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詩的進行時:中國當代詩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33342
- 條形碼:9787552033342 ; 978-7-5520-3334-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詩的進行時:中國當代詩歌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系“中國當代詩歌臨港理論研討會”的論文匯集。該研討會由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辦,于2017年至2020年分別舉辦了四屆。全書按照每屆研討會的主題分為四輯編排,即紀念新詩百年、都市文化語境中的詩性書寫、中國詩歌的現代化之路、當代詩歌中的“當代性”,共收錄論文41篇。從整部書稿看,論文作者分別就中國當代詩歌的特征、題材、形式、演變、作家作品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其中既有共同的認識,也有觀點的碰撞;既有宏觀的視角,也有微觀的分析,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可作為中國當代詩歌發展史來讀。 名人推薦: 本書無論從思想層面還是從學術精神領域而言,都為我們提供了何為詩人的“當代性”以及“在場”的多維度的闡釋,*重要的是它還給我們對以上問題的認識提供了獨特的視野和更多的可能。 ——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詩人 吉狄馬加 從精神角度講,我相信這類研討會的目的就是反省時代的過去時和如何堅守個人對詩歌精神的信仰。這本合集是所有參與者有啟發性的發言以及互相腦力碰撞后的收獲。讓我們為詩歌精神傳承的純粹性干杯! ——詩人、藝術家,海外華文作家筆會會長 嚴力 詩是語言的靈魂,為詩服務的人是大地的靈魂。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研究員 汪劍釗 每屆中國當代詩歌臨港理論研討會選擇的主題都與當代詩歌的發展密切相扣,富有學術性、新穎性和前瞻性。臨港會議成果豐碩,對中國新詩的理論建設產生了應有影響,向臨港致以良好的祝愿。 ——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重慶市文聯榮譽主席 呂進 本書所收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與上海臨港新片區2017一2020年連續主辦的四屆新詩論壇的論文,以歷史的、審美的、公正合理的價值尺度和冷靜客觀的科學態度,對當下新詩的創作、評論、詩學研究、翻譯作了全方位的獨特觀察與追蹤,理論視野開闊、新穎,為當代新詩學提供了一份富有開拓性和創新精神的*新成果。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教授 潘頌德
詩的進行時:中國當代詩歌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17年至2020年“中國當代詩歌臨港理論研討會”的參會詩人、學者發言稿成果合集,主要圍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紀念新詩百年、都市文化語境中的詩性書寫、中國詩歌的現代化之路、當代詩歌中的“當代性”。書稿對中國當代詩歌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不僅是對中國當代詩歌進程的回顧與梳理,更是對中國當代詩歌探索的未來展望。四屆論文結集的正式出版,可以更好地記錄、積淀各位詩人、學者的真知灼見,保存、珍藏大會重要理論成果,具有較高的出版價值。
詩的進行時:中國當代詩歌研究 目錄
詩的進行時:中國當代詩歌研究 作者簡介
張瑞燕,筆名瑞簫,詩人、詩評家、詩歌活動策展人,現供職于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文化交流、中外詩歌。為“中國當代詩歌臨港理論研討會”“詩意當代藝術融合展”“媽媽的詩——母親節全國聯動朗誦會”“草地詩會”等詩歌活動總策劃之一。2015年入選“中國十大詩歌活動家”,2017年被評為“新詩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詩人”。發表有《論“九葉詩派”的文化源流》《多元共生的上海城市詩歌》《上海城市詩歌中的兩種聲音》《E時代的上海詩歌》《自媒體時代的上海詩歌和城市文化》《在異質文明的邊緣》《浮木與殘骸》等論文,著有個人詩集《木頭比我更持久》《瑞簫的詩》。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