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海絲文化研究 第二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575918
- 條形碼:9787561575918 ; 978-7-5615-759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絲文化研究 第二輯 內容簡介
《海絲文化研究》為福建省高校新型智庫“海絲文化傳承發展研究院”主辦的一部關于海絲文化的系列論文集,立足海絲文化研究,致力海絲遺產傳承保護,注重海絲貿易、港口物流及海絲文獻整理,關注歷史時期海事立法、華僑華人與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研究等內容。此為該系列第二輯。
海絲文化研究 第二輯 目錄
海絲文化·傳承篇
泉州海絲遺跡的保護與開發
泉州高校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的角色定位
基于海絲文化建設視角的泉州文化軟實力提升研究
“一帶一路”背景下閩南武術在東南亞的傳播策略研究
古今海上絲綢之路與閩南戲曲傳承發展——以歌仔戲在菲華社區的跨界傳播為例
海絲文化·歷史篇
唐詩《送李使君赴泉州》中的“泉州”是今天的泉州
真諦所到梁安郡之設置年代再考
有求必應:海上絲綢之路與泉州對關羽神格的塑造
毛羅《世界地圖》“刺桐”印象解讀
從兩宋經濟結構變遷看海上絲路勃興之緣由
宋代海外貿易政策淺論
僑批與“海上金融之路”
從僑批看19世紀末菲律賓華僑的跨國貿易
浙東學術對東亞之影響述論——以朝鮮、日本為例
試論榮西、道元著作對《禪苑清規》的參鑒——兼論南宋禪林清規的東漸
家荷帝恩:元代孫勝夫家族在泉州事跡考
海絲文化·拓展篇
明代海防同知初探
脈動:江南運河絲綢之路與清末民初江南市鎮社會變遷——以南潯為個案考察市場與道路交通的交互作用
從民國時期泉州旅菲華僑證照看中國領事保護
清代以來東南海島漁商家族發展述論——以浙江洞頭為例
北魏平城絲綢之路研究——以云岡石窟和考古資料為例
絲綢之路視域下云岡石窟形象的塑造與傳播
漢代張掖郡驛置與道路交通考
論明嘉靖時期海防文獻興起的原因
試論明清時代閩浙沿海地區的海洋性地域特征——基于海洋漁業經濟視角的考察
獅子文化東傳中國之路
《臺海使槎錄》海洋史料價值探微
泉州海絲遺跡的保護與開發
泉州高校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的角色定位
基于海絲文化建設視角的泉州文化軟實力提升研究
“一帶一路”背景下閩南武術在東南亞的傳播策略研究
古今海上絲綢之路與閩南戲曲傳承發展——以歌仔戲在菲華社區的跨界傳播為例
海絲文化·歷史篇
唐詩《送李使君赴泉州》中的“泉州”是今天的泉州
真諦所到梁安郡之設置年代再考
有求必應:海上絲綢之路與泉州對關羽神格的塑造
毛羅《世界地圖》“刺桐”印象解讀
從兩宋經濟結構變遷看海上絲路勃興之緣由
宋代海外貿易政策淺論
僑批與“海上金融之路”
從僑批看19世紀末菲律賓華僑的跨國貿易
浙東學術對東亞之影響述論——以朝鮮、日本為例
試論榮西、道元著作對《禪苑清規》的參鑒——兼論南宋禪林清規的東漸
家荷帝恩:元代孫勝夫家族在泉州事跡考
海絲文化·拓展篇
明代海防同知初探
脈動:江南運河絲綢之路與清末民初江南市鎮社會變遷——以南潯為個案考察市場與道路交通的交互作用
從民國時期泉州旅菲華僑證照看中國領事保護
清代以來東南海島漁商家族發展述論——以浙江洞頭為例
北魏平城絲綢之路研究——以云岡石窟和考古資料為例
絲綢之路視域下云岡石窟形象的塑造與傳播
漢代張掖郡驛置與道路交通考
論明嘉靖時期海防文獻興起的原因
試論明清時代閩浙沿海地區的海洋性地域特征——基于海洋漁業經濟視角的考察
獅子文化東傳中國之路
《臺海使槎錄》海洋史料價值探微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