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經典建筑理論書系建筑體驗(精)/經典建筑理論書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72977
- 條形碼:9787513072977 ; 978-7-5130-729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典建筑理論書系建筑體驗(精)/經典建筑理論書系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建筑類專業師生及從事建筑行業的研究者、從業者,對建筑設計和建筑理論有興趣的所有讀者。本書從充滿趣味的角度,以精妙的筆法描述了建筑中實體與洞穴、尺度與比例、光與影、質感與韻律的設計手法和呈現方式,幫助讀者充分體驗建筑設計的理念,增強對建筑的理解。
經典建筑理論書系建筑體驗(精)/經典建筑理論書系 內容簡介
通過對幾個世紀以來建筑實踐的典型實例形象給予生動的說明,《建筑體驗》一書試圖傳達出很好的設計,以帶給人們充滿智慧的驚喜。從茶杯、馬靴、高爾夫球和潛水艇到帕拉第奧的別墅和圓明園里的喂魚亭,作者為我們提供了達成很好設計的很好規的途徑。作者運用自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建筑創作中各種藝術手法的應用,如建筑中的虛與實、尺度與比例、韻律、質感、日光及色彩等的具體應用;并試圖憑借自己豐富的親身經歷,幫助人們去體驗建筑,從而使人們加深對建筑藝術的理解。
經典建筑理論書系建筑體驗(精)/經典建筑理論書系 目錄
**章 基本觀察
第二章 建筑中的實體與洞穴
第三章 實體與洞穴的對比效果
第四章 體驗成色塊的建筑
第五章 尺度與比例
第六章 建筑中的韻律
第七章 質感效果
第八章 建筑中的日光
第九章 建筑中的色彩
第十章 聆聽建筑
經典建筑理論書系建筑體驗(精)/經典建筑理論書系 節選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總是將建筑、繪畫及雕塑統稱為美術。這就是說,這些學科與“美”有關。美術悅目如同音樂悅耳。事實正是如此,大多數人判斷建筑就以它的外貌為憑。正如論及本課題的書籍通常要用建筑物的外觀圖片來說明那樣。 但建筑師在評價房屋時,外貌只是使他發生興趣的諸因素之一。他研究平面、剖面及立面并堅持認為,如果一幢房屋設計得好,它們之間就必須互相協調。正是他的這層意思很不容易說清楚?偠灾,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這層意思,正如不是每個人只須看看平面就都能想象一幢房屋一樣。有這樣一個人,我在向他解釋他想建造的房屋的設計時,他反對說:“我就不喜歡剖面。”這是個頗難對付的人,而我卻由此得到這樣一個印象:對他來說,在任何東西上切一刀的想法是難以容忍的。他的不樂意正好導出了建筑是不可分割的,不能分成很多局部這一正確的思想。建筑不是簡單地把平面及剖面加上立面就成了。它是某種另外的東西,某種更富內涵的東西。要確切地解釋建筑是什么是不可能的——它的定義很不易闡述。就整體而言,藝術就不大好解釋;藝術必須去體驗。誠然,用語言幫助他人進行體驗是可能的,這就是我在本書試圖致力的工作。 建筑師像雕塑家一樣從事于形狀及體塊的創作,像畫家一樣從事于色彩的創作。然而這三者中惟有建筑師的創作是一門功能性藝術。它要解決實際問題;它要創造為人類生存所需要的工具或器具。在評價建筑中實用起決定性的作用。 建筑是一門十分特殊的功能藝術。它劃定空間,創造生活環境讓人們居住。換句話說,雕塑與建筑的區別并不在于前者的形式更為有機,后者的形式更為抽象。即使是一件*抽象的雕塑——純屬幾何形狀——決不會成為建筑。它缺乏一項決定性因素,這就是“功用”。
經典建筑理論書系建筑體驗(精)/經典建筑理論書系 作者簡介
S. E. 拉斯姆森(Steen Eiler Rasmussen),丹麥建筑師和城市規劃師,丹麥皇家美術學院教授,曾擔任過麻省理工學院、耶魯大學、賓西法尼亞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客座教授,并被英國皇家藝術學會任命為皇家工業設計師。其主要著作有《倫敦》《城鎮與建筑》等。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