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語文知識趣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7863360
- 條形碼:9787537863360 ; 978-7-5378-633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語文知識趣事 本書特色
1.本書展示了漢字漢語的魅力,生動有趣,知識點多,信息量大,能吸引人讀下去,從而熱愛上漢字漢語,熱愛上中國文化。 2.這是一本有用的書,有趣的書,對中國文化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既適合初入門者學習,對關注關心中國文化的人也是一本很好的普及性讀物。
語文知識趣事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涉及古代語言文字中的文化現象的著作。它論及古代語言、文字、修辭、文學創作、文壇掌故、民俗等多方面的問題。該書分為十一輯, 內容包括: 漢字結構的“學問” ; 字音巧思 ; 字形相近多事端 ; 數詞變幻 ; 詞意“官司”等。
語文知識趣事 目錄
輯一 漢字結構的“學問”
002 漢字拆字術
012 從帝王年號用字測吉兇
018 歌謠隱語傳信息
024 離合體詩的智慧
030 以字擬形的描寫
036 偏旁相同字的組合
輯二 字音巧思
040 兩字同音,團魚遭殃
042 鈴聲的“翻譯”
045 《論語》里的燕語
050 “鳥語”雜談
056 “鳥語”與“人意”
062 同音字造成的陰差陽錯
068 詩歌琢句法的假借格
輯三 字形相近多事端
072 字形相近誤讀笑談
078 一筆一畫當仔細
081 是“丁”是“個”還是“十”
085 “形天”和“刑夭”
089 “千里”和“十里”
輯四 數詞變幻
092 孔門弟子的年齡組
096 數目字的代稱
102 漢語數詞的大小寫
輯五 詞意“官司”
106 規定情景中的詞義
109 一詞多義趣事
114 楊慎論“瑟瑟”太慎重
117 東道主、南道主、北道主
輯六 弦外之音
120 諧音字與吉兇禍福
129 諧音的幽默作用
137 弦外之音——雙關
147 濃縮的典故
152 豆腐店王阿奶的銘旌
157 不著邊際的夸張聯想
輯七 名諱雜談
162 怎樣避忌帝王名諱
166 避忌帝王名諱的惡果
170 可笑的家諱
175 避忌自己名號
語文知識趣事 節選
以字擬形的描寫 魯迅在《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曾談到他家的一個女用人長媽: 一到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我沒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經烤得那么熱。推她呢,不動;叫她呢,也不聞。 魯迅的母親聽了魯迅的訴苦后,曾暗示過長媽。她不開口。但到夜里,我熱得醒來的時候,卻仍然看見滿床擺著一個“大”字,一條臂膊還擱在我的頸子上。我想,這實在是無法可想了。 “大”字,魯迅先生在這里用了它的象形。“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滿床擺著一個‘大’字”。這樣一個“大”字形的人體就活靈活現地擺在讀者面前。仰臥朝上,兩臂平伸,兩腿分開,睡得何等放松自在,何等香甜,一個“大”字省去多少筆墨。 利用漢字象形的特點,人們常常用來代替人體形態或姿勢。在相聲中就曾有過擺姿勢猜漢字的。雙臂平伸,叉開兩腿為“大”字。雙臂平伸,兩腿并攏為“十”字。雙臂平伸,立一足,抬一腿為“才”字。“大”字姿勢也可以解釋為“尖”字。上面的“小”字由頭和兩耳組成。也有把“十”字姿勢解釋作“早”字的,上面的“曰”是表示張口見舌。兩腿并攏,兩手叉腰又是一個“中”字。 人的兩腿不直,有“內八字”“外八字”。走路穩重有風度猶如舞臺須生書生走臺步,就形容謂之“八字步”。某些戲曲角色站在舞臺上兩腳成垂直方向擺放,謂之“丁字步”。時裝模特兒走起來是“一字步”。另外還有:一字擺開、丁字路口、丁字尺、十字路口、十字街頭、十字架、十字大綁、工字樓、工字鋼、田字格、米字格,大雁飛翔又擺成“人”字形。 對人的面部描寫,在文藝作品或口語中利用漢字形象的也常有。長方形的臉龐,就稱之為“同字臉”“國字臉”,眉毛有“八字眉”,胡子有“八字胡”。西方文字字母傳入中國后,于是在中國又出現了“O 形腿”“X形腿”(即“內八字”“外八字”)。形容女性身材又有了“S”形。 在中國古代以字擬形的用法早就有了。唐人孟棨在《本事詩》里就寫了一個故事:國初長孫太尉,見歐陽率更姿形么陋,嘲之曰:“聳膊成山字,埋肩畏出頭。誰言麟閣上,畫此一獼猴?” 歐陽率更短頸聳肩像猴子,玩笑開得過火,但用一個“山”字狀其形態還是很形象的。 《太平廣記》里有一首描寫彎腰駝背人的詩: 拄杖欲似乃,播笏便似及, 逆風蕩雨行,面干頂額濕。 著衣床上坐,肚緩脊皮急。 城門爾許高,故自匍匐入。 嘲笑人的生理缺陷或者老年人是不禮貌,是對人格的侮辱,不可取。但就漢字擬形來說倒也確切。“了”是曲背弓腰者的形態,“ ”是拄的拐杖。而“及”字就是彎腰弓身持笏言事的形象了。 歐陽修的《歸田錄》里有這樣一則故事。晏殊幕下有兩個人:王琪、張亢。張亢個大體胖,王琪把他看作牛。王琪骨瘦如柴,張亢把他看作猴。王琪嘲笑張亢:“張亢觸墻成‘八’字。”張亢立即回敬:“王琪望月叫三聲。”王琪把張亢比作牛,兩只角觸到墻上自然就是一個“八”字。玩笑倒也含蓄形象。 一個人的形態姿勢可以用漢字來模擬。還有的幾個人在一起也可以組成一個字。當然,這里不是大型團體操的組字。《履園叢話》中記了這樣一件事。江蘇崇明有三個人是好朋友。張南溪身高八尺,是個大個子。王鐵夫、沈芷生長得短小。三個人在街上一起走,王在前,張在中間,沈在后,自然形成了中間高,前后低的情景。于是人們把他們看作“小”字。后來沈芷中了解元離開了,這樣“小”字就少了一點,人們又把張南溪和王鐵夫看作“卜”字;及至王鐵夫也去召試舉人,只剩下張南溪一個人了,就成“ — ”字了。 有一位鐵匠發了家,同鄉人為他的居室命名。有人就題作“酉齋”。大家不解其意。他解釋道:“橫看是個風箱,豎看是個鐵墩(鐵砧)”“酉”字橫看不論是從外觀到內部構造都酷似一只風箱。“酉”字豎看形似 ,很像鐵砧。風箱、鐵砧二者都是鐵匠**的工具。一個“酉”字暗示著鐵匠暴富前的家世。(見《堅瓠集》) 無獨有偶,一個皮匠發了橫財,造起房子讓人題匾。人家給他寫了“甲乙堂”。皮匠很高興。豈不知,原來“甲”字是皮匠錐子的象形,上大下尖,上面是錐子把,下面是錐子針。“乙”字是皮匠刀子的形象。上面一橫是刀把,下面彎鉤是刀刃。甲、乙二字泄露了皮匠本行祖業。與“酉”字異曲同工。(引自《笑笑錄》) 此外,還有用漢字象形比擬其他事物的。宋人蔡天啟有兩句詩:“疊嶂巧分‘丁’字水,臘梅遲見二年花。”**句是說河水或瀑布遇到山峰分道而流,一股變兩股,像是一個“丁”字。這個“丁”字用得就很恰當而簡練。 唐人有詩“杜魄呼名語,巴江學字流”。宋之問有“蜀門峰勢斷,巴字水形連”。杜佑《通典》“巴山”條記載:“古捍關,楚肅王拒蜀處。今縣北有山,曲折似‘巴’字,因以為名。”《三巴記》:“閬白二水東南流,曲折三回如‘巴’字。”這些詩文狀江和水的形態都用了一個“巴”字。既然說“曲折三回”,大概用的是篆書巴字,也就是“ ”。 形容道路盤旋曲折,則有“之”字路。唐人方干就有“路尋‘之’字見禪關”的詩句。五代劉昭禹也有“‘之’字上危峰”。至今“之字路”還在用。有時在政治上走了彎路,政策上有失誤,還用走了一段“之字路”來形容。 另外,還有“之”字手杖。明高濂《遵生八箋》中記載:“竹杖有以之字竹、方竹、老竹鞭為之者,亦雅。”清人俞樾引用了這句話后說:之字竹現在看不到了,聽說焦山的竹根自然三曲,可以做手杖,可能就是之字竹。他曾得過三根。(《茶香室叢鈔》) 中國的盆景,元朝時叫“些字景”。大概也是取的“些”字的字形。上大下小,上面“此”字筆畫橫豎錯綜,猶如枝繁葉茂的樹木花卉,下面兩橫筆畫簡單就像盆景底座。清陳貞有詞:“見他竹影橫窗,疏疏密密,總寫著‘個’‘人’兩字。”人稱“竹影詩人”。(《兩般秋雨盦隨筆》)中國國畫點竹葉有“個”字形、“人”字形、“介”字形。這里用“個”“人”描寫窗上竹影極為逼真生動。 此外,還有用字形比擬動物形象的。宋宗室有一人愛作詩,“鄙俚可笑”。作過一首《即事》詩,其中有兩句:“蛙翻白‘出’闊,蚓死紫‘之’長。”自己解釋說:“有死蛙翻腹似‘出’字,死蚓如‘之’字。”詩雖蹩腳,觀察倒還真切。(《堅瓠集》) 漢字本來有的就是象形字,幾經演變已經看不出它的原形了。有些本來不是象形的,人們卻又發現了它可利用的形。于是在口語中在文學作品中就有了以字形狀物態的運用。這種方法言簡意賅。多少話,多少筆墨交代不清的事物,一個形象的漢字就能解決問題。在聽者讀者腦海中會立即跳出那個漢字的形象,一下子就全明白了。以字擬形,一要注意字形與所要比擬的事物確實相像,必須確切;二要注意所用漢字必須通俗常見。比如有人用過“同字臉”“國字臉”,而沒人用過“囝字臉”,也不會用“圓字臉”。前者“囝”字不多見,以聲難斷是何字,后者“圓”,容易誤解為圓臉而不是方臉。
語文知識趣事 作者簡介
李延祜,1936年生人,出生于山東省菏澤市,籍貫山東。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1963年參加工作,曾任北京語言大學中文系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第九、十屆人大代表。現為紅樓夢學會會員、寓言學會會員、北京水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教授職稱。1958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82年加入北京作家協會。著有《中國古典小說藝術的微觀世界》《語文趣事漫談》《隋唐五代人物故事》,寓言集《忘掉了奔馳的野馬》《貓頭鷹戴眼睛》,合著《得意的狐貍》。小品集《浮生半日閑——筆記小品賞讀》《盡付笑談中——幽默小品賞讀》。
- >
月亮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