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南水北調2019年新聞精選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090816
- 條形碼:9787517090816 ; 978-7-5170-908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南水北調2019年新聞精選集 本書特色
為充分展現2019年南水北調宣傳工作成果,本書收集整理2019年度中央主要媒體、沿線省(直轄市)有關新聞媒體、南水北調通聯系統報道內容并編印成冊,供關心、支持和參與南水北調工作的人們更好了解一年來南水北調工作的*新進展和成效,更加深刻全面地認識到南水北調工程的重大意義。
南水北調2019年新聞精選集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收集整理了2019年度各級各類新聞媒體關于南水北調工程的宣傳報道文稿,詳細介紹了2019年度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過程中發生的重要事件、產生的重大影響,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分別為通水五周年報道、日常報道、南水北調通聯系統好新聞獲獎作品。本書語言生動,內容翔實,可供水利工作者、新聞工作者以及社會大眾閱讀使用。
南水北調2019年新聞精選集 目錄
通水五周年報道
中央媒體報道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搶險排澇成效顯著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六年累計調水近40億立方米
“水一來,整個生態就變了”
“南水”潤京近5年 北京收水逾52億方 受益人口超1200萬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近5年受益人口超5859萬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近5年 調水超255億立方米
丹江水全天候監控進京 嚴控突發污染風險
焦作市喝上長江水“人造懸河”靚了城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的“水清民富”之路
實地探訪:南水如何潤北國
一渠清水向北流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段效益明顯
華北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趨勢有效遏制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應急工程開工 可增加向京津冀供水能力4.9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北延應急工程開工
工程師變身水知識宣傳員,感受一場接地氣的項目路演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南水浩蕩潤天下
五年累計調水近三百億立方米(權威發布)
南水北調工程累計調水量近300億立方米 超1.2億人直接受益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 工程累計調水量近300億立方米
一渠“南水”送京城
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規劃將于年底完成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5周年實現多贏 超1.2億人直接受益
清清南水到齊魯日子好
行業媒體報道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綜合效益顯著
工程調水超過255億,綜合效益顯著
強化管理,確保工程長效運行
共護一渠清水向北流
珍惜每一滴南來之水
清波千里潤北國
南水北調關鍵技術突破對推動我國水利技術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加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運行管理 保障供水安全 提高供水效益
滋養京華的活力源泉
守護水潤京畿的莊嚴承諾
源頭活水手中來
跨越江河的精彩“升級”
斷腕治污染 清水潤民生
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臺兒莊泵站:跑好江水人魯“**棒”
水至福來 澤被蘇魯
清水無言見真情
“龍頭”高昂護南水
南來清波潤北國
南水北調是優化我國水資源配置格局的重大戰略工程
“四化”管理為永續供水筑基石
江水北上佑華夏 天河筑夢利千秋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
護“咽喉”清暢 續江水長流
興隆水利樞紐 引江濟漢工程 圓夢荊楚 南北共贏
清水北送的十堰擔當
聚人民之力 樹移民豐碑
為了一江清水北送
南方的水來了 北方的河“活”了
一槽飛架燕趙地 清流永惠京津冀
滹沱河重生記
子孫再無黃斑牙
日子越過越紅火 他鄉已經是家鄉
天津引江工程體系初具規模
讓清澈甘甜的江水造福津門大地
地方媒體報道
*新航拍!飲丹江水品兩地情,探秘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
為了一泓清水送北京
涌泉相報碧水情
5年調水近260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工程有效治理我省26塊洼地
解渴生命線,5年來1200萬北京人喝上長江水
北京:七成自來水來自漢江
河北:優質南水替換高氟水
藍色“動脈”潤齊魯
湖北:護一庫清水送北方
河南:一渠碧水潤中原
江水潤津千萬家
剛剛,國務院召開的這場發布會,讓全體十堰人熱淚盈眶
天河出中原 千里潤北國
引江送水連通津城水脈
“這一渠碧水確實來之不易啊!”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累計調水超255億方 受益人口超過5859萬
商洛鐵腕治丹江 確保一江清水供京津
汩汩“南水”潤民心
來自碧水丹江的鄭重承諾
2000多萬河北人喝上長江水
日常報道
中央媒體報道
千里水脈潤北方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惠及四省市居民
南水北調中線累計輸水200億立方米
千里水脈 潤澤北方大地
南水北調東線源頭江都:確保“一江清水向北流”
江水進京總量達到45億立方米 北京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00萬
南水北調東線啟動北延應急試通水 首次供水冀津
綠水生金 青山富民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應急試通水完成人津“**測”
《中國南水北調工程》叢書出版發行
全面推進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工作提檔升級
南水北調東線應急工程為津冀新增水源可有效緩解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應急試通水任務順利完成
南水北調的水真的很甜
【共和國超級工程】南水北調
江水進京總量突破50億立方米 北京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00萬
【共和國的故事·治水記】南水北調:汩汩南水 奔流北上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安全供水1700余天 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億人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邁向數字化水利工程前列
“一江清水永續北上”彰顯陜西擔當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北延應急供水工程在山東臨清開工
河南淅川:全力確保一庫清水永續北送
從南陽到北京,我給你一渠清水,你給我一片綠色
南水北調2019年新聞精選集 節選
中央媒體報道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搶險排澇成效顯著 南水北調工程建成運行以來,通過泵站工程、渠道工程等與沿線地區的防洪除澇有效對接、聯動實施,大大提高了城市防洪標準和農田排澇條件。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臺兒莊泵站綜合科職員王燕接受經濟日報一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8月份,受第9號臺風“利奇馬”影響,山東省11市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南水北調沿線相關工程積極配合防洪調度、搶險排澇,為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城區排水260萬余立方米、為小清河干流分洪600余萬立方米,有效減輕了工程沿線地市的防洪壓力,進一步彰顯了南水北調工程在防洪排澇方面的重要作用。 (楊秀峰《經濟日報》2019年11月3日)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六年累計調水近40億立方米 六年前,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長江水出揚州一路北上,潤蘇北、濟齊魯,讓沿線居民生活用水有了進一步保障。日前,記者跟隨水利部參加南水北調東線調研采訪時獲悉,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已累計向山東供水近40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做出的重大決策,是緩解我國北方水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惡化狀況,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江蘇是東線調水工程的源頭。2002年12月27日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工程建設正式開建,2013年11月東線工程實現全線通水。東線工程從江都三江營長江干流引水,利用京杭大運河以及與其平行的河道輸水,連通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東平湖,并作為調蓄水庫。 由于自南至北地勢逐漸升高,為了保證“水往高處流”,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全線共設立13個階梯泵站,共22處樞紐、34座抽水泵站,總揚程65米。經泵站逐級提水進入東平湖后,分水兩路。一路向北穿黃河后自流到天津,另一路向東經新辟的膠東地區輸水干線接引黃濟青渠道,向膠東地區供水,輸水線長約1467千米。 自2013年11月15日正式通水以來,南水北調東線江蘇境內工程連續六年累計向山東供水近40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了魯南、山東半島和魯北地區城市缺水問題,兼顧生態和環境用水,并為向河北、天津應急供水創造條件。這不僅每年可為山東省增加凈供水量13.53億立方米的能力,而且通過以南水北調骨干工程構建的水網體系,實現了長江水、黃河水、當地水的聯合調度、優化配置。特別是在遇特殊干旱年份時,可基本緩解城市的水資源危機和水生態危機,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張玉峰 人民網 2019年11月11日) 南水北調東線通水6年,一項工程多種效益 “水一來,整個生態就變了” 江流與水泵的葉片交匯旋涌時,運轉聲*大可達99分貝;抽放、分流,長江水拾級而上,爬升65米、穿越1467千米*終流入萬千家庭、農田和工廠時,潤物無聲。 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是南水北調工程的主要使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調些去”的設想在60多年后成為現實。2013年11月15日,東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揚州江都為起點,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輸水,以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東平湖為調蓄水庫,經由13個梯級的泵站,如同傳遞接力棒般將滔滔江水向北輸運,解決了蘇北、魯北、膠東地區的用水之急。 作為水的把關者和調節閥,泵站成為除自然因素外影響地區水量豐儉的重要變量,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大的泵站群。據了解,江蘇泵站群一年調水規模為157億立方米,年調水量相當于5個洪澤湖或者25個駱馬湖的正常蓄水量。 “泵站樞紐不是單一的調水功能”,南水北調江蘇水源公司揚州分公司總經理韓仕賓說,“它們在地方航運、灌溉排澇、抗旱調度等眾多方面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四橫三縱的水系譜圖中,水資源的南北調配、東西互濟不僅疏通了大小河道、湖渠的流貫脈絡,也讓周邊地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自然瓶頸得以打通。 抗旱排澇,急救水土 今年5月以來,蘇北地區面臨降雨明顯偏少、淮河來水偏枯、湖庫蓄水不足的問題,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遭遇數十年一遇的旱情,往年13米的水位現在*低只有11.32米,接近死水位(11.3米),大片湖灘顯露出來。 南水北調東線的洪澤站成為補水救湖的主力軍。泵站技術負責人周楊介紹,從6月10日到8月8日,以及10月9日至今,泵站兩次往洪澤湖調水,5臺機組滿負荷運行,每秒調水200立方米,共補給水量14.3億方,相當于半個洪澤湖。同時,還為下游缺水的淮河人海河道和蘇北灌溉總渠補給水源。 旱時補水、澇時排水是泵站之于周邊地區的重要職責。寶應站是南水北調工程**個開工、完工,**個發揮效益的項目,與相距67千米河道長度的江都站共同組成**級抽水站,以完成規劃的抽江水500立方米每秒北送的任務。 寶應站管理所運行員陳婭見證了泵站**次排澇。2006年,她剛來到工作崗位不久,趕上汛期,臺風過境帶來大量雨水,里下河地區又是一片洼地,大水淹沒村莊和農田。寶應
南水北調2019年新聞精選集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為水利部南水北調工程管理司,水利部南水北調工程管理司協調落實南水北調工程有關重大政策和措施,參與重大技術經濟問題研究。組織協調南水北調工程運行管理工作,指導開展南水北調工程運行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監督指導南水北調工程安全運行管理,組織開展監督檢查。組織制定南水北調工程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并指導調度實施。組織協調南水北調工程竣工財務決算和審計有關工作。組織協調南水北調工程驗收有關工作。指導協調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及東中線一期剩余工程的建設管理工作。督促指導地方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承辦部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回憶愛瑪儂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