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素描教學內容與方法探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082025
- 條形碼:9787518082025 ; 978-7-5180-8202-5
- 裝幀:8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素描教學內容與方法探究 本書特色
素描相關理論、素描的元素與構成、繪畫透視學與素描造型基礎訓練方法、素描繪畫技法教學方法、人物素描技法教學方法等多個方面教學
素描教學內容與方法探究 內容簡介
在我國美術教育教學中,素描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具有重要意義。素描教學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塑造學生美術技法及造型意識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書以“素描教學內容與方法探究”為選題,內容涉及素描相關理論、素描的元素與構成、繪畫透視學與素描造型基礎訓練方法、素描繪畫技法教學方法、人物素描技法教學方法等多個方面,力求做到客觀、適用、語言通俗易懂,以便提高實踐能力。本書可作為廣大素描愛好者學習素描的參考用書。
素描教學內容與方法探究 目錄
**節 素描概述
第二節 素描的藝術價值與重要性
第三節 素描繪畫工具及其使用
第四節 素描的元素與構成
第二章 素描藝術的應用與教學研究
**節 素描在中國人物畫中的應用
第二節 素描在油畫創作中的應用
第三節 素描藝術與素描教學
第四節 對當前素描藝術教學的思考
第三章 繪畫透視學與素描造型基礎訓練方法
**節 繪畫透視學常識及其相關術語
第二節 形體透視與人體透視
第三節 素描造型基礎訓練的重要性及其要素
第四節 素描造型基礎訓練的主要內容與方法
第四章 石膏和靜物素描繪畫技法教學方法
**節 石膏素描及其畫法步驟教學
第二節 靜物素描及其畫法步驟教學
第五章 人物素描技法教學方法
**節 人物頭像素描及其畫法步驟教學
第二節 人物著衣半身像素描及其畫法步驟教學
第三節 人物著衣全身像素描及其畫法步驟教學
第四節 人體素描及其畫法步驟教學
第五節 人物速寫及其畫法步驟教學
參考文獻
素描教學內容與方法探究 節選
《素描教學內容與方法探究》: (一)造型語言 中國畫大的題材分類共有三種,即花鳥、人物和山水,每個門類都有自己的造型語言,雖然有很多共性但是在整體面貌上還是有很大區別。如花鳥的審美標準很重視構圖和筆墨本身的意韻美;山水畫則更講究用筆的豐富變化和人與自然的對應關系;人物相對來說更加難于掌握,因為它不僅需要通過畫面來反映作者本身的審美理想,而且還要*大限度地去表達所繪人物的內心世界,雖然國畫人物非常看重主體精神的表達,但對形體本身的要求也很高。而且,人物畫在三大畫種之中要表達的東西*復雜,這一點也對傳統的有限的筆墨語言提出極大地挑戰。因此造型對于人物畫來說顯得更加重要,對外來營養的吸收需要也更加迫切。基于這一點,將西洋素描引入國畫造型中,*早、*多運用的便是國畫人物,其所受的影響也*為深廣。 眾所周知,西洋素描中*明顯的特征就是寫實性。*早是16世紀以意大利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為代表的繪畫大師,他們深入研究人體解剖結構、比例以及明暗規律,并力求手法精細、造型嚴謹、非常準確地表現所繪人物的形象。中國人物畫尤其是寫意人物在對對象進行描繪時往往更加注重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梁楷的《潑墨仙人圖》很充分地體現了這一點,圖中的人物形象并不是很寫實,但是在人物的表情和神態刻畫上非常生動、人木三分。事實上,西洋素描中也有著筆不多但刻畫得很生動的作品。因為西洋素描多種多樣,有的強調光源,強調明暗體面,有的也與東方藝術家的觀察與表現方法近似,強調結構與線條的運用。這里可看出各國的藝術既有它鮮明的個性(特殊規律),也有它們之間的共性(普遍規律)。有一點是普遍認同的,就是畫人物的都把理解人體組織結構、人的內在與外在的運動規律作為創作的基本功,將對“形”的掌握作為一種手段,*終達到傳神的目的。那么作為同源的中國畫藝術也完全有理由相信國畫和西洋素描在造型上本身就有很多相似之處,這也是他們之間能夠相互借鑒的一個基點。 在西方素描造型藝術語言被引入國畫人物創作的同時也響起了很多反對的聲音,雖然說素描對國畫的傳統地位有一定的沖擊和影響,但那是因為素描畢竟是來自完全不同的文化體系,在當時還沒有完全掌握的情況下全盤照搬其學習方法,自然會帶來一些負面的情況。在融會貫通后,有很多前輩對西洋素描在中國畫基礎訓練中的具體操作方法總結出了很明確而且也很有效果的理論。比如蔣兆和針對素描在人物畫中的運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法;在結合中國畫傳統的“古法用筆”的基礎上進一步采用西方素描的造型方法。這樣,既能夠使用西方造型中對人物形體結構的準確表達,又不失中國畫中的筆墨韻味,比如蔣兆和的代表作《流民圖》中的筆墨及結構的巧妙結合,把人物的形體結構以及內心世界刻畫得淋漓盡致,非常感人。除此之外當代很多在美院接受過系統正規西洋素描體系訓練的專業畫家,在之后的創作道路上很明顯地在筆墨語言的豐富程度、人物形象的深層刻畫、畫面本身的表達等諸多方面顯示了過人的長處。 西洋素描對國畫人物的影響不僅僅是在中國畫中主導地位的寫意人物,而且在工筆人物畫的發展中也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有兩點原因使得西洋素描的引入對工筆人物顯得格外重要,一是工筆相對于寫意人物來說更加注重所繪人物的形體結構等特征,線性素描引入工筆人物畫后,對工筆人物畫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當代的工筆人物畫需要對所繪人物的形象特征進行塑造和深入描寫,這就必須用寫實的手段來完成。工筆人物在正式創作之前都需要畫“線稿”,也就是線描,在引入了西洋素描造型語言之后,極大地豐富了原本線描的表現能力,對于人物各部結構的把握也相對更加準確和精到,雖然工筆人物追求平面的效果,但在內部的形體塑造上卻是素描的長處所在,結合了西洋素描的線描稿更加渾厚富有空間感,這是在之前單純用白描手法很難達到的藝術效果。二是工筆人物的特殊表現方法,因為作為工筆與寫意的*大區別之一,就是繪畫過程,傳統工筆技法要求“三礬九染”,在當代這樣單調的畫法已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多的技法推陳出新、不斷涌現,其中就有很多是借鑒了素描中的一些元素,如很多肌理的用法從中不難看出素描的影響。比如羅寒蕾的工筆作品,她早期的作品顏色很單純,并且在之后的創作中也秉持這一點原則,在工筆人物中的染層次方面用現代平面設計的一個色構術語“高短調”,其實也就是西洋素描中的明暗對比弱且大致在亮部變化范圍內,但是層次依然很豐富。其實很多當代工筆人物畫家都在不同程度以不同方式運用西洋素描,而且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事實上這種寫實素描的訓練方法使學生在刻畫人物形象時養成了一個很好的習慣,大大增強了其造型能力,即使轉入其他國畫門類也是很有幫助的。人物畫中經常不會是孤立的人物形象,其所涵蓋的東西非常豐富。 ……
素描教學內容與方法探究 作者簡介
陳暢環,1976年12月出生,籍貫廣東揭陽。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研究生,副教授。現任職于廣州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版畫藝術。多次被CPCI-S和CPCI-SSH等核心數據庫收錄,出版過《中·銳廣州美術學院版畫系教師作品集陳暢環卷》《繪本研究》《廣州美術學院黑白木刻課程第一單元教學研究》和《設計與繪畫中的圖式語言》等多本專著。曾獲得第三屆廣州國際藏書票暨小版畫雙年展“優秀版畫獎”、廣東版畫展“版畫獎”、全國高等藝術院校版畫年會“學院獎”等獎項。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