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我是數過一萬朵雪花的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655982
- 條形碼:9787565655982 ; 978-7-5656-559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是數過一萬朵雪花的人 本書特色
《我是數過一萬朵雪花的人》這部詩集,感人*深的還有詩人那顆純潔、透明的童心。蘇聯作家巴烏斯托夫斯基說過:“對生活,對我們周圍一切的詩意的理解,是童年時代給我們的*偉大的饋贈。如果一個人在悠長而嚴肅的歲月中,沒失去這個饋贈,那他就是詩人或者作家。歸根結底,他們之間的差別是微細的。”(《金薔薇》)王國維也說過:“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人間詞話》)這里說的“赤子之心”也就是童心。丹飛*可貴的就是有一顆童心。童心往往是母親賦予的,善感的詩人往往又用這顆童心關照孩子、觀照天地、觀照世相人心。 所謂葆有一顆童心,就是能夠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的人。面對一件東西,成年人是從實用的觀念出發的,就是看它有用還是沒用。而孩子不是看它有用沒用,而是好玩不好玩,這好玩不好玩,其實就是一種審美的角度了。現代畫家豐子愷是一位葆有童心的人,他把女兒阿寶給凳子穿鞋這一場景畫成一幅漫畫,題為《阿寶兩只腳,凳子四只腳》。他的兒子瞻瞻,看見別人騎自行車,很羨慕,便用兩把芭蕉扇一前一后放在胯下,當成自己的自行車。豐子愷見了,感到這也是創造,便畫了另一幅漫畫《瞻瞻的車》。他后來還把這些漫畫編在一起,前面寫了一篇序,稱自己是如同“蜘蛛網落花”一般,把孩子們童年的創造捕捉下來,盡管孩子們能看懂這些畫的時候已不復再是純真的孩子了。丹飛在詩歌創作中所要做的,也正是“蜘蛛網落花”的工作。當然,這種“蜘蛛網落花”的工作,不是誰都能做得來的。一個沉溺于世俗,心如枯井,汩沒天真的人,自然看不到孩子心靈中的世界;丹飛卻始終是把自己看成是孩子隊伍中的一員,善于透過孩子的眼光去觀察,他把孩子們的天真的行動用簡潔的語句寫下來,便成了饒有童真、童趣的詩。 丹飛這本《我是數過一萬朵雪花的人》,多數詩篇是兒童詩。這些詩歌不只是給兒童看的,同樣也適合給成人看。特別是在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當人們陷于世俗之中,不停地追逐功利的時候,如能讀一讀這樣清純的詩,有所感悟,找回自己早已迷失了的童心,那不是人生意外的幸福嗎? ——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前副會長、全國優秀教師、首師大文學院前院長、博導 吳思敬教授 丹飛的詩歌對應著古典、優美與懷想。詩作一個個名目端莊典雅,語詞深情別致,幾乎是唯美的愛情詩和超越性書寫,它們甚至讓人想到這方面詩作的經典。只有在一個關于身體話語和欲望美學得到合法地位的美學時代,我們才能見到丹飛詩歌在同時代人中的獨特性。他既可以借以鄉村的或中國古典的抒情模式,又可以戲劇性地制造生活情境,還可以制造后現代式的話語拼貼,這個聰明的家伙有著自己的“語詞魔方”。 ——文藝學博士、武漢大學名師、著名文藝評論家 榮光啟
我是數過一萬朵雪花的人 內容簡介
你有多久沒有抬頭仰望星空?請相信,會有一首詩陪你雕刻時光。“清華爸爸”開掛斜杠人生,詞人/小說家/編劇/影視IP操盤人/寫作教頭之外,底色是詩人。《我是數過一萬朵雪花的人》收錄丹飛創作的適合孩子們和父母、師長共讀的近百首(組)詩歌佳作,其中包括郁可唯演唱的力作、為他獲得清華大學兩筆獎學金的考場詩作及頭條搶先發售《少年文藝》并獲獎、入典、入考題和教輔的名篇。作者育有一雙可愛的兒女,兒子讀初三,女兒四歲,正是人類很動人的親子情觸發并很終形成這些充滿童趣的詩作。當然,這部詩集中的絕大多數詩篇是為每一個童心洋溢的孩子而寫,這些詩篇在相當多的孩子和家長、教育工作者中間產生了強烈反響。“詩教”是中華民族的很好傳統,詩教發展至今既包含古典詩詞,也包括發軔于“五四運動”的白話詩、新詩。多讀美好的詩歌作品,有助于陶冶孩子的情操,培養孩子的語感,提升共情能力和審美情趣,并直接作用于說話、作文。孩子和師長從丹飛身上還能感受到學霸的另一面,他一路保送,清華十年,年年拿獎學金。其學霸人設一路延續到職場中,職業始終圍繞“內容”,先后從事出版、影視IP、文旅行業,打通內容產業的上、中、下游。他是《明朝那些事兒》《盜墓筆記》《后宮——甄嬛傳》《戒嗔的白粥館》《政協委員》《奔跑吧 兄弟》等數百部圖書的總編輯,是《狼圖騰》動漫游戲全版權資產包的合伙人兼副總,是《甄嬛傳》《傳》《張仲景傳》等近80個影視IP的經紀人,數百個作家、編劇的“教頭”,必要的時候隨時下場親自寫作大綱、人物小傳、起書名、片名、章節名甚至直接動筆寫作正文以為示范。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前副會長、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主任、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前院長、《詩探索》主編吳思敬教授欣然命筆為本書作序《找回自己迷失的童心》,盛贊其乃 “真正意義上的‘教育的詩篇’”。本書還收錄了知名插畫家杜凡的二十余幅精美插畫,將濃得要溢出來的詩意潑灑到畫幅之上。
我是數過一萬朵雪花的人 目錄
找回自己迷失的童心(吳思敬序)
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我看看
一入夜
貼著我的心跳入睡
按游戲規則出牌
我關心那個對天拋擲聲音的孩子
**次踩一千朵雪花
和七月同志聊個天
喊燈
你
SKP速寫
搖籃曲
第二選擇
女兒是我上輩子的
昨夜的雨永遠留在了詩行間
風在風起處叮叮咚咚走動
雖幼稚,是歷史啊
鹡鸰鳥
好吧
薩凡納貓和其他貓
啊嗚樹啊
小說
請司機隨意繞路
遇見蟬
所有好果子都被鳥吃了
沒有風能帶回家
一場大雪
麥地
我是數過一萬朵雪花的人
長的日頭和短的歌(節選)
好物有靜氣
蘋果使用手冊
我們愛其他月都不如愛七月
觀世界
月光打濕童謠
你的紀事
喊風
被七月喊過的疊音詞
說幾句動感情的話
夜張大睡眼
你好嗎
聽鳥
媽媽
進化論
茱莉
八月
陪少年打球
十二歲生日快樂
哥哥的北方
今年再一次為你寫詩
兒子的飛機
月光比我幸福
給未謀面的侄女寫信
命名
你逆行的姿勢很美
遇見
等待觀影
生日快樂,快樂先生
父親的南方
爸爸的兒子
摘星手
小夜曲(節選)
奇觀
跳房子
貓有九命
需要仰頭看你
白雪皚皚
伽瑪的小眼神和一朵一朵的事物
一滴水的下落
ONE TWO THREE FIGHTING
人在他鄉
吃聲音的人
風中有朵魚做的云
我覺得你美好
把羊趕入草海
不要在藝術創作者面前指手畫腳
雪是被我寫下來的
非常喜歡
住在信箱里的人
樂園
抱緊這五千年的記憶
青春作證
我們期待所有響亮的日子
我是數過一萬朵雪花的人 節選
吳思敬序 找回自己迷失的童心 我認識丹飛很晚,只在798郝儷藝術中心的一個畫展上匆匆見過一面。我是在讀了《我是數過一萬朵雪花的人》這部詩集后,才真正認識了這位詩人的。 丹飛是位早熟的詩人。《我是數過一萬朵雪花的人》清晰地展示了丹飛從一個少年詩人,到青年詩人,再到有了一對兒女的中年詩人的創作歷程,在我看來,這部詩集也可稱得上是丹飛的心靈成長史了。 少年時代的丹飛憧憬著“樂園”,他呼喚“請給我憧憬的翅膀和力量/我要像鳥兒一樣自在飛翔”。在青年時代,他“期待所有響亮的日子”,自豪地宣稱“青春可以作證:我們奮斗過/我們青春過/我們存在過/我們榮耀過/我們作為一顆顆耀眼的星座/永遠比肩于宇宙*耀眼的星”。少年壯志,青春活力,放歌理想,憧憬未來,這使丹飛少年與青年時代的詩歌在青少年讀者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丹飛也成了許多青少年心中的偶像。 不過,丹飛并沒有陶醉于自己青春寫作的成就。在*新編定的《我是數過一萬朵雪花的人》這部詩集中,丹飛的青春寫作只保留了有代表性的幾首,詩集的主體,則是丹飛已為人父,進入中年的作品。此時的丹飛,才華不減,詩情依舊,但他的意象的選擇、表情的方式,卻與青春寫作時期有了明顯的不同。在青春寫作時代,丹飛用燃燒的生命迸發激情,他的詩歌話語是熱烈的,昂揚的,奔放的。但是,當丹飛步入社會多年,有了豐富的閱歷,有了一兒一女之后,他的情感方式則變得內斂了,祥和了,厚重了,如同冬日室內的炭火,徐徐地卻又不斷地釋放著溫暖。 打開《我是數過一萬朵雪花的人》這部詩集,讓我感受*深的是愛,是一種發自內心、深入骨髓的父愛。父愛與母愛一樣,是血濃于水的,是基于人的本性的,是不求回報的。幼年的冰心曾問她的母親,你為什么這樣愛我呀?母親回答,不為什么,因為你是我的女兒呀!丹飛在這部詩集表現的對兒女的愛,也與冰心一樣,是由衷的,沒有什么道理可講的。正如他所言:“女兒是我上輩子的癢/也是癮也是債/也是藥也是神。”(《女兒是我上輩子的》)兒女改變了他的情感生活,改變了他的生活方式:在女兒睡覺之前,他低聲地唱起了搖籃曲:“睡吧睡吧我親愛的寶貝/鳥兒已歸巢云兒睡著了/你看那太陽變成了月亮/星星的眼睛她眨呀眨呀眨。”(《搖籃曲》)等女兒入睡后,他“才會虔誠上床/悄悄躺在她的胖腳邊/供她在夢里墊腳。”(《按游戲規則出牌》)當然,更重要的,孩子的誕生,改變了他對世界的認知: 有你之前 時間不好打發 看云起 看花開 漫長的留白 總被誤認成詩意 有你之后 一天變得很短 看你耍賴 看你笑出我從來沒有看過的樣子 你也看云 你也摘花 從來沒有一個人這么認真對待一朵花 只是在你手中 我才聞到花香 (《說幾句動感情的話》) 詩中寫的是有了女兒前后的心態的變化,一朵花只有到了女兒手里,才聞到花香,是女兒給了他這種獨特的感覺能力。 一般來說,父愛是內斂的,含蓄的,更著眼于孩子長遠的未來,有時未免嚴肅有余而親切不足。難得的是,丹飛對子女的態度,是平等的,親昵的,他的詩不是擺出家長的姿態,以教訓的口吻寫的“誡子書”,而是以平等的身份與孩子真誠地對話。當女兒用紫粉藍三色涂畫的時候,媽媽剛要開口指點,丹飛說“不要在藝術創作者面前指手畫腳”,這也正是女兒的心里話:“媽媽不要說,我會畫。”在《我覺得你美好》一詩中,丹飛表現了不同于一般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而是要“讓你盡可能久地釋放天性/因為當你進入任何課堂/他們有一萬種方法妄想讓你和別的孩子雷同/……我覺得你美好/僅僅因為你是你”。順應孩子的天性,讓孩子自由地成長為不同于他人的一個獨特的個體,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的詩篇”,體現的是對孩子的尊重和大愛。 《我是數過一萬朵雪花的人》這部詩集,感人*深的還有詩人那顆純潔、透明的童心。蘇聯作家巴烏斯托夫斯基說過:“對生活,對我們周圍一切的詩意的理解,是童年時代給我們的*偉大的饋贈。如果一個人在悠長而嚴肅的歲月中,沒失去這個饋贈,那他就是詩人或者作家。歸根結底,他們之間的差別是微細的。”(《金薔薇》)王國維也說過:“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人間詞話》)這里說的“赤子之心”也就是童心。丹飛*可貴的就是有一顆童心,這顆童心是母親賦予的,他又用這顆童心關照他的兒女。他始終記得小時候,“如果我摔一跤/母親必須拿上鋤頭/我在哪兒跌倒/她就照那塊地皮/狠狠剜幾鋤”。多少年過去了,當兒子摔一跤,他不僅會對兒子說:男子漢,自己爬起來!而且還要“重復母親當年的動作/不同的是改用腳跺”。(《雖幼稚,是歷史啊》) 所謂葆有一顆童心,就是能夠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的人。面對一件東西,成年人是從實用的觀念出發的,就是看它有用還是沒用。而孩子不是看它有用沒用,而是好玩不好玩,這好玩不好玩,其實就是一種審美的角度了。現代畫家豐子愷是一位葆有童心的人。一次,他的女兒阿寶,把自己的小鞋給凳子穿上,媽媽見了一把把她抓起來,怪她弄臟了鞋;豐子愷勸夫人不要這樣,孩子是在創造啊。他把阿寶給凳子穿鞋這一場景畫成一幅漫畫,題為《阿寶兩只腳,凳子四只腳》。他的兒子瞻瞻,看見別人騎自行車,很羨慕,便用兩把芭蕉扇一前一后放在胯下,當成自己的自行車。豐子愷見了,感到這也是創造,便畫了另一幅漫畫《瞻瞻的車》。他后來還把這些漫畫編在一起,前面寫了一篇序,稱自己是如同“蜘蛛網落花”一般,把孩子們童年的創造捕捉下來,盡管孩子們能看懂這些畫的時候已不復再是純真的孩子了。丹飛在詩歌創作中所要做的,也正是“蜘蛛網落花”的工作。當然,這種“蜘蛛網落花”的工作,不是誰都能做得來的。一個沉溺于世俗,心如枯井,汩沒天真的人,自然看不到孩子心靈中的世界;丹飛卻始終是把自己看成是孩子隊伍中的一員,善于透過孩子的眼光去觀察,他把孩子們的天真的行動用簡潔的語句寫下來,便成了饒有童真、童趣的詩。孩子免不了會大喊大叫,一般人習以為常,也許不太介意,丹飛卻稱之為“對天拋擲聲音”,并由此展開想象:“我關心那個對天拋擲聲音的孩子/拋得遠些/掛在中天就是太陽/掛在夢里就是月亮/拋得近些/掛在樹梢坐巢/成為給風色定調的飛鳥。”(《我關心那個對天拋擲聲音的孩子》)女兒磨著要買魚,養了多日,魚死了,順著抽水馬桶沖走,父親說哄女兒說,魚是騎著馬桶的抽水聲去大海了,可大海實在太遠了,于是“我指給你看天上/風從我們的指尖開始上升/摩天接云/你說呀風中有朵魚做的云”,正是丹飛借女兒之口說的這句極富想象力的話,構成了《風中有朵魚做的云》這首詩的詩眼。 丹飛這本《我是數過一萬朵雪花的人》,多數詩篇是兒童詩。這些詩歌不只是給兒童看的,同樣也適合給成人看。特別是在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當人們陷于世俗之中,不停地追逐功利的時候,如能讀一讀這樣清純的詩,有所感悟,找回自己早已迷失了的童心,那不是人生意外的幸福嗎? 吳思敬 2020年4月30日 吳思敬,著名詩歌評論家、理論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作家協會理事,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詩探索》主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主任,曾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1年8月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1年9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1 當哥哥 年紀還小的時候 他說要給爸爸找幾個女朋友 因為爸爸那個冬天一個女朋友都沒有 爸爸五月在清華放第五個紀錄片 引發幾十次笑聲 哥哥這句話引發的笑聲*響 2 七月 **次見蝸牛 和**次見東奔西走的風、雪、艷陽、月光和爸爸需要查問才叫得上名的鳥一樣驚奇 爸爸把七月的笑聲命名為及物笑聲 3 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蝸牛已經很大了 它慢慢爬 等著世界長大 長高 變漂亮 世界問蝸牛變漂亮了可不可以不上學 蝸牛思考了一天 再用三天回答 **天答不 第二天答可 第三天答說 4 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我已經做了爸爸 我看看 你學會搬把凳子增髙 自己刷牙洗臉 ——必須對著鏡子 你喜歡看鏡子里我們如出一轍的笑臉 你會說的話不多不少 詩意由此從語義邊緣滴了出來 你說不要爸爸睡 不要爸爸看 當然你*喜歡說我看看 你愛逛街 你說看看 直到一件心水之物粘牢你的小胖手 你甩都甩不掉 昨天夜間你拍醒我 你拉開冰箱門說看看 我和你一起站在打開的冰箱前面 我說爸爸陪你一起好好看看 一入夜 一入夜我就變得內心澄澈 比折起歌聲的大海澄澈 比無在無不在的念澄澈 神自神跡下到塵際 與一朵云卷云舒耳語 與一只突然出現的鳥分割的天空耳語 需要有一些時刻什么都不做 不陷入回憶 不刻意張望 不假裝執著 那天我從西藏南路折向淮海中路 邁果的音樂有點野 風中的長腿有點涼 七月在我懷里抱以好奇和不知所以 只有我和*近的燈火 她知道只有我們和即將入手的物事與她有關 此刻的夜屬于瑞陽下的一盞茶 我聽到七月夢里的啼聲 喊我或喊驚奇的星空 貼著我的心跳入睡 謝謝你貼著我的心跳入睡 離胸口往左一點 就枕在我微微隆起一個饅頭的左乳上 你怎么掩藏得住狡猾的眼風 你幾次想吃一口都放棄了 因為怕羞 因為知道結果 你太知道在我們面前可以袒露*美的一面 比如探腳溜下床搖動企鵝步 比如指使我摘天臺上*紅的薔薇 你和我一樣善待好物 你的方式是化朵成瓣 比如允準或躲開我們需求無度的索吻 爭寵 比你更孩子氣 *丑的一面 我認真地想了一首詩的時間 想到的只是美 你的發音是茱莉 重音在前 拖俏皮上揚的尾音 你的發音是我前世的情人 我在前一世得積了多少福 說了多少句要有光 才配享此世的恩與 頭頂星光響亮 每一盞迷途的燈火都找到了歸途 你才不管 你只管貼著我的心跳入睡 離胸口往左一點 就枕在我微微隆起一個饅頭的左乳上 直到你的心跳與我的心跳同步 你在夢里叫了一聲爸爸 按游戲規則出牌 七月睡前例來書房 推門 咚咚咚 走到書桌側面 仰頭剛好可以笑臉照我的笑臉 七月揚胖小手 我揚大手 今天我突發奇想想早睡 七月生氣了 知道我決定退回書房加班才燦笑 揚胖小手和我揚起的大手拜拜 我喜歡這個按游戲規則出牌的人 等她美美地橫著入夢 我才會虔誠上床 悄悄躺在她的胖腳邊 供她在夢里墊腳 我關心那個對天拋擲聲音的孩子 每一片藍天下都有人往天上拋帽子 那些扭曲身形的帽子 一度心猿意馬 一度失重 *終落回他們青青黃黃的頭上 他們怎么沒想到跑去地球另一邊往下拋 我關心那個對天拋擲聲音的孩子 拋得遠些 掛在中天就是太陽 掛在夢里就是月亮 拋得近些 掛在樹梢坐巢 成為給風色定調的飛鳥 旅人一路走一路釀造情緒 兩捧情緒 傾瀉在故事的腹原和腋下 重量剛剛好 仰頭挑起啟明星 **片雪花壓彎視線 **次踩一千朵雪花 **次踩一千朵雪花 一萬朵雪花 七月有點下不去腳 好比是打開心愛的糖果 不忍咬下**口 **次踩一千朵雪花 嘎吱嘎吱 一百朵雪花消失在矮下的厚度里 一百朵雪花從遙遠的詩行出走 落在七月才喜歡一直戴著的帽子上 落在爸爸有點兒奇怪的帽子上 圍巾上 落在爸爸和一張沙發一樣寬的肩膀上 落在我們哈出的白汽上和說的話上 **次踩一千朵雪花 你怎么就那么確定踩的是一千朵 不是一千零一朵 也不是九百九十九朵 昨夜的雨永遠留在了詩行間 昨夜的雨永遠留在了詩行間 它已打不濕今夜的花地 唯有月亮被我的詩句撞彎了 它圍攏的掌心接住的雨絲 懂雨的人 遠在地球 也感到了雨意 風在風起處叮叮咚咚走動 風在風起處叮叮咚咚走動 我的里面有一個我 一個造夢師 當你說拾光 墮入光的背面 唯有水能淹沒水 同樣的 唯有以玫瑰之名行世的玫瑰深知 唯有愛能抵抗愛 風在風行處叮叮咚咚走動 你的里面有一個你 一個我造的夢 當我說要有光 你知道我想到了你 唯有盛開能承受盛開 同樣的 唯有我懷里的太陽 長出青青的麥芒 唯有故事短娩出故事長 風在風止處叮叮咚咚走動 走累了它就不走了 雖幼稚,是歷史啊 我小時候吃飯 吃一口 得補上虧空 所以我吃完一餐飯 再往我的碗里夾一根菜 就像西西弗斯往山上推石頭 如果我摔一跤 母親必須拿上鋤頭 我在哪兒跌倒 她就照那塊地皮 狠狠剜幾鋤 幼稚是會遺傳的 小胖摔一跤 我說男子漢 自己爬起來 七月摔一跤 不消我說 自己爬起來 我當然要重復母親當年的動作 不同的是我改用腳跺 多少年后他們也會不意間回憶起當時的幼稚 對我抱以寬懷 和想念 小說 院子里有株柿子樹 時令還早 青綠的果子離金色的果香還有一場霜降的距離 如果聽見心里的光 兩顆相鄰的青果驚得撞到一起 發出“叮”的一聲脆響 這一句半來自我新寫的小說 沒有風能帶回家 一片云與另一片云產生疊合 那是她們在握手 以身體相楔的方式擁抱 世界真小 上一次她們還是以風的形式相見 帶著鳥的記憶 她們擁抱 再也無法將一陣風從另一陣風中剝離出來 懷念鳥語的日子 空氣被綠意打得透濕 是的,沒有風能帶回家 鳥也不能 唯有云影印在我被鳥語和風語密談過的窗口 聽胸間堆起一層層云意 一場大雪 打谷場也是打麥場 也是打大豆場 也是打芝麻綠豆場 需要石碾 需要老子騎過的青牛 將春天壓九遍 就到了夏天 將夏天壓九遍 到不了秋天 將秋天壓九遍 收獲一掌六角雪 和光同塵 分子狀態的下落被一行詩截住 一揚場的秸桿 豆香豆香的 麥香麥香的 一場大雪將打麥場和喑暗罩住 石碾牽引青牛步出敘事之外 百無聊賴的鳥 守在地頭 觀察麥秸抽穗的過程 像經歷了一生 麥地 稻田不可能被人說成稻地 哪怕旱稻植根于旱地 僅僅是音節上更悅耳 或者說口感更好 麥地被說成麥田 必須被夏陽照拂過 畫者用水彩 夏陽用光彩 將麥穗暈開半透明至透明 色序分明 透過麥粒的間隙 逆陽 可以看見一只只陽光撲扇翅膀 翅膀毛絨絨的 我分不清手心的癢 到底來自麥芒還是陽光的翅膀 而此刻落起一陣春雨 雨絲下指 麥苗上指 我分不清細雨和麥苗 哪一個更尖銳 我是數過一萬朵雪花的人 落雪的看客比落葉的看客更快接近哲學 數到一百朵雪花落地 也不見積雪 我是數過一萬朵雪花的人 我數那些晶瑩的跌落 多少朵完整保持了六瓣 風和我一樣 假裝不知那些透明的心碎 比深更深 擊中某一截往事 長的日頭和短的歌(節選) 1 小時候我也放牛 放牛歸山 青牛與黑牛對眼 與黃牛咬耳朵 甩一下牛鞭 就是一行田園詩
我是數過一萬朵雪花的人 作者簡介
丹飛,小升初、高考、雙學位、碩士皆為保送,清華為學十年,水工建筑、法學、心理學、傳播學、文學多學科背景,干訓班成員,曾任《清華文刊》社社長、水木清華BBS詩歌版版主,獲獲“北京地區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市三好學生榮譽稱號,《少年文藝》“少年創作獎”、“荷塘杯”寫作獎、《中國日報》21ST CENTURY詩歌獎、《科技與出版》等核心期刊征文一等獎、高影響力論文獎、文化企業最佳出版項目獎等獎項及清華大學綜合優秀、學業優秀、張光斗、余景山、香港清華校友等多種獎學金。作品見于《詩刊》《詩探索》《詩歌月刊》《揚子江詩刊》《山花》《作品》《芳草》《廣州文藝》《兒童文學》《光明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等媒體,部分作品由“中國游戲音樂第一人”羅曉音,著名吉他手、影視音樂人撈仔,森蘭FIND流行音樂總監張凱,國家音樂產業促進會副會長及星海音樂學院作曲系、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主任吳粵北教授譜曲,郁可唯等明星演唱,被用作吉林省中考作文題、人教版和蘇教版教輔、多地高考模擬考作文試題,入選《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中國童話年選》及多種權威詩歌選本。創作有《翻譯家》《大唐懸鏡錄》等影視劇本。曾出版詩集《五月的流響》(作家出版社1999)、《那時美麗女子》(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小說集《下一站愛情左轉》(貝塔斯曼亞洲出版公司/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4),懸疑故事、數學故事、名人傳記等六部少兒讀物(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2004首版,多次加印、再版),合譯約翰·班維爾《海》(貝塔斯曼亞洲出版公司/作家出版社2007)及文潔華廣西師大版、北大版、香港中華書局版三部論文集。編選有《清華九十年美文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及《吹燈錄》《歷史中國》《很多愛:說出來已是淚流滿面》等圖書或叢書,掛名《盛開》系列、《知道點》系列、譯林出版社世界名著名譯文庫主編或編委。本書為作者公開出版的第三部詩集。廣東衛視拍攝有以丹飛為傳主的《中國父親》《有一種青春叫丹飛》等五部紀錄片,獲中國電視紀錄片短片十優作品獎、歐洲電影節“中國銀幕”特別獎·導演獎,入選“中華之美”海外傳播計劃。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