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胡塞爾文集:文章與講演(1911-1921)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89071
- 條形碼:9787100189071 ; 978-7-100-18907-1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胡塞爾文集:文章與講演(1911-1921)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中專院校師生本書是胡塞爾1911年至1921年的文章與講演,有對一般現象學問題的思考和論述,也有對一般文化的思考。
胡塞爾文集:文章與講演(1911-1921) 內容簡介
這部文集包含了胡塞爾從1911年至1921年的文章與講演,并因此而與《胡塞爾全集》第二十二卷《文章與書評(1890年-1910年)》(已于201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銜接起來。其中的文字,有的在胡塞爾身前或身后已經得到發表,有的則在全集本出版前從未以任何文字或口頭的形式公開過。在這部文集中所包含的首先是胡塞爾對一般現象學問題的思考和論述,例如現象學本身及其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本質直觀和現象學還原、時間意識與空間意識分析,如此等等。它們沒有提供新論題,但卻提供了對已有問題的新論述。將這些論述作為《邏輯研究》與《純粹現象學觀念與現象學哲學的觀念》**卷的補充文字來研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益,會非常有利于對胡塞爾基本意圖的理解。這尤其是因為,其中的一些文稿是針對一般讀者而寫,因此十分適合沒有現象學知識背景的哲學生。它們說明了現象學與數學-幾何學的關系,與心理學的關系,與認識論的關系,勾畫出了現象學哲學的一個特有輪廓。其次,與此密切相關的是在文集中所表達的胡塞爾的哲學史理解,或對現象學在哲學史中的位置的理解。這方面的論述可以與胡塞爾的《**哲學》**卷(《胡塞爾全集》第七卷)參照起來研讀。關于現象學哲學在哲學體系中和哲學歷史中的位置,的確由胡塞爾本人來闡釋更好。“現象學與心理學”和“現象學與認識論”便是為此而做的兩篇精要引論。這兩篇文章實際上都可以歸入到現象學和本體論之總體關系的論題之下。又次,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部文集中表露出的胡塞爾的宗教倫理思想。它差不多提供了對胡塞爾1908-1914年的“倫理學與價值論”(《胡塞爾全集》第二十八卷)講座和1920年的“倫理學引論”講座(《胡塞爾全集》第三十七卷)的一個扼要引論。“費希特的人類理想”的演講及其附錄,是胡塞爾倫理思想的一個自然表露。或許這里需要指出,當胡塞爾在批評自然主義哲學家的素樸或幼稚(naiv)時,后人也可能會反過來指責費希特和胡塞爾在實踐哲學方面的素樸或幼稚,這在“費希特演講”的開始與結尾處涉及“莊嚴的民族觀念”、“根據個別的觀念而對特殊的人類理想的塑造”時尤為明顯。在這里,人類理想與德意志民族理想之間的隔墻是如此明顯,一向敏銳的胡塞爾此刻卻視而不見。再次,引人注目的是胡塞爾在現象學法學以及文化現象學方面所做的思考。它在追憶萊納赫的文字和“自然與精神”的講演及其附錄中得到表述。胡塞爾于此對現象學與法學、文化科學、精神科學、社會學、價值論之間關系的理解與分析,會為許多關注現象學法學、現象學社會學、文化現象學、現象學的精神科學的讀者提供啟示。完全可以將它當作《純粹現象學與現象學哲學的觀念》第二、三卷(《胡塞爾全集》第四、五卷)以及1919年的“自然與精神”講座(《胡塞爾資料集》第四卷)和1927年同名講座(《胡塞爾全集》第三十二卷)的一個引論來研讀。
胡塞爾文集:文章與講演(1911-1921) 目錄
編者引論
文章與講演(1911-1921)
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1911年)
自然主義哲學
歷史主義與世界觀哲學
《哲學與現象學研究年刊》**輯前言,1913年
《哲學與現象學研究年刊》第二輯前言,1916年
《哲學與現象學研究年刊》第四輯前言,1921年
純粹現象學及其研究領域和方法(弗萊堡就職演講)
現象學與心理學(1917年)
第1節 自然科學的“現象”概念
第2節 拓展到錯感知和感性直觀之*寬泛領域上的現象概念
第3節 作為自然科學之客體的自然,作為現象學之客體的現象
第4節 自然的觀點與現象學的觀點
第5節 在對象構造的級次方面的現象概念之差異
第6節 在意向活動與意向相關項方面的現象概念之差異
第7節 現象概念擴展到述謂思維的領域中
第8節 自然領域以外的經驗與現象
第9節 現象學作為與客觀科學體系平行的科學
第10節 現象學與笛卡爾的懷疑考察
第11節 意識分析對于說明心理學的意義
第12節 現象學與心理學的劃界,以及超越論還原
第13節 內在本質直觀作為現象學方法
第14節 理性心理學與現象學
第15節 從描述心理學到現象學的發展
……
現象學與認識論(1917年)
附錄
概念索引
人名索引
文獻索引
譯后記
第二版譯后記
胡塞爾文集:文章與講演(1911-1921) 節選
《胡塞爾文集:文章與講演(1911-1921)》: 如果已經存在著哲學學說的無疑開端,那么,這里所說的對一種理論本性的決斷將會如何做出,就很清楚了。讓我們來看一下其他的科學。一旦相應的理論學說得到客觀有效的論證,所有自然形成的數學的和自然科學的“智慧”以及智慧學說也就隨之而喪失了權利。科學說了話,智慧從現在起便只能學習。在嚴格科學的此在之前進行的自然科學的智慧追求并不是不合理的,這種追求后來并沒有被貶低為是它那個時代的產物。受著在實踐中必須做出執態這樣一種生活渴望的驅使,人們無法等待科學——例如在幾千年后——的出現,哪怕假定他們已經完全知道嚴格科學的觀念。 另一方面,每一門即使是十分精確的科學現在都還是一個僅僅得到有限發展的學說系統,它被包圍在一個尚未真正形成的科學之無限視域之中。對于這個視域來說,它的合理目標應當是什么呢,是對嚴格科學的繼續構建,還是“觀點”或“智慧”?理論人、職業的自然研究者將會毫不猶豫地做出回答。只要是在科學具有發言權的地方,哪怕是在幾百年以后具有發言權的地方,他都會對含糊的“觀點”予以蔑視的拒絕。他會認為,對自然“觀點”之設想的推薦就是對科學的褻瀆。他顯然以此而伸張了未來人類的一個權利。嚴格的科學之所以具有其偉大,連續性和充沛的持續發展力量,恰恰是因為有這樣一些極端主義思想傾向存在。當然,每一個精確的研究者都在構建著自己的“觀點”,他在進行直觀的、預感的、超出堅實的被論證物而猜測著的觀看;但這只是在方法方面,為了構想嚴格學說的新的部分。這種執態并不排除這樣一種可能,即:就像自然研究者自己所清楚知道的那樣,前科學意義上的經驗在自然科學的技術的范圍以內起著巨大的作用,雖然這種經驗是與科學的明察相聯結的。技術的任務想要得到解決,房屋、機器應當得到建造;人們無法一直等待著,直到科學能夠為所有相關的東西提供精確的咨詢。因此,技術家作為實踐者所做的決定不同于自然科學的理論家。技術家從理論家那里獲得學說,從生活那里獲得“經驗”。 在科學的哲學方面,情況則不完全相同,這是因為連科學嚴格的學說之開端都還沒有被構成,而那些倡導這種學說的哲學,無論是歷史上流傳下來的,還是正處在生動發展之中的哲學,至多只是一個科學的半成品,或者是一個世界觀和理論認識的混合物。另一方面,我們在這里可惜也不能等待。作為世界觀困境的哲學困境在逼迫著我們。實證科學的范圍越是延展,哲學的困境也就變得越大。實證科學贈予我們以極為豐富的、得到科學“說明”的各種事實,這些事實不能為我們提供幫助,因為它們原則上——連同整個科學——都帶有一個謎的維度,對這些謎的解答將成為我們的終生問題。自然科學并沒有在任何一點上為我們解開當下現實的謎,解開我們生活、活動、存在于其中的現實之謎。人們普遍地相信,自然科學的作用就在于解開這個謎,它只是還沒有足夠地達到這個程度;人們以為,它——原則上——可以做到這一點;對于目光深邃的人來說,這種看法已經表明自己是一種迷信。對科學與哲學——作為一門雖然在幾個領域中與自然科學有關,但原則上帶有另一種趨向的科學——的必然區分正在得到貫徹并得到澄清。 ……
胡塞爾文集:文章與講演(1911-1921) 作者簡介
埃德蒙德??胡塞爾(1859-1938),著名德國哲學家,人稱現象學之父。其開創的現象學運動,極大地影響了二十世紀歐陸哲學的走向。主要著作有:《邏輯研究》、《現象學的觀念》、《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形式的與先驗的邏輯 》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