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研英語背單詞20個詞根詞綴
-
>
西班牙語詞根寶典
-
>
美國K-12原版語文課本--初中·下(全12冊)
-
>
流浪地球劉慈欣
-
>
西南聯大英文課 輕讀禮盒版
-
>
英語大書蟲世界經典名譯典藏書系:中國人的精神 (英漢對照)(精選權威版本)
-
>
許淵沖譯唐詩三百首:漢文·英語
雙語譯林 壹力文庫194:尼采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85709
- 條形碼:9787544785709 ; 978-7-5447-857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雙語譯林 壹力文庫194:尼采傳 本書特色
毫不夸張,勃蘭兌斯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影響力的歐洲文學批評家和評論員。 ——尼爾·克里斯蒂安·佩奇
雙語譯林 壹力文庫194:尼采傳 內容簡介
《尼采傳》為漢英對照雙語版,為丹麥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勃蘭兌斯所著。該書共有四章,**章是勃蘭兌斯的《關于貴族激進主義的一篇論文》,寫于1889年,是勃蘭兌斯為北歐讀者介紹當時不名一文的尼采的一篇論文;第二章是尼采與勃蘭兌斯從1887年11月26日到1889年1月4日的通信集,有二十多封;第三章寫于尼采逝世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揭示出在尼采身上所體現出來的一種奇特現象;第四章繼續分析尼采這個人。
雙語譯林 壹力文庫194:尼采傳 目錄
重版譯序 1
譯序:尼采與勃蘭兌斯 3
**章??一篇關于貴族激進主義的論文(1889年) 1
第二章??1899年12月 63
第三章??1900年8月 113
第四章??1909年 121
雙語譯林 壹力文庫194:尼采傳 節選
在我看來,弗里德里希·尼采是當前德國文學中*有趣的作家。他的名字,即便在他自己的國家,也仍舊鮮為人知。然而,他是一位高層次的思想家。他完全值得研究,值得討論、辯駁和理解。他將自己的心境傳達給別人,并且推動他們從事思考。而這一點不過是他眾多美好品質中的一種。 在十八年的時間里,尼采寫下了許多論著和小冊子。這些著述主要由箴言體組成;它們中間相當多的部分,而且是*有創見的部分,都是對于道德偏見問題的剖析。在這一領域,他的影響將會持久存在。除此以外,他還涉獵了其他各類問題。他寫到了文化與歷史、藝術與婦女、友伴與孤獨、國家與社會,以及生存斗爭與死亡,等等。 尼采出生于1844年10月15日,專業是語文學,并于1869年開始擔任巴塞爾大學的語文學教授。他結識,并且深深地愛慕理查德.瓦格納。同時,他也結交了雅各布.布克哈特這位文藝復興時期杰出的歷史學家。尼采始終欽敬布克哈特。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尼采對瓦格納的感情發生了徹底的轉變,他從瓦格納的宣傳者一變而成其*激烈的反對者。 尼采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音樂家;他甚至為《贊美生活》譜寫了管弦樂合唱曲(1888年)。同時,他與瓦格納的交往也在其早期作品中留下深深的印記。但是,歌劇《帕西法爾》表現出一種天主教傾向,一種對于禁欲主義的推崇。這一切與瓦格納的一貫精神格格不入。這部新作讓尼采用一種全新的眼光看待瓦格納以前的所有歌劇,并且據此將這位偉大的作曲家看作是一個危險、一個敵人、一種病理學現象。 在居住瑞士期間,尼采逐漸結識了一大批有趣的人。但是,極其嚴重的頭疼病使他受盡了折磨。他常常徘徊于墳墓的邊緣,一年里竟然有二百多天無法工作。1879年,他辭去了教職。從1882年到1888年,他的健康狀況逐漸改善。然而,他的視力依舊很弱,甚至幾近失明。尼采不得不小心地注意自己的飲食起居,根據溫度和氣候條件選擇自己的居住地。他通常在尼斯過冬,在上恩加丁的錫爾斯-瑪麗亞度夏。1887和1888兩年,尼采取得了驚人的成果。他發表了性質各異的、*重要的作品,并且為寫作一系列新著做好了準備。但是,在1888年年底,可能是由于過度勞累,他突然精神失常。從此,他再也未能從中解脫出來。 作為一位思想家,尼采的出發點是叔本華。他的早期著作表明,他實際上是叔本華的門徒。但是,在沉默數年,并且度過其**次思想危機之后,他擺脫了與叔本華的一切師徒紐帶。此后,他經歷了一個有力而又迅速的進步時期——實際上,他表述自己思想的勇氣,要比他的思想本身進步更大,接踵而至的每一部著作都標志著一個新的階段。*后,他將自己的注意力逐漸集中于一個根本問題,即道德價值問題。從作為思想家登場的那一刻起,他便站在大衛·施特勞斯的對立面,反對一切對宇宙本質的道德解釋,并且將我們的道德觀念,作為假象或錯誤,作為人為的安排等,放置于現象世界之中。他的著述活動,在其關于諸多道德概念之起源的研究中,到達了頂點。他希望并且計劃為世界提供一種淋漓盡致的道德價值批判,希望并且計劃檢查這些(被看作是永恒不變的)價值的價值。他的工作的**份成果名為《重估一切價值》。但是,這部著作完成之日,也即是瘋魔攫住他的整個身心之時。
雙語譯林 壹力文庫194:尼采傳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格奧爾格·勃蘭兌斯(George Brandes,1842—1927),丹麥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他的名著《十九世紀文學主流》研究19世紀前期法、德、英諸國文學的流向和內因,流布甚廣。他的一系列關于文化巨匠的名人傳記《莎士比亞》《歌德》《伏爾泰》《愷撒》《米開朗基羅》《尼采》等也很受讀者喜歡。 譯者簡介 安延明,復旦大學哲學學士、碩士,美國密歇根大學亞洲語言文化博士,F為美國克萊姆森大學漢學和哲學教授。著有《狄爾泰的歷史解釋理論》、The Idea of Cheng (Sincerity/ Reality) in the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譯有《 精神科學中歷史世界的建構》等。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