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第四屆上海書學討論會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924549
- 條形碼:9787547924549 ; 978-7-5479-245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第四屆上海書學討論會論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蘇軾書法鑒藏體系研究 —— 以《東坡題跋》為中心、河西漢簡章草演進的三個階段及書法風格、書法微信公眾號傳播模式探究、論近代上海篆刻展覽對印壇發展的作用與影響、于右任與清末民初“碑帖熔冶”、懷袖雅物文房清賞: 晚清民初的“金石”扇骨藝術等。
第四屆上海書學討論會論文集 目錄
論古拙
獲獎篇
蘇軾書法鑒藏體系研究——以《東坡題跋》為中心
河西漢簡章草演進的三個階段及書法風格
書法微信公眾號傳播模式探究
論近代上海篆刻展覽對印壇發展的作用與影響
于右任與清末民初“碑帖熔冶”
入選篇
懷袖雅物 文房清賞:晚清民初的“金石”扇骨藝術
天真爛漫是吾師——董其昌的書學理論與實踐
晚清以來金石家之諸特質
基于翻轉課堂微課教學形式在小學書法教學中的探索——以上海市C中心小學為例
揭開元氏魏碑之迷
書法是玄妙藝術——書法定義與文化藝術溯源
于右任草書的美學特征及藝術價值
中鋒度——試用度量的方法再論線條美的本質及其作為書法美核心的原理
趙孟頫書《前后赤壁賦》及繪《東坡笠屐像》松江刻石考
張弼書法研究
趙孟頫與藤原行成書法異同淺談
試論明代隸書的特征與嬗變——以吳門和松江為中心
“回到書齋”——試論當代書法審美方式變革回歸之必然性
從“源頭”“碼頭”標識——淺析上海書法篆刻人才高地建設
且飲墨沈一升:吳昌碩與日本篆刻——從與日本“友人”交游談起
“書如其人”視域下的中國當代書法生態審思
從創作的角度看《平復帖》的意義——《平復帖》與出土文獻的對比及其基因的追溯
東漢后期西州地區草書潮流形成原因探究
《美的歷程》,晚了四百多年的誤判——與李澤厚先生商榷金文藝術的審美追求出現的歷史時期
質文迭變,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試論海派書論中關于碑學帖學的探討
明初閣臣的書法觀——以楊士奇的法書碑帖收藏為例
全國第三屆冊頁展作品素材內容淺析與思考
楊維楨與《真鏡庵募緣疏》現象及其對浦東書法文化體系構建的影響研究
書法中九宮格形制的演進及其文化內涵探賾——兼論其與兵陣的關系
漢字排列的順序
淺議書法的文化性——從劉熙載《書概》說起
摘編
從藝術融合反思書法經典的價值與功能(摘編)
廢字繼書(摘編)——民國時期新文化入的書、字觀
論王鐸臨古觀的生發與出新(摘編)——以《擬山園帖》為例
海派書法人才培養的現實路徑及未來發展戰略研究(摘編)
在基礎教育中實現書法教育功能的策略(摘編)——以松江基礎教育為例
由彥修《草書帖》管窺狂草與禪宗的融通(摘編)
試析姚鼐文學觀對其書法的影響(摘編)
第四屆上海書學討論會論文集 作者簡介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成立于1961年4月,是上海書法家自愿組成的專業性群眾團體。近年來,協會除每兩年舉辦上海市書法篆刻大展外,還舉辦8期“上海市中青年書法篆刻作品系列展”和3期“當代優秀中青年書法家上海提名展”。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積極開展與海內外的藝術交流,擴大上海書法的影響。協會還相繼成立了“青少年書法專業委員會”、“老年書法專業委員會”、“徐匯區書畫協會書法委員會”、“盧灣區工人俱樂部書法協會”、“普陀區書法協會”、“南匯區書法協會”、“靜安區書法協會”、“七寶書法創作基地”和“南翔書法創作培訓基地”,將書法藝術普及到廣大市民中間。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從事各種書法學術和出版工作,不斷提高協會的學術品位。協會先后編輯出版了《( 1990 - 2000上海書法篆刻文論集》、《藝舟新輯》、《民國書法史論》、《康有為與清代碑學運動》、《宋代帖學研究》、《書法技法通論》、《王羲之傳論》、《法度、形式、觀念》等書法理論專著,并組織上海中青年書法作者臨摹、創作,并出版3冊《臨摹與創作——上海中青年書法篆刻作品集》。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