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王先霈文集(第二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289357
- 條形碼:9787562289357 ; 978-7-5622-8935-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王先霈文集(第二卷) 內容簡介
本卷分為兩部分,**部分為王先霈先生在20世紀80年代與人合著的《明清小說理論批評史》。在本次出版中,作者僅收錄了當年自己撰寫的內容,并在原書稿的基礎上,增刪了若干文字,以使書稿更趨完美。第二部分則是《80年代中國通俗文學》的前言和結語。
王先霈文集(第二卷) 目錄
明清小說理論批評史(節錄)
緒論
一 研究中國古代小說理論的意義、途徑和方法
二 明清小說理論發展的社會背景和文學背景
**章 小說觀念的突進——洪武至萬歷期間的小說理論(1368一1620)
**節 概述
第二節 “剪燈二種”的序文與明初文人以文為戲的小說觀
第三節 “小說”概念的精確化——胡應麟和謝肇涮
第二章 思想家的小說理論——李贄
**節 生平與思想
第二節 器識論、傳神論、環境論
第三節 《忠義水滸傳序》和小說理論中的發憤著書說
第四節 容與堂本和袁無涯本《水滸傳》評點——批評論、真實論、性格論
第五節 李贄小說理論的影響——焦竑、袁宏道、湯顯祖
第三章 市民要求和統治階級意識的混雜——泰昌至崇禎期間的小說理論(1621—1644)
**節 概述
第二節 馮夢龍、凌濛初與明末吳下諸人的小說理論
第四章 小說理論的體系化——金圣嘆
**節 生平與思想
第二節 對《水滸傳》的刪改和評論
第三節 文料說
第四節 性格論
第五節 因緣生法論
第六節 技巧論
第七節 鑒賞論
第七章 志異和傳奇小說理論的繼承與革新——蒲松齡和紀昀
**節 概述
第二節 傳奇、志異小說創作的出發點
第三節 作家的想像和小說的敘述技巧
第四節 小說分類的嘗試
第五節 馮遠村、但明倫對《聊齋志異》的評論
第九章 反理學、反陳套的現實主義理論——曹雪芹的小說觀
**節 生平與思想
第二節 “寫兒女之真情”的主張
第三節 “取其事體情理”與“新奇別致”
第四節 “天然圖畫”與“瑣碎細膩”
第五節 貶低小說的小說家——李綠園
第十章 對曹雪芹的承續與反動——《紅樓夢》評論中的小說觀
**節 概述
第二節 與創作同期的評論——脂硯齋的評點
第三節 注彼寫此,筆外神情——戚蓼生等人對《紅樓夢》風格和意境的探討
第四節 從不同角度對《紅樓夢》的歪曲——周春、王希廉、張新之的小說研究方法論
第五節 寫情說的發揮——涂瀛、陳其泰對《紅樓夢》的評論
第六節 對小說技巧的新探索——哈斯寶對《紅樓夢》的評論
第十三章 政治家的小說理論——梁啟超
**節 生平與思想
第二節 對小說社會作用的估量
第三節 從心理學上看小說發生社會作用的特點
第十四章 西方文藝思想的引進與小說理論的發展——林紓和王國維
**節 概述
第二節 林譯小說序跋與比較方法的運用
第三節 用西方美學思想解釋中國小說的嘗試——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
后記
80年代中國通俗文學(節錄)
前言
結語
后記
緒論
一 研究中國古代小說理論的意義、途徑和方法
二 明清小說理論發展的社會背景和文學背景
**章 小說觀念的突進——洪武至萬歷期間的小說理論(1368一1620)
**節 概述
第二節 “剪燈二種”的序文與明初文人以文為戲的小說觀
第三節 “小說”概念的精確化——胡應麟和謝肇涮
第二章 思想家的小說理論——李贄
**節 生平與思想
第二節 器識論、傳神論、環境論
第三節 《忠義水滸傳序》和小說理論中的發憤著書說
第四節 容與堂本和袁無涯本《水滸傳》評點——批評論、真實論、性格論
第五節 李贄小說理論的影響——焦竑、袁宏道、湯顯祖
第三章 市民要求和統治階級意識的混雜——泰昌至崇禎期間的小說理論(1621—1644)
**節 概述
第二節 馮夢龍、凌濛初與明末吳下諸人的小說理論
第四章 小說理論的體系化——金圣嘆
**節 生平與思想
第二節 對《水滸傳》的刪改和評論
第三節 文料說
第四節 性格論
第五節 因緣生法論
第六節 技巧論
第七節 鑒賞論
第七章 志異和傳奇小說理論的繼承與革新——蒲松齡和紀昀
**節 概述
第二節 傳奇、志異小說創作的出發點
第三節 作家的想像和小說的敘述技巧
第四節 小說分類的嘗試
第五節 馮遠村、但明倫對《聊齋志異》的評論
第九章 反理學、反陳套的現實主義理論——曹雪芹的小說觀
**節 生平與思想
第二節 “寫兒女之真情”的主張
第三節 “取其事體情理”與“新奇別致”
第四節 “天然圖畫”與“瑣碎細膩”
第五節 貶低小說的小說家——李綠園
第十章 對曹雪芹的承續與反動——《紅樓夢》評論中的小說觀
**節 概述
第二節 與創作同期的評論——脂硯齋的評點
第三節 注彼寫此,筆外神情——戚蓼生等人對《紅樓夢》風格和意境的探討
第四節 從不同角度對《紅樓夢》的歪曲——周春、王希廉、張新之的小說研究方法論
第五節 寫情說的發揮——涂瀛、陳其泰對《紅樓夢》的評論
第六節 對小說技巧的新探索——哈斯寶對《紅樓夢》的評論
第十三章 政治家的小說理論——梁啟超
**節 生平與思想
第二節 對小說社會作用的估量
第三節 從心理學上看小說發生社會作用的特點
第十四章 西方文藝思想的引進與小說理論的發展——林紓和王國維
**節 概述
第二節 林譯小說序跋與比較方法的運用
第三節 用西方美學思想解釋中國小說的嘗試——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
后記
80年代中國通俗文學(節錄)
前言
結語
后記
展開全部
王先霈文集(第二卷) 作者簡介
王先霈,1939年出生。1960年畢業于華中師院中文系,1964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進修班,之后一直在華中師大任教。曾任華中師范大學中文系副主任、文學院院長、出版社總編輯。現任華中師范大學文學批評學研究中心主任和編輯學研究中心主任,曾兼任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湖北省出版工作者協會副主席、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理事。著有《文學美》《圓形批評和圓形思維》等,主編有《小說大辭典》《文學批評術語辭典》《文藝學系列教材》等。《文學評論教程》獲湖北省第二屆優秀社科著作二等獎,《明清小說理論批評史》獲湖北省第三屆優秀社科著作二等獎、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科二等獎,《圓形批評論》獲湖北省政府屈原文學獎。
書友推薦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