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冊府文津:古代私家藏書文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5120044
- 條形碼:9787215120044 ; 978-7-215-1200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冊府文津:古代私家藏書文化研究 本書特色
“通古察今”系列叢書是由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組織撰寫的一套學術叢書。首批推出62種,所收著作分為三大主題,即政治演進與社會變遷、制度嬗變與文化傳承、經世致用與文明互鑒;具體內容涉及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方法多以問題為導向,問題意識明顯,學術視野開闊,集中解決了古今中外歷史上值得關注的重要學術問題。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的史學研究在國內居領先地位,先后涌現出一大批具有劃時代影響的標志性著作。由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編撰的“通古察今”系列叢書涵蓋了政治演進與社會變遷、制度嬗變與文化傳承、經世致用與文明互鑒等三方面內容,關注的都是中外歷史上十分重要的論題。該套叢書中每一本都是原創性著作,能立足某個具體問題,通過這些問題來管窺社會現象,深刻揭示發展動因,進而呈現歷史全貌,起到以小見大的作用,具有很高的研究水準和學術價值。
冊府文津:古代私家藏書文化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把古代私家藏書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置于歷史環境的總相中,考察各種社會因素與私家藏書的相互影響;從物態、行為、心態等多方位探討私家藏書在長期活動中形成的運作模式和文化積淀,記錄藏書家收書、藏書、愛書、護書的動人事跡,揭示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突出的社會貢獻。
冊府文津:古代私家藏書文化研究 目錄
一、古代私家藏書的發展
二、古代私家藏書的措理之術
三、古代私家藏書的文化意蘊
**章 古代私家藏書的類型
一、收藏為著述的藏書類型
二、收藏為校勘的藏書類型
三、收藏為博采的藏書類型
四、收藏為販賈的藏書類型
第二章 社會政治環境與藏書盛衰
一、政治昌明促進藏書興盛
二、戰爭兵燹導致藏書焚毀
三、政治嚴酷引發藏書禁毀
第三章 學術文化風尚與典籍傳藏
一、春秋戰國百家爭鳴與藏書初興
二、明代市民文化影響下的藏書傾向
三、清代樸學考據與藏書風氣
第四章 文化情結與藏書心態
一、文化認同的心理
二、以讀書為樂的意識
三、“遺金滿籝,不如一經”的心態
四、藏書私密、祈求永保的心態
五、藏書公開的心態
六、其他一些藏書心態
第五章 古代私家藏書措理之術
一、古籍受損的主要自然危害
二、古代私家藏書的古籍保護
三、余論
第六章 藏書樓:冊府的構建與命名
一、藏書樓的實構與虛擬
二、藏書樓的命名
第七章 藏書章:一方自我的天地
一、以印主名號入印
二、以印主里爵入印
三、以鑒賞標志入印
四、以箴言警句入印
五、以雜記內容入印
第八章 宋代私家藏書的發展
一、宋代私家藏書的聚散
二、宋代私家藏書的特點
第九章 元代私家藏書的漸進
一、元代私家藏書概況
二、元代私家藏書的特點
三、元代私家藏書的貢獻
第十章 清代私家藏書文化習俗
第十一章 黃丕烈對古籍的收藏與整理
一、藏書:保存遺產發揮學術作用
二、校勘:剔除謬誤以求古籍之真
三、編目、題跋:鑒定版本追述授受源流
第十二章 丁日昌與持靜齋藏書
一、丁日昌的藏書
二、持靜齋藏書目錄的學術價值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