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學創新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655023
- 條形碼:9787516655023 ; 978-7-5166-550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學創新研究 內容簡介
《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學創新研究》立足于在新媒體環境中運用思想政治教育學和傳播學的原理,對新媒體、新技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傳播進行深入地解析,對思想政治教育學和傳播學中的各要素進行比照解析,從中探討和揭示各要素間的內在聯系,努力發現新媒體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傳播規律。在該研究領域,從新媒體傳播規律來探討想政治教育傳播創新是一次新的突破。
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學創新研究 目錄
前言
緒論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二、研究現狀和相關概念
(一)國內研究現狀
(二)國外研究現狀
(三)相關概念解析
三、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內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重點、難點、創新點
**章 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及新媒體業態分析
**節 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界定
(一)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是特定的傳播
(二)傳播學內容概述
(三)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界定
二、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特點
(一)思想政治教育傳播信息的明確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傳播主體的導控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受眾的特定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研究內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對象
(二)傳播學研究對象
(三)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研究內容
四、思想政治教育與傳播學的關聯性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與傳播學在理論上相契合
(二)思想政治教育與傳播學在研究對象和功能上相兼容
第二節 新媒體發展概況
一、新媒體定義與內容
(一)新媒體定義
(二)新媒體內容與舊媒體的區別
二、新媒體的主要特征及影響
(一)新媒體的即時性凸顯時效
(二)新媒體的互動性打破面對面交流方式
(三)新媒體的開放性開辟了交流空間
(四)新媒體的移動性為溝通提供了便捷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傳播與新媒體的內在關系
**節 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媒介因素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媒介的含義
(一)思想政治教育大眾傳播內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媒介的應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傳播中媒介的選擇因素和接受因素
(一)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媒介中的選擇因素
(二)思想政治教育傳播中媒介的接受因素
第二節 新媒體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媒介的必然
一、新媒體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媒介的基本特征
(一)技術特征
(二)文化特征
(三)時政特征
二、新媒體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媒介的基本要求
(一)具備引領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創新能力
(二)能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效度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在新媒體時代存在的問題、機遇和挑戰
**節 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現狀
(一)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新舊體制并存
(二)受教育者的“再中心化”和“傳授平等”意識普遍增強
二、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在新媒體載體中缺乏關注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傳播中新媒體意識薄弱
(三)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缺乏“時度效”意識
第二節 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在新媒體時代的機遇
一、新媒體為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
第四章 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傳播與新媒體融合的要素解析
第五章 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內容與傳播架構設置
第六章 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創新模式與實踐路徑
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學創新研究 作者簡介
孫永魯,心理學博士,法學博士。現供職于新華通訊社,資深媒體人,中國新聞輿論及傳媒法治研究知名專家、學者,主編出版《新聞治研究》。兼任中國行為法學會新聞輿論監督法治研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中國行為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法治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曾參與“太湖治污零點行動”,98長江抗洪搶險,香港回歸、澳門回歸,青藏鐵路建設以及國家秘密舉行的青藏高原保護藏羚羊反盜獵“可可西里一號行動”等國內重大報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