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現代美學的危機與重建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68886
- 條形碼:9787208168886 ; 978-7-208-1688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美學的危機與重建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30多年來從事馬克思主義文學美學理論研究的總結, 該書內容包括: 前言: 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當代性 ; 審美幻想的研究闡釋 ; 地方性經驗的人類學研究 ; 尋找母親的儀式等。
現代美學的危機與重建 目錄
前言: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當代性
**輯 審美幻象的研究闡釋
審美需要的歷史內涵及其轉化
審美幻象問題與心理學解釋
審美變形:現實關系的審美轉換
圖像的二重性及其魔力
影像與基源性幻象
兩種古典審美變形機制的比較研究
余韻:一種優美化的崇高
也論“東方情調”的審美意義
審美幻覺:中西美學的理論與實踐
文學與鴉片——審美幻覺批判
第二輯 地方性經驗的人類學研究
審美人類學與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當代發展
審美人類學的學理基礎與實踐精神
審美人類學的研究方法與學科意義
馬克思的審美人類學思想
列維一斯特勞斯與審美人類學
本雅明藝術人類學思想評析
民歌與當代大眾文化——全球化語境中民族文化認同的危機及其重構
大地飛歌:民族審美經驗的研究方法及其理論意義——王杰博士訪談錄
略論民族藝術在當代文明沖突下的作用
第三輯 尋找母親的儀式
沒有夢想就沒有未來——論“中國夢”的美學維度及文學批評家的任務
美學與跨學科研究:論新人文學科與當代美學研究——為紀念林煥平教授100周年而作
中國悲劇觀念:理論傳統及其當代意義
全球化時代文化多樣性的意義
鄉愁烏托邦:烏托邦的中國形式及其審美表達
革命與鄉愁——文化記憶與中國審美現代性的情感結構
尋找母親的儀式——從《圍龍》看當代中國小說的美學風格
略論當代中國文學的美學風格——兼論《白鹿原》的美學風格
第四輯 斜塔上的嘹望
六十年來馬克思主義文論在中國的范式轉換及其基本問題
關于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中國特色問題
馬克思主義的提問方式與當代文學實踐
當代中國語境中的審美意識形態理論
中國審美經驗的理論闡釋與文藝美學的發展
當代美學的基本問題及其理論闡釋模式
文學自律性:斜塔上的嘹望
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基本問題與理論模式
馬克思主義美學可以再度成為公共話語嗎?
文化經濟時代的馬克思主義美學
第五輯 尋找烏托邦:思想者之間的對話
“我不是后馬克思主義者,我是馬克思主義者”——特里·伊格爾頓訪談
“我的平臺是整個世界”——特里·伊格爾頓訪談
美學·社會·政治——托尼·本尼特訪談
當代馬克思主義問題——與邁克·桑德斯博士對話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與人道主義、美學——凱文·B.安德森教授訪談錄
當代美學中的藝術與政治——艾爾雅維奇教授訪談錄
材料、技術與現代藝術——約翰·鮑德溫訪談錄
文化產業:藝術、技術和市場的契合——司各特·拉什訪談錄
后記
展開全部
現代美學的危機與重建 作者簡介
王杰,男,1957年10月,江蘇無錫人,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教育部特聘長江學者,博士士生導師,《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主編、浙江大學當代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學術兼職有: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文學專家組成員、國家出版基金評審專家、國家社科基地山東大學文藝美學中心兼職教授、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副會長等。已出版《審美幻象研究——現代美學導論》《馬克思主義與現代美學問題》《美學意識形態》(譯著)等。
書友推薦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二體千字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