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現代戲劇精神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231537
- 條形碼:9787305231537 ; 978-7-305-2315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現代戲劇精神 內容簡介
本書是胡星亮教授的個人學術論文自選集, 通過梳理中國現代戲劇與百年中國文學的關系, 來探討中國新文學發生發展的軌跡和規律。
中國現代戲劇精神 目錄
中國戲劇理論的現代建構
一、中國戲劇理論“走向現代”的艱難歷程
二、人學戲劇:戲劇理論現代建構的核心理念
三、中國戲劇理論現代建構的主要維度
四、多元現代化與“中國戲劇之現代性
五、中國經驗、世界視野與民族傳統
《新青年》雜志批判舊劇功過平議
一、《新青年》批判舊劇與百年爭議
二、《新青年》批判舊劇著重批判什么
三、《新青年》為什么要批判舊劇
四、如何評價《新青年》批判舊劇
“國劇運動”的理論探討
一、戲劇需世界性亦需民族性
二、“舊戲當然有它獨具的價值
三、立足自我創造民族話劇
四、”國劇“理論的價值及影響
戲劇史論
二十世紀中國戲劇思潮論
一、戲劇思潮與中國現代戲劇的發展
一、一十世紀中國戲劇思潮演進趨向
三、關于戲劇現代化和民族化的思考
中國話劇與民族戲曲傳統
一、現代戲劇:現代化和傳統
一、一十世紀世界戲劇:反傳統與復歸傳統
三、二十世紀中國話劇:由反傳統而趨向傳統
四、話劇民族化:民族話劇的現代化創建
二十世紀中國戲曲的現代化探索
一、在時代震蕩下艱難起步
二、”利用舊形式“與”舊瓶裝新酒
三、“三并舉”和戲曲現代戲
四、危機聲中的探索與變革
五、“百花齊放,推陳出新
二十世紀后半葉中外戲劇關系研究
……
中外戲劇比較
戲劇家研究
中國現代戲劇精神 節選
《中國現代戲劇精神》: 20世紀中國戲劇思潮的現代化與民族化,首先是從現代化邁開前進步伐的。在世紀之交的“戲曲改良”與“新劇革命”思潮中,人們就已經可以隱約聽到其腳步聲響。正是西方現代戲劇觀念的譯介及其影響,才使得戲曲家能夠從民族精神、創造意識和世界眼光出發去變革戲曲,使戲曲藝術走進文學殿堂,并且能突破傳統、開創新聲;才使得于民族革命浪潮中誕生的新劇,在與時代的擁抱中,開辟20世紀中國戲劇的新風。當然也應該看到,“戲曲改良”和“新劇革命”在中國戲劇從古典向現代的過渡中,某些舊的東西的影響仍是根深蒂固的。這就使其形成一種新舊雜陳的形態,在相當程度上滯緩了其現代化的步伐。 中國戲劇發展到“五四”前后,出現前所未有的內外交困:一方面是古典戲曲的衰微、時裝新戲的失敗和文明戲(即新劇)的墮落,戲劇難以真實、深刻地表現社會人生;另一方面則是西方戲劇借著堅船利炮進入中國,它似狂濤怒浪將中國戲劇傳統撞裂擊碎。這種“內外交困”的尷尬將中國戲劇再次推向變革的前路。因為中國戲劇只有再行創造,才能承擔歷史所賦予的社會使命,也才能走出國門與世界對話。《新青年》派正是在如此時代精神的感召下,以其對傳統舊戲的激烈批判和對歐美話劇的推崇譯介.將中國戲劇推向世界戲劇大潮。這使中國戲劇頓時充滿生機活力,短短數年間便錯綜地敷演出歐美戲劇數百年曲折發展的奇麗景觀,現實主義、浪漫主義、新浪漫主義等思潮奔騰洶涌,中國戲劇從未有過這般絢麗多彩!即便是國劇運動對話劇與戲曲發展的新思索,也同樣表現出歐美現代意識的強烈滲透和歐美現代戲劇的深刻影響。它們都不再是中國傳統戲劇內部結構的補修調整,而是自覺地借鑒歐美近現代話劇以創建嶄新的民族戲劇,或是自覺地汲取歐美戲劇藝術以對中國傳統戲曲進行變革。在中外戲劇的激烈碰撞中,中國戲劇正在迅速地走向現代化。 從30年代初到70年代中后期,中國戲劇思潮的發展又呈現出新的特色:注重民族化的創造。歷史在其每個時期都有它急需解決的迫切任務。如果說20年代中國戲劇的發展是急需借鑒外來的東西以加速其現代化步伐,那么中國戲劇發展到這個時期,在現代化前提下強調戲劇的民族化,又成為時代發展的急需。這是因為隨著中國革命的深入發展,現實需要戲劇與時代同命運共患難,乃至要建立民眾自身的階級的戲劇,因而普羅戲劇影響廣泛;而尖銳的民族矛盾激發起戲劇家強烈的民族意識與民族情感,激烈的現實斗爭需要戲劇走向民眾去為民族解放搖旗吶喊,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又要求戲劇描寫其生活并為他們所喜愛。因此,話劇民族化使其成為中國民眾喜聞樂見、具有濃郁民族氣派的戲劇藝術,戲曲現代化使其在獨特的民族色彩中能表現時代的精神,創建民族新歌劇使其能以中國民眾所喜愛的形式去表現現實斗爭,以及借鑒斯坦尼體系以創建中國話劇自己的民族演劇體系,這些問題又都尖銳地擺在戲劇家的面前。戲劇家的艱辛實踐,加速了中國現代戲劇的民族化進程。 新時期中國戲劇思潮的發展,其*大的刺激力與推動力:一是改革開放使得西風再次東漸;二是戲劇危機日益嚴重迫使戲劇家人心思變。戲劇家就中國戲劇的現代化與民族化,進行了新的探索。這次探索與20年代戲劇思潮的發展頗為相似,但又有其新的特點。它不再是歐美現代戲劇的單純譯介與借鑒,民族戲曲藝術的繼承也同樣引起戲劇家高度的重視。近一個世紀以來中國戲劇的曲折發展,使人們對戲劇的現代化與民族化問題有了新的認識,懂得在傳統與現代、話劇與戲曲、借鑒與繼承、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以及戲劇的社會審美與藝術審美之間,有著深刻的、辯證的關系。因此,從戲劇觀論爭開始,到現實主義的復歸與深化、探索戲劇的探索和嘗試新的演劇體系,戲劇家都能自覺地融合西方現代派戲劇和民族戲曲藝術進行新的創造。這種新的探索與拓展,將20世紀中國戲劇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
中國現代戲劇精神 作者簡介
胡星亮,現為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戲劇戲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并任中國話劇研究會常務理事、秘書長。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戲劇、中外比較戲劇、中國影視史。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