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文學史的文本透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77515
- 條形碼:9787520377515 ; 978-7-5203-775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學史的文本透視 內容簡介
本書選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詩、詞、曲、賦和散文等, 分類解讀, 對中國古代文學史書寫中的“現實主義”論、命運一文章論, 文本批評中的多模態解析論、文學空間論、文體論, 以及文學社會學中的文化建構論與性別論等數種和中國古代文學有關的中層理論進行了探討。
文學史的文本透視 目錄
**章 差序世界:中唐的現實主義詩歌及其語體意識
一中國古代文學史書寫中的“現實主義”理論及其結構模型
二中國古典文學思想中的差序性觀念
三差序性想象與唐人的語體意識:以白居易為核心
第二章 負相關:唐代詩人筆下的命運與文章
一言說的二元:命運與文章
二“負相關”的文學透視:以文學文本中的杜甫形象為核心
三僥幸與罪悔:唐人詩中的另一種相關性
第三章 空間場域與符號邊界:一種對于文學的多模態解析
一社會的層級及其邊界
二多模態解析之一:文學的空間性流動
三多模態解析之二:文學中的邊界意識
四空間概念與邊界意識的極端顯現:以韓愈《論佛骨表》為例
第四章 詩耶詞耶:古代文學中的另一種邊界
一發生論視角下之詞體:以李白、白居易等人的作品為核心
二早期詞風的通約性:以薛能、歐陽炯等人的作品為核心
三對于風格邊界的堅守:以二晏為核心
四守體與破體:以柳永、李清照為核心
五詩與詞的高端融合:以姜夔為核心
第五章 韻文體的終極形式:散曲的文體擴張與融合
一相似的形式:令曲
二文體的擴張之一:帶過曲
三文體的擴張之二:套數
四文體的擴張之三:聯章體
五文體融合之一:南北合套
六文體融合之二:敘事性的增強
第六章 游藝抑或游戲:古代文學中的文化完形與個體安放
一來自軸心時代的話語規定
二游戲之文:“游于藝”的一種極端顯現
三私人游藝生活的再結構化:以明清文人的花藝活動為核心
四入畫與人詩:生活世界中的文化完形
第七章 國家與民族:國家建構過程中的清代皇室文學
一從私人文本到公眾的道德范訓:清代皇帝的御制詩
二調試道德、知識與信仰沖突的基本方式:以“心鏡”詩為例
三有限理性與有效性:御制詩中體現的“道德治理”原則
四國家文化建構與差異性個體:以愛新覺羅·永琪為例
五清代前中期文化建構之一瞥:以永琪《演喜起舞紀事》詩為核心
六國家之誼:清代皇室文學中的超地域性關系
七皇權的閨閣回應:以八旗女作家高景芳的紀恩詩為核心
第八章 文體、知識與性別:清代女性散文的社會性研究
一性別內外:男性的“他觀”與女性的“自觀”
二知識結構與文體選擇:以趙棻和高景芳為例
三身體、服飾與女權:以駱樹英為例
參考文獻
后記
一中國古代文學史書寫中的“現實主義”理論及其結構模型
二中國古典文學思想中的差序性觀念
三差序性想象與唐人的語體意識:以白居易為核心
第二章 負相關:唐代詩人筆下的命運與文章
一言說的二元:命運與文章
二“負相關”的文學透視:以文學文本中的杜甫形象為核心
三僥幸與罪悔:唐人詩中的另一種相關性
第三章 空間場域與符號邊界:一種對于文學的多模態解析
一社會的層級及其邊界
二多模態解析之一:文學的空間性流動
三多模態解析之二:文學中的邊界意識
四空間概念與邊界意識的極端顯現:以韓愈《論佛骨表》為例
第四章 詩耶詞耶:古代文學中的另一種邊界
一發生論視角下之詞體:以李白、白居易等人的作品為核心
二早期詞風的通約性:以薛能、歐陽炯等人的作品為核心
三對于風格邊界的堅守:以二晏為核心
四守體與破體:以柳永、李清照為核心
五詩與詞的高端融合:以姜夔為核心
第五章 韻文體的終極形式:散曲的文體擴張與融合
一相似的形式:令曲
二文體的擴張之一:帶過曲
三文體的擴張之二:套數
四文體的擴張之三:聯章體
五文體融合之一:南北合套
六文體融合之二:敘事性的增強
第六章 游藝抑或游戲:古代文學中的文化完形與個體安放
一來自軸心時代的話語規定
二游戲之文:“游于藝”的一種極端顯現
三私人游藝生活的再結構化:以明清文人的花藝活動為核心
四入畫與人詩:生活世界中的文化完形
第七章 國家與民族:國家建構過程中的清代皇室文學
一從私人文本到公眾的道德范訓:清代皇帝的御制詩
二調試道德、知識與信仰沖突的基本方式:以“心鏡”詩為例
三有限理性與有效性:御制詩中體現的“道德治理”原則
四國家文化建構與差異性個體:以愛新覺羅·永琪為例
五清代前中期文化建構之一瞥:以永琪《演喜起舞紀事》詩為核心
六國家之誼:清代皇室文學中的超地域性關系
七皇權的閨閣回應:以八旗女作家高景芳的紀恩詩為核心
第八章 文體、知識與性別:清代女性散文的社會性研究
一性別內外:男性的“他觀”與女性的“自觀”
二知識結構與文體選擇:以趙棻和高景芳為例
三身體、服飾與女權:以駱樹英為例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文學史的文本透視 作者簡介
劉競飛,男,吉林省長春市人。畢業于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獲博士學位,現為長春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出版有《趙孟頫與元代中期詩壇》(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版),《乾隆華亭縣志》《重修華亭縣志拾補校訛》《華亭縣鄉土志》(古籍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等著作,參編《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待出)、《宋詩鑒賞辭典》(新一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年版)等工具書17種,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書友推薦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