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同愛共輝 : 袁緝輝王愛珠執教50年暨金婚鉆石婚紀 念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139619
- 條形碼:9787567139619 ; 978-7-5671-3961-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同愛共輝 : 袁緝輝王愛珠執教50年暨金婚鉆石婚紀 念 本書特色
本書是袁緝輝、王愛珠教授夫婦學術生涯和愛情生活的真實記錄,反映了他們這一代知識分子數十年的特殊經歷和難忘歲月。書中有他們的傳略,也有他們自己寫的心路回眸,也輯錄了他們的論著,并有不少著名專家學者寫的評介,以作為見證。本書**版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于2005年,本次出版將在**版基礎上做一些刪改增。
同愛共輝 : 袁緝輝王愛珠執教50年暨金婚鉆石婚紀 念 內容簡介
袁王夫婦是新中國培養的代大學生,1953年一起從復旦大學畢業。他們同齡、同窗、同教,于1955年結成伴侶。本書是袁緝輝、王愛珠教授夫婦學術生涯和愛情生活的真實記錄,反映了他們這一代知識分子數十年的特殊經歷和難忘歲月。書中有他們的傳略,也有他們自己寫的心路回眸,也輯錄了他們的論著,并有不少有名專家學者寫的評介,以作為見證。本書版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于2005年,本次出版將在版基礎上做一些刪改增。
同愛共輝 : 袁緝輝王愛珠執教50年暨金婚鉆石婚紀 念 目錄
序二 祝賀袁緝輝、王愛珠伉儷金婚鉆石婚之喜暨《同愛共輝》出版鄔滄萍
序三 祝賀《同愛共輝》出版鄧偉志
序四 *好的金婚鉆石婚紀念——來自一位晚輩的祝福 袁志剛
序五 賀《同愛共輝》再版同慶金婚鉆石婚王鶴鳴
傳略攜手走過50年
——袁緝輝、王愛珠教授的人生之旅 宋路霞
三重豪門中走出的叛逆之子
連跳兩級的王家二小姐
激情燃燒的歲月
相遇在美麗的復旦校園
小小愛巢的誕生
把思想問題當成反革命,這樣好不好?
朝氣蓬勃的“蔣學模之流”
“大革命”中的小家庭
開拓社會學領域的三個“**”
為使老年人生活得更美好
從南斯拉夫看世界
開創老年經濟學的新天地
捅了一個“馬蜂窩”
幸福和諧的大家庭
**篇 社會學學科的重建與發展
心路回眸袁緝輝
學術擷英
1.復旦大學分校社會學系的建立與發展
2.是恢復社會學研究的時候了
3.也評胡繩同志對社會學的“批判”
見證歷史
1.篳路藍縷功在人心胡申生
2.見證歷史,繼往開來王勛
3.同結共系復旦情孫嘉明
第二篇 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體制比較研究
心路回眸王愛珠
學術擷英
1.關于按勞分配的客觀必然性
2.從奧地利的社會經濟看幾個基本理論問題
3.關于社會主義國家經濟職能的幾個問題
見證歷史
1.王愛珠教授的主要學術思想:社會主義經濟理論顧鈺民
2.不懈耕耘不斷創新袁平
第三篇 推進老年社會學在我國的教學與研究
心路回眸袁緝輝
學術擷英
1.老齡問題是當今世界重大的社會問題
2.人口老齡化問題不能不成為中國關注的重大課題
3.老年學的建立與發展
見證歷史
1.師恩難忘當涌泉相報張鐘汝
2.探究符合中國國情的養老模式狄菊馨
3.見證老年社會學的發展吳蓓
第四篇 開創老年經濟學在中國的研究
心路回眸王愛珠
學術擷英
1.發展老年經濟,開展老年經濟學研究
2.從經濟看代際矛盾的轉移和化解
3.退休金實質和形式的矛盾
——兼論2l世紀退休金改革方向
4.老年人共享社會發展成果的理論思考
見證歷史
1.我國老年經濟學研究的開拓者李潔明
2.評介王愛珠新作《老年經濟學》蔣學模
3.亟待開發的新課題
——我國**部《老年經濟學》面世裘逸娟
4.緊密聯系實際的理論專著
——寫在《老年經濟學》再版之時趙寶華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寫在《同愛共輝》(2020年)出版之際許曉茵
第五篇 正確理解家庭養老與社會養老的科學含義
心路回眸袁緝輝王愛珠
學術擷英
1.建立居家養老的導向機制
2.發展新型老年公寓迎接人口老齡化高峰
3.正確理解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的科學涵義
——評《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釋義》若干觀點
見證歷史
1.老齡研究工作中的“三同”伉儷桂世勛
2.伉儷教授心系老年學吳錫耕
3.撫今追昔,鑒往知來
——憶當年養老概念之爭沈妍
第六篇 老,也可以很快樂
心路回眸袁緝輝王愛珠
金色晚晴
1.打造金色年華
2.想追回自己失去的美是有可能的
3.人生*美夕陽紅
見證歷史
1.同愛共輝張廣智
2.人老心不老王瑋
3.歡樂的時刻葉玉桐
第七篇 百年校慶金婚慶典
心路回眸王愛珠袁緝輝
金色晚晴
1.校慶獻禮:《同愛共輝》
2.復旦大學首屆金婚慶典
3.金婚夫婦代表講話
4.美國南加州復旦大學校友會慶母校百年華誕
5.為老人舉辦金婚慶典
6.悄然興起的婚補消費
見證歷史
1.相伴50年,同慶金婚日許可臻
2.金婚賀詞馬成冬黃妙琴吉人
第八篇 從金婚到鉆石婚
心路回眸王愛珠袁緝輝
金色晚睛
1.老有所養
2.老有所學
3.老有所為
4.老有所樂
5.老有所居
6.老有所醫
7.雙羊八十
8.鉆石婚全家福
9.孫輩長大成材
10.四世同堂賀米壽
見證歷史
1.伉儷教授的金色晚年王俊
2.昌燁持猴照李道鈞朱莉華
3.各人擇之,愛不釋手復旦大學歷史學系1959級學生
附錄
袁緝輝教授主要著作、論文目錄(截至2004年)
王愛珠教授主要著作、論文目錄(截至2000年)
跋史家定
同愛共輝 : 袁緝輝王愛珠執教50年暨金婚鉆石婚紀 念 節選
他的同學、同事談起他,**個反應往往是——他是袁世凱的曾孫! 他的朋友們背后議論……看不出,好像不太像,文質彬彬,沒有霸氣。 他的五六十年代的學生知道后往往一臉疑惑——袁世凱的曾孫?他怎么能當我們的輔導員?怎么會教《共產黨宣言》?怎么…… 其實這些話充其量只說對了三分之一,只說對了袁緝輝“三重豪門身份”的一部分,另外三分之二則是李鴻章家族和段祺瑞家族。這個“家底”也只能在當前政治清明的、真正的大好形勢下才能抖摟出來,要是在30多年前的“唯成分論”的年代,怕是他的“名氣”還要大呢! 袁緝輝原本不姓袁而姓李,叫李家暉,根子上是李鴻章家族的人,是李鴻章的六弟李昭慶的曾孫。由于他的曾祖李昭慶和祖父李經敘都去世較早,而伯祖李經方又過繼給了李鴻章為長子,所以他的父親李國源早年就得到了李經方的關照,留學英國,并于麥倫斯科學院畢業回國后,先在外交界任職(曾任駐仰光代理總領事),后又步人實業界(抗戰前參加創建江南鐵路局,1950年在滬創辦僑商碳酸鈣廠),這無疑為李家暉兄弟的生活注人了*初的“開放細胞”和“洋務細胞”。 他們家住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興業里,鄰近亞爾培路(今陜西南路),那正是塵囂萬丈的商業中心,也是上海灘豪門望族的居住地。興業里那條弄堂先后不知走出了多少知名人物。現在香港政府財政長官唐英年先生一家人當年也住在此。 李家暉之所以又姓袁了,是大家族之間豪門聯姻引起的,尤其與段祺瑞家有直接的關系,這里還有段有趣的“奪子大戰”。 李家暉的生父李國源的原配夫人是段祺瑞的大小姐段式萱。段氏生下兩個兒女后,不幾年就因病去世了。李國源又續娶了福建陳家的小姐陳琪玉(陳篆的妹妹),接連生了七個孩子,李家暉排行老五。 按照過去世家舊族的不成文的規矩,李國源雖然后來成了陳家的女婿,但是名分上他仍是段家的大女婿,凡是段家的紅白喜慶等事情,他這個女婿仍是不能少的,而且,陳琪玉也要像段家的女兒一樣,過門后還得去段家請安、拜年,好像是自己的娘家一樣。這樣一來,段家與李家就仍舊走動得勤快。 大約在1935年,段祺瑞的妹妹在合肥過生日,大家都去祝壽,李國源夫婦帶著3歲的李家暉也去了。這期間,段家三小姐段式巽見李家暉長得聰明伶俐,十分喜歡,就提出要帶他去南京自己家玩幾天,李氏夫婦鑒于段三小姐那時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又真心喜歡自己的兒子,沒假思索就同意了。 段家三小姐段式巽嫁的是袁世凱的侄孫袁家鼐,因丈夫性格內向,從不出去工作,全靠吃家當,段三小姐就尤其希望有個男孩子。誰知她將李家暉帶人他們當時在南京的家后,關上門就告訴他,他是袁家的孩子,從此改名叫袁緝輝。3歲的孩子相信了,從此叫她為娘。等到李國源夫婦上門領孩子的時候,段三小姐卻怎么也不肯交還了,聲言:“你們要把他帶回去,先拿手槍把我打死好了!” 段三小姐不是拿手槍嚇唬嚇唬他們的,她還真的玩得起手槍。段祺瑞住在北京“空府”時有一度處境危險,還虧得三小姐日夜持槍守衛在側。陳琪玉沒有思想準備,哪里舍得把親生兒子送給別人?兩個媽媽一時爭得不可開交。僵持中,李國源對妻子講,他們沒有男孩子,喜歡家暉是很自然的,家暉在袁家也不會吃虧的。何況,三妹身體這么弱,待她以后去世了再要回來也不遲……于是李家暉就真的成了袁緝輝了。但是陳琪玉仍是放心不下,在李家暉過10歲生日時,給了他*衷心的祝福,并且設法讓他知道,他的確是李家的孩子…… 也不知李家暉小時候長得到底有多靈氣,弄得兩個媽媽為他的“名分”搶來搶去,真是操碎了心。從此他雖然生活在袁家,但李家的兄弟姐妹仍把他當自家人,相互間時有來往。新中國成立前幾年袁家鼐、段式巽夫婦搬到蘇州去住了幾年,袁緝輝仍在上海讀書,就回到李家住了。在后來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他的親生父母在香港,十分關心在大陸的子女,常給他們郵寄食品,袁緝輝也有一份。直到袁緝輝在復旦大學工作以后,那時袁家父親袁家鼐已經去世了,才又把段氏母親接來,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 段三小姐雖性情剛烈,但喜歡中國古典文學,曾請了晚清時代的舊文人來家講解《左傳》和《聊齋》。尤其喜歡國畫,請了老師汪聲遠教她學石濤的潑墨筆法,所以無論他們家搬到哪里,房間里總有她一張大畫桌。來往的朋友不是前清遺老,就是國學根底很深的老學究。這些對袁緝輝文人氣質的形成,當不乏影響。所以說起家庭出身,別人至多是雙重豪門,而袁緝輝則是李家、袁家、段家,近代中國的頂級三重豪門。 誰知人算不如天算,后來李國源、陳琪玉夫婦分別于1974年和1965年病逝于香港,而段家三小姐段式巽病懨懨的卻活到了1993年,享有92歲高壽,病逝前為上海市文史館館員。到了晚年她的畫已經畫得很不錯了,還常有人來向她索畫。那套著名的“洪憲瓷”(即袁世凱當皇帝時定制的“居仁堂”款七夕圖餐具,共102件,每一件都用紙包好,放在一個專門的大箱子里),*后就
同愛共輝 : 袁緝輝王愛珠執教50年暨金婚鉆石婚紀 念 作者簡介
袁緝輝(李家暉)1932年1月15日生于安徽 主要經歷 1953年復旦大學經濟學系畢業,留校任助教 1955—1956年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班進修 1957年復旦大學馬列主義基礎教研室助教 1960年復旦大學政治學教研室講師、副主任 1964年復旦大學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研究所講師 1980年復旦大學分校(上海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政治系主任、社會學系主任 1985年上海大學教授 1986年上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1993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1997年退休 兼任過的社會職務 中國社會學學會理事 中國老年學學會理事 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專家 上海市老齡問題委員會委員 上海市社會學學會副會長 上海市老年學學會副會長 上海市老齡科研中心老年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上海市老齡科研中心學術委員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