國人和全世界,也如一顆悶雷在湯紅秋頭腦里爆炸。一百年來,武漢沒有封過城!一百年來,戰爭發生過多少次?洪水發過多少次?在湯紅秋的記憶和老輩人的記憶里,都沒有聽說過“封城”。這個城市肯定發生了一百年來*嚴重的事情! 這個事情人們都知道了。對于很多武漢市民來說,知道歸知道,它有多厲害卻不知道,很多人覺得它還很遙遠,它還和自己的生活沒有關系,但是突然“封城”,讓人們都明白了,它和每個人的生活都有了關系,一件大事發生了。 志愿者湯紅秋(八○后,翻譯)口述: 我們這個志愿者團隊*初沒有名字,名字是后來取的。*初是六個人,兩三天后發展到六十個人,現在有六百多人。沒有工資,不管生活,很多人倒貼車費油費,甚至自己還捐贈。為什么發展這么快還能堅持到今天?我也很奇怪。 大年三十那天,“封城”的消息一直在我腦海里回旋,讓我茶飯不思。到了晚上九點,春節晚會開始不久,我憋不住了,開始給武漢的幾個朋友打電話。我一共打給了五個人,**個是郭曉。我說,曉曉,看樣子城市很嚴峻,我們是不是要做點什么?否則人生就會留下遺憾。她立即回復我說,可以,我們一起看看能為這個城市做點什么。然后我又分別打電話,*后一個打給徐斌。 我記得當天晚上給徐斌打了幾個電話,我覺得他是朋友里面比較有主意的一個人,*后一次打電話是夜里三點多,徐斌在電話那頭迷迷糊糊地說:“你還讓不讓我睡覺?”但隨即說話的聲音變清晰了。 就這樣,沒有名字,沒有共同的辦公地點,沒有工作計劃、方案、目標,只有一股想干點事的沖動和一個微信群,我們就開始了。 混亂的時候 新組建的微信團隊似乎不知道干什么,很多人彼此之間都不認識。 大家只知道往群里拉人,似乎人越多越好,大家只知道募集資金和物資,這是傳統的經驗告訴他們的。**筆資金是千里馬機械供應鏈公司捐贈的,該公司的董事長楊義華和徐斌同是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徐斌還利用他的湖北民進企業家支部主任的身份,向另外的民進醫藥文衛專委會群和其他的會長單位群發布捐贈信息。 剛開始幾天大家有點亂。 大家都知道醫院里緊缺物資,缺口罩,缺護目鏡,缺防護服,缺藥品,還缺吃缺喝。疫情正在暴發,交通限行,餐館關門,似乎什么都缺。 *亂的是救災物資和信息處理。捐贈的錢要買口罩,口罩也找到了。不知道是中間商還是生產廠家的原因,價格混亂至極。一只口罩從0.66元到5.2元,價格相差七八倍,如果不買轉瞬就沒有了。并不一定價格便宜就不好,質量如何誰都不知道,只能通過網上查看。湖北仙桃市的口罩和外省市的防護服在混亂中預訂了。如何運輸卻不知道,又開始忙下一個環節。 城市病了,大家都沒當過城市的醫生,只能根據經驗往前走,但是,來自醫院里和朋友們的告急信息一次一次打破了他們的經驗。志愿者余淑芳孩子的同學家長在另一個群里告急,說他已確診患病,住不上醫院,她答應幫忙;志愿者劉唱的先生從另外一個群里也轉來一個告急消息,她也答應幫忙。他們以為自己的團體在給醫院捐贈物資,醫院應該會給一個面子,但是他們人傳人協調了一天都沒有找到床位。不是有床位不給,而是根本沒有。 *讓徐斌覺得不能松氣的是,他在國博中心協調外地捐贈的一批蔬菜的時候遇到的矛盾。 這是一批來自廣東的捐贈物資,捐贈方比較多,是拼湊而成的,土豆、大米、蔬菜等農產品捐贈方,通過美德志愿者聯盟要送給廣東省援漢的醫療隊。徐斌去對接的時候,遇到了問題。**,車隊司機們除了身份證和貨物清單之外,什么都沒帶,按照武漢市“封城”規定,沒有贊助單位公函的車是無法出城的;第二,司機和廣東方的聯系人都不知道廣東醫療隊在哪個醫院服務,住在哪里,與誰接頭,電話多少。車已經來了,怎么辦?首先,把貨卸下來再聯系人。他們在群里喊話,找倉庫,找下貨的志愿者。他們到國博中心附近一家由朋友捐助的倉庫下貨時,出事了。下貨的是兩個不同團隊的志愿者,一方是紅十字會的志愿者,一方是美德招募的志愿者,這兩班志愿者要打起來了。 起因是言語不合。 有一個志愿者在議論網絡上傳播的有關“紅會”的傳言,“紅會”的十名志愿者由遼寧阜新的九個人和天津的一人組成,當即停工,指責徐斌,說他沒有把來自廣州的車隊司機證明辦好。 架沒有打起來,徐斌反復說好話,但是 “紅會”的志愿者氣憤地離開了。 志愿者徐斌(民進會員,管理者)口述: 剛開始什么都亂,外面聯絡亂,內部協調亂,經過*初的幾天混亂之后,我們意識到這個臨時團隊應該分工和管理。混亂的信息需要管理,財務、物資、外部聯絡、質量監督等,都需要管理,于是我和湯紅秋還有幾個核心成員開始給大群分組,分組以后建設小組群。這個時候才想起來給我們這個志愿者團隊起名字。我們一商量,叫美德吧,為什么叫聯盟,這是一種胸懷。除了分組,我們還對群成員進行安全管理,還給這個臨時團隊設計了一個徽標,我們甚至還成立了宣傳組,后來還建立了心靈方艙。
生命卡點 作者簡介
普玄,出生于湖北襄陽谷城,現居武漢。曾在《收獲》《人民文學》《清明》《北京文學》《長江文藝》等刊物發表作品二百多萬字,作品被《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中華文學選刊》等多次選載,曾獲百花文學獎,施耐庵文學獎,吳承恩長篇小說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