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外國文學名著叢書一生/外國文學名著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66152
- 條形碼:9787020166152 ; 978-7-02-016615-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外國文學名著叢書一生/外國文學名著叢書 本書特色
短篇小說之王的**部長篇。 茅盾推薦中國讀者必讀的37部世界名著之一,入選日本城冢登等學者開列的世界優秀古典名著書目。 出版說明 人民文學出版社自一九五一年成立起,就承擔起向中國讀者介紹優秀外國文學作品的重任。一九五八年,中宣部指示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籌組編委會,組織朱光潛、馮至、戈寶權、葉水夫等三十余位外國文學權威專家,編選三套叢書——“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叢書”“外國古典文藝理論叢書”“外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 人民文學出版社與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根據“一流的原著、一流的譯本、一流的譯者”的原則進行翻譯和出版工作。一九六四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成立,是中國外國文學的*高研究機構。一九七八年,“外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更名為“外國文學名著叢書”,至二〇〇〇年完成。這是新中國**套系統介紹外國文學作品的大型叢書,是外國文學名著翻譯的奠基性工程,其作品之多、質量之精、跨度之大,至今仍是中國外國文學出版史上之*,體現了中國外國文學研究界、翻譯界和出版界的*高水平。 歷經半個多世紀,“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在中國讀者中依然以系統性、權威性與普及性著稱,但由于時代久遠,許多圖書在市場上已難見蹤影,甚至成為收藏對象,稀缺品種更是一書難求。在中國讀者閱讀力持續增強的二十一世紀,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空前頻繁的新時代,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文學出版社決定再度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合作,以“網羅精品,格高意遠,本色傳承”為出發點,優中選優,推陳出新,出版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 值此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面世之際,人民文學出版社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謹向為本叢書做出卓越貢獻的翻譯家們和熱愛外國文學名著的廣大讀者致以崇高敬意! “外國文學名著叢書”編委會 二〇一九年三月
外國文學名著叢書一生/外國文學名著叢書 內容簡介
《一生》(1883)是莫泊桑對長篇小說的初次嘗試,這部小說試圖通過一個女子平凡而辛酸的身世來剖析和探索人生。故事平鋪直敘,絲毫沒有剪裁的痕跡,卻充分發揮了作者在“白描”技巧上的特長,使小說達到了“以單純的真實來感動人心”的藝術效果。加之作者善于運用富有鄉土味的優美散文,展示他很熟悉的諾曼底傍海村莊的迷人景色和人情風俗,更增添了小說的魅力。
外國文學名著叢書一生/外國文學名著叢書 目錄
外國文學名著叢書一生/外國文學名著叢書 節選
一 約娜收拾好行裝以后,走到窗子跟前,但雨還是下個不停。 一整夜,暴雨嘩啦嘩啦地打在玻璃窗和屋頂上。低沉的、蓄著雨的天空仿佛裂了縫,把水傾瀉到大地上,使泥土變成稠漿,糖一般地溶化了。吹過一陣陣悶熱的暴風。行人絕跡的街道上,陰溝像泛濫了的小溪,發出潺潺的水流聲。街道兩旁的房屋海綿似的吸收著水分,濕氣滲入內部,從底層到頂樓,墻上全是那么濕漉漉的。 從清早起,約娜觀望天色,該有百來次了。她是昨天剛從修道院回家的,以后可以長此自由下去了。她準備要享受一番向往已久的人生的百般幸福,現在她所擔心的是,天氣要不放晴,她父親肯不肯動身。 約娜發現自己忘了把日歷放在手提包里。她從墻上把一個小小的月份牌摘了下來,月份牌上花邊中間有用金字印成的一八一九年這個年份的日期。她拿起鉛筆,劃掉前面的四欄和每一個圣名,一直劃到五月二日,也就是她離開修道院的這一天。 “小約娜!”有人在房門口叫她的名字。 約娜回答說:“爸爸,進來吧!”她父親就走進她的房間來了。 這就是勒培奇·德沃男爵,名字叫西蒙·雅克。男爵屬于上一世紀的貴族,心地善良,但有些古怪脾氣。他非常崇拜盧梭,熱愛大自然、原野、樹林和動物。 身為貴族,男爵對一七九三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資產階級左翼雅各賓黨人開始專政的一年,也是國王路易十六夫婦被人民送上斷頭臺的一年。所發生的事件本能地懷有反感;但他那哲人的氣質和所受的非正統的教育,使他痛恨暴政,當然這種痛恨也就只限于無關痛癢地發發牢騷而已。 秉性善良是男爵*大的優點,也是他*大的弱點。這種善良,不論為愛憐,為施舍,為擁抱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一種造物主式的善良,佛光普照,來者不拒,仿佛出于意志的遲鈍和魄力不足,幾乎像是一種毛病。 男爵是一個理論家,因此他為女兒的教育想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希望使她成為一個幸福、善良、正直而溫柔多情的女性。 約娜在家里一直住到十二歲。然后,盡管做娘的哭哭啼啼,父親還是把她送進圣心修道院去寄宿了。 他讓她在那里過嚴格的幽禁生活,和外界隔絕起來,不使她知道人世間的一切。他希望在她十七歲上把她接回來時仍然是童貞無邪,然后由他自己詩意地來灌輸給她人世的常情,在田園生活中,在豐饒和肥沃的大地上來啟發她的性靈,利用通過觀察動物的相親相愛和依戀不舍來向她揭示生命和諧的法則。 如今她從修道院回來了,喜氣洋洋,精力充沛,急想嘗一嘗人生的幸福和歡樂,以及種種甜蜜的奇遇,這一切都是她在修道院閑愁無聊的白日里,在漫漫的長夜里,在孤獨的幻想中一再在心頭出現過的。 她長得教人想起韋洛內茲十六世紀意大利的名畫家。的一幅肖像畫:閃閃發亮的鮮栗色的頭發,仿佛使她的皮膚顯得更為光彩,這是生長在貴族家庭里的人所特有的一種白凈而紅潤的皮膚,在陽光的撫弄下,隱約可以分辨出在皮膚上還蒙著一層細絨般的汗毛。眼睛是暗藍色的,就像荷蘭小瓷人的眼睛一樣。 她在左鼻翅上有一粒小黑痣,右頰上也有一粒,還有幾根初看時分辨不出的和皮膚同一顏色的汗毛。她身材修長,胸部豐滿,腰身顯出柔美的曲線。她說話時清脆的嗓門有時顯得太尖,但是她爽朗的笑聲可以教她周圍的人們都感染快樂。她常有這種習慣性的動作:把雙手舉到鬢角邊,像是要掠平她的頭發。 看見她父親進來,她迎過去抱住他,吻著他,叫道:“到底走不走呢?” 他微笑了,擺動著他那留得很長的蒼蒼白發,一面伸手指著窗外說: “你說這樣的天氣怎么能動身呢?” 然而她撒著嬌,甜蜜蜜地央求他: “啊!爸爸,我求求您,我們走吧!到下午天一定會晴的。” “但你母親可絕對不會答應呀!” “行!我擔保她會答應的,我去跟她講就是啦。” “好吧,你要能說服你母親,我這方面就不成問題。” 她連忙奔向男爵夫人的臥室,因為她等候這動身的一天,早等得愈來愈不耐煩了。 自從她進圣心修道院以后,她沒有離開過盧昂,因為不到一定年齡,她父親不放心她享受任何娛樂。只有過兩次把她帶到巴黎去,每次住了半個月,但巴黎也是一個城市,而她所向往的卻是鄉村。 現在她就要到白楊山莊去過夏天,這個古老的莊園是他們家的產業,房子造在意埠附近的高巖上。她相信這種在海邊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一定是其樂無窮的。而且,莊園的這份產業早已決定是留給她的,等她結婚以后她就要在那里長住下去。 可恨這場大雨從昨夜下起,片刻不停,這真是她一生中**次遇到的*倒霉的事情。 可是才過了三分鐘,她就從她母親的臥室沖出來了,滿屋子都聽得見她的叫聲:“爸爸,爸爸,媽媽答應了;快備車吧!” 雨仍然嘩啦嘩啦地下個不停。而當那輛四輪馬車到門口時,雨反而下得更大了。 約娜正要上車時,男爵夫人才從樓梯上被攙下來,一手是她丈夫扶著,另一手是一個高個兒的使女,這位姑娘結實矯健得像一個小伙子。她是諾曼底省格沃地方的人,年紀至多才十八歲,不過看去少說也像有二十歲了。這一家人拿她當第二個女兒看待,因為她媽媽原先是約娜的奶媽,這樣她和約娜就成了同奶姊妹。她的名字叫蘿莎麗。 蘿莎麗主要的職務是攙扶她的女主人走路,因為近幾年來男爵夫人由于害了心臟擴大癥,身體變得異常肥胖,她時刻都為這個叫苦。 男爵夫人步行到這所古老的府邸的臺階前,已經氣喘得厲害,她望一望院子里滿處淌著水,嘆氣說:“這真是不講道理。” 男爵始終堆著微笑,答道:“這可是您自己拿的主意,阿黛萊德夫人。” 由于她有阿黛萊德這么一個華貴的名字,她丈夫一叫她時,便總要帶上“夫人”這個稱呼,表示尊敬,其實卻是含有幾分譏笑的意味。 男爵夫人又向前走了幾步,很吃力地上了車子,把車身的彈簧壓得咯吱咯吱地響。男爵坐在她身旁,約娜和蘿莎麗坐在對面的板凳上,背向著馬。 廚娘呂迪芬抱來幾件外套,蓋在他們的膝頭上,又拿來兩個筐子,塞到他們腿底下;然后自己爬上車,坐在西蒙老爹身邊的座位上,用一塊大氈子裹住了全身。門房夫婦走過來關上車門,向全家鞠躬告別;行李是隨后另用兩輪車送的,主人為這事又向他倆叮囑了一番,全家這才起程。 馬車夫西蒙老爹在雨下低著頭,弓著背,縮在三幅披肩的長外套里,看也看不見了。呼嘯的暴風雨吹打著車窗,路面淹沒在雨水中。 兩匹馬拖著那輛四輪馬車快步沿著河岸馳去,趕過一排排的大船。船上的桅桿、帆架和網繩像落了葉子的光禿禿的樹木一樣凄然挺立在濕漉漉的天空里。然后馬車轉入漫長的里節臺山的林蔭大道。 不久車子穿過一片一片的牧野;偶爾一株被淹的垂柳,枝葉像尸體那樣無力地垂著,從雨水迷茫中顯露出它那沉重的神態。馬蹄在路上嗒嗒地響著,四個車輪濺起成團的泥漿。 車上誰也沒有說話;旅人的心情也和大地一樣,仿佛是濕漉漉的。男爵夫人仰著腦袋,合上了眼皮,把頭靠在車廂上。男爵凄然望著雨中田野憂郁的景色。蘿莎麗膝頭上擱著一個包,像鄉下老百姓常有的那樣,在那里兀然出神。獨有約娜,在這種溫暖的下雨天,仿佛剛從緊閉的室內被移到露天的一棵植物,覺得自己又復活了;她那濃厚的興致,像是密集的枝葉,把她的心和憂愁隔絕開了。雖然她也默不作聲,但心里卻想歌唱,恨不得把手伸到窗外接一點雨水來喝;她欣賞馬兒載著她飛奔,她觀望沿路凄涼的景色,而感到自己安穩地坐在車中,傾盆大雨,淋不到她,心里真是快活極了。 在滂沱大雨下,兩匹馬兒發亮的臀部上冒出一陣陣的熱氣來。 男爵夫人漸漸睡熟了。六股梳理得很整齊的下垂的發鬈,像框子似的圍住她的臉龐,臉龐慢慢沉下來,綿軟軟地被托住在脖子下三道厚厚的肉褶上,脖子*靠下的幾道褶裥已經和汪洋大海似的胸部連接在一起了。每呼吸一次,她的腦袋昂起來,然后又垂下去;兩個腮幫子都鼓著,同時從半開的嘴唇縫里呼嚕呼嚕地發出熱鬧的鼾聲。她丈夫向她偏過身子去,輕輕地把一個皮制的小錢包放到她交搭在肥大肚皮上的雙手里。 這一觸動把她驚醒了;她以人們在瞌睡中突然被驚醒時的那種發呆的神色,看了看這個錢包。錢包掉下去,散開了。金幣和鈔票嘩啦一下撒了滿車。這時候她才完全清醒;她女兒樂得哈哈大笑。
外國文學名著叢書一生/外國文學名著叢書 作者簡介
莫泊桑( l850—1893 ),十九世紀后半葉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和短篇小說家、自然主義文學流派的杰出代表,曾師從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一生創作了六部長篇小說、三百五十多篇中短篇小說和三部游記。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與契訶夫和歐·亨利并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 譯者簡介: 盛澄華( 1912—1970 ),浙江蕭山人。先后就讀于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1935年赴法國巴黎大學文學院深造。1940年回國。先后在西北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任教。主要論著有《論紀德》《新法蘭西評論與法國現代文學》;譯作有紀德的《偽幣制造者》《地糧》,莫泊桑的《一生》等。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