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濱海城市地表徑流污染研究與控制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44015
- 條形碼:9787030644015 ; 978-7-03-06440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濱海城市地表徑流污染研究與控制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總結了著者近20年來從事濱海城市非點源污染研究與控制、初雨水截流、河口環境與生態修復等方面的基本方法與工程實踐。 本書可供從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水利工程、城市水利、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城鄉規劃、園林、水文、生態、農業、氣象等專業的研究生、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大專院校師生等參考。
濱海城市地表徑流污染研究與控制實踐 目錄
目錄
上篇 濱海城市地表徑流污染研究與控制實踐(研究篇)
第1章 緒論 3
1.1 濱海城市水污染治理回顧 3
1.2 濱海城市受納水體特征及污染狀況 3
1.2.1 河口 4
1.2.2 海灣 8
1.2.3 近年來濱海城市受納水體污染狀況 10
1.3 濱海城市地表徑流污染研究與控制的重要意義 13
1.3.1 研究背景 13
1.3.2 研究意義 15
1.4 國內外研究進展 17
1.4.1 國內外城市雨水徑流水質概況 17
1.4.2 國內外雨水徑流污染研究進展及趨勢 19
1.4.3 降雨徑流污染模型化研究進展 25
1.4.4 城市雨水徑流污染控制與管理的研究進展 44
第2章 濱海城市(深圳)地表徑流污染研究概述 69
2.1 研究內容 69
2.2 研究思路 69
2.3 研究技術路線 70
2.4 濱海城市(深圳)地表徑流污染研究方案 71
2.4.1 研究對象 71
2.4.2 基本步驟 73
2.4.3 水質監測指導原則 73
2.4.4 徑流采樣方法 73
2.4.5 降雨及場次 75
2.4.6 水質監測指標 75
2.4.7 水文監測指標 75
2.4.8 監測頻次 76
2.4.9 取樣、儀器與測試分析方法 76
2.4.10 數據及模型分析 77
2.4.11 徑流初期效應識別 77
2.4.12 初期雨水截流 77
2.4.13 外業監測風險應對措施 78
2.5 濱海城市(深圳)水環境特征與地表徑流污染概況 78
2.5.1 濱海城市(深圳)環境特征 78
2.5.2 深圳城市地表徑流污染概況 84
第3章 濱海城市(深圳)地表徑流總污染特征 89
3.1 采樣點基流分析 89
3.2 地表徑流流量的特點 89
3.2.1 城市徑流發展一般規律 89
3.2.2 各采樣點徑流實測流量分析 90
3.3 城市地表徑流總污染的濃度特征 96
3.3.1 濃度匯總 96
3.3.2 徑流總污染過程線 97
3.3.3 徑流污染濃度峰值與流量峰值 112
3.3.4 各污染濃度的相關性分析 112
3.3.5 深圳市五個采樣點地表徑流污染濃度特點 113
3.4 地表徑流的總污染負荷特征 114
3.4.1 降雨場次污染負荷與基流污染負荷貢獻率 115
3.4.2 年污染負荷 126
3.4.3 深圳市地表徑流污染負荷特點 127
第4章 降雨污染統計分析 128
4.1 事件平均濃度的定義 128
4.2 事件平均濃度研究概述 128
4.3 深圳市暴雨徑流事件平均濃度 131
4.4 EMC對比分析 133
4.5 降雨事件EMC統計分析 134
4.5.1 福田河流域研究區域EMC統計與驗證 137
4.5.2 深圳市研究區域EMC統計與驗證 139
第5章 暴雨徑流污染模型 144
5.1 模型概述 144
5.2 深圳城市徑流SWMM模型 149
5.2.1 研究區域地表徑流模型的建立 149
5.2.2 SWMM模型評估 159
5.3 污染負荷與降雨參數數學模型 161
5.3.1 模型表達 161
5.3.2 模型計算資料 162
5.3.3 模型參數敏感性分析 162
5.3.4 模型參數率定 163
5.3.5 模型驗證 164
5.3.6 模型討論 167
5.4 濱海地區排澇模型的構建思路及案例分析 169
5.4.1 濱海地區排澇模型概述 169
5.4.2 濱海地區排澇模型構建思路 172
5.4.3 濱海地區排澇規劃案例分析 174
第6章 徑流總污染的初期效應與截流 180
6.1 初期效應概述 180
6.1.1 初期效應概念 180
6.1.2 初期效應研究概述 182
6.2 徑流初期效應研究 185
6.2.1 MFFn值識別初期效應 185
6.2.2 動態EMC法 190
6.3 初期雨水截流 194
6.3.1 定量化初期雨水污染物質量去除率 196
6.3.2 初期雨水及截流時間 198
6.3.3 初期雨水降雨歷時和初期雨水截流量 198
下篇 濱海城市地表徑流污染控制方法與實踐(工程篇)
第7章 城市非感潮河流區域徑流污染截流控制方法與實踐 205
7.1 截污工程概述 205
7.1.1 截污工程概述 205
7.1.2 截污工程控制策略 211
7.2 深圳市截污工程的實踐 212
7.2.1 深圳沿河截污系統建設現狀 212
7.2.2 排水體制及截污系統的關系論述 213
7.2.3 兩套污水系統的功能定位及近遠期調度 213
7.2.4 初期雨水定義 214
7.2.5 水質閘門在工程上應用和實踐 214
7.3 初雨水調蓄池方法與實踐 217
7.3.1 初雨水調蓄池概述 217
7.3.2 初雨水調蓄池必要性 225
7.3.3 初雨水調蓄池型式及應用 225
7.4 基于海綿城市的明溝系統 226
7.4.1 排水系統的發展歷程和解決思路 226
7.4.2 幾種常見類型排水系統的特點 228
7.4.3 明溝排水的優勢 230
7.4.4 明溝系統實施策略 231
7.5 初雨水蠔殼生物自然處置新技術 243
7.5.1 初期雨水常用處理工藝 243
7.5.2 蠔殼生物處理技術 247
第8章 感潮河流污染控制方法與實踐 252
8.1 感潮河流污染控制研究進展與概述 252
8.1.1 感潮河流研究概述 252
8.1.2 感潮河流污染控制總體思路 252
8.2 紅樹林濕地系統 259
8.2.1 紅樹林濕地系統概述 259
8.2.2 紅樹林濕地對地表徑流污染的削減 259
8.3 深圳福田鳳塘河(潮汐河)治理 260
8.3.1 背景 260
8.3.2 鳳塘河口水質狀況評估(工程前) 261
8.3.3 技術方案 262
8.3.4 實施效果 267
8.4 廣州南沙濱海新城金洲涌水環境治理方案 269
8.4.1 河涌流域現狀評估 269
8.4.2 城市化背景下的水系治理方案 271
第9章 海灣地表污染控制方法與實踐 275
9.1 海灣污染控制概述 275
9.1.1 海灣污染研究概述 275
9.1.2 海灣污染控制總體思路 275
9.1.3 海灣水污染控制對策 278
9.2 深圳市前海的水系污染控制規劃研究 279
9.2.1 前海大鏟灣城市的水系整體規劃思路 279
9.2.2 前海新建填海區的城市水環境治理方案 282
9.2.3 南山舊城區的海灣城市水環境治理方案 289
第10章 深層排水隧道 295
10.1 深層排水隧道的概述 295
10.1.1 深層排水隧道的發展現狀 295
10.1.2 深層排水隧道的特點 296
10.2 排澇規模確定 297
10.2.1 計算工具及方法 297
10.2.2 現狀排水系統分析 305
10.2.3 深隧系統方案模擬 311
10.3 初雨水處理規模確定 317
10.3.1 計算工具及方法 317
10.3.2 初小雨截流規模分析 323
10.4 典型構筑物系統設計 325
10.4.1 淺層接駁系統 325
10.4.2 浪涌控制及排氣 327
參考文獻 332
上篇 濱海城市地表徑流污染研究與控制實踐(研究篇)
第1章 緒論 3
1.1 濱海城市水污染治理回顧 3
1.2 濱海城市受納水體特征及污染狀況 3
1.2.1 河口 4
1.2.2 海灣 8
1.2.3 近年來濱海城市受納水體污染狀況 10
1.3 濱海城市地表徑流污染研究與控制的重要意義 13
1.3.1 研究背景 13
1.3.2 研究意義 15
1.4 國內外研究進展 17
1.4.1 國內外城市雨水徑流水質概況 17
1.4.2 國內外雨水徑流污染研究進展及趨勢 19
1.4.3 降雨徑流污染模型化研究進展 25
1.4.4 城市雨水徑流污染控制與管理的研究進展 44
第2章 濱海城市(深圳)地表徑流污染研究概述 69
2.1 研究內容 69
2.2 研究思路 69
2.3 研究技術路線 70
2.4 濱海城市(深圳)地表徑流污染研究方案 71
2.4.1 研究對象 71
2.4.2 基本步驟 73
2.4.3 水質監測指導原則 73
2.4.4 徑流采樣方法 73
2.4.5 降雨及場次 75
2.4.6 水質監測指標 75
2.4.7 水文監測指標 75
2.4.8 監測頻次 76
2.4.9 取樣、儀器與測試分析方法 76
2.4.10 數據及模型分析 77
2.4.11 徑流初期效應識別 77
2.4.12 初期雨水截流 77
2.4.13 外業監測風險應對措施 78
2.5 濱海城市(深圳)水環境特征與地表徑流污染概況 78
2.5.1 濱海城市(深圳)環境特征 78
2.5.2 深圳城市地表徑流污染概況 84
第3章 濱海城市(深圳)地表徑流總污染特征 89
3.1 采樣點基流分析 89
3.2 地表徑流流量的特點 89
3.2.1 城市徑流發展一般規律 89
3.2.2 各采樣點徑流實測流量分析 90
3.3 城市地表徑流總污染的濃度特征 96
3.3.1 濃度匯總 96
3.3.2 徑流總污染過程線 97
3.3.3 徑流污染濃度峰值與流量峰值 112
3.3.4 各污染濃度的相關性分析 112
3.3.5 深圳市五個采樣點地表徑流污染濃度特點 113
3.4 地表徑流的總污染負荷特征 114
3.4.1 降雨場次污染負荷與基流污染負荷貢獻率 115
3.4.2 年污染負荷 126
3.4.3 深圳市地表徑流污染負荷特點 127
第4章 降雨污染統計分析 128
4.1 事件平均濃度的定義 128
4.2 事件平均濃度研究概述 128
4.3 深圳市暴雨徑流事件平均濃度 131
4.4 EMC對比分析 133
4.5 降雨事件EMC統計分析 134
4.5.1 福田河流域研究區域EMC統計與驗證 137
4.5.2 深圳市研究區域EMC統計與驗證 139
第5章 暴雨徑流污染模型 144
5.1 模型概述 144
5.2 深圳城市徑流SWMM模型 149
5.2.1 研究區域地表徑流模型的建立 149
5.2.2 SWMM模型評估 159
5.3 污染負荷與降雨參數數學模型 161
5.3.1 模型表達 161
5.3.2 模型計算資料 162
5.3.3 模型參數敏感性分析 162
5.3.4 模型參數率定 163
5.3.5 模型驗證 164
5.3.6 模型討論 167
5.4 濱海地區排澇模型的構建思路及案例分析 169
5.4.1 濱海地區排澇模型概述 169
5.4.2 濱海地區排澇模型構建思路 172
5.4.3 濱海地區排澇規劃案例分析 174
第6章 徑流總污染的初期效應與截流 180
6.1 初期效應概述 180
6.1.1 初期效應概念 180
6.1.2 初期效應研究概述 182
6.2 徑流初期效應研究 185
6.2.1 MFFn值識別初期效應 185
6.2.2 動態EMC法 190
6.3 初期雨水截流 194
6.3.1 定量化初期雨水污染物質量去除率 196
6.3.2 初期雨水及截流時間 198
6.3.3 初期雨水降雨歷時和初期雨水截流量 198
下篇 濱海城市地表徑流污染控制方法與實踐(工程篇)
第7章 城市非感潮河流區域徑流污染截流控制方法與實踐 205
7.1 截污工程概述 205
7.1.1 截污工程概述 205
7.1.2 截污工程控制策略 211
7.2 深圳市截污工程的實踐 212
7.2.1 深圳沿河截污系統建設現狀 212
7.2.2 排水體制及截污系統的關系論述 213
7.2.3 兩套污水系統的功能定位及近遠期調度 213
7.2.4 初期雨水定義 214
7.2.5 水質閘門在工程上應用和實踐 214
7.3 初雨水調蓄池方法與實踐 217
7.3.1 初雨水調蓄池概述 217
7.3.2 初雨水調蓄池必要性 225
7.3.3 初雨水調蓄池型式及應用 225
7.4 基于海綿城市的明溝系統 226
7.4.1 排水系統的發展歷程和解決思路 226
7.4.2 幾種常見類型排水系統的特點 228
7.4.3 明溝排水的優勢 230
7.4.4 明溝系統實施策略 231
7.5 初雨水蠔殼生物自然處置新技術 243
7.5.1 初期雨水常用處理工藝 243
7.5.2 蠔殼生物處理技術 247
第8章 感潮河流污染控制方法與實踐 252
8.1 感潮河流污染控制研究進展與概述 252
8.1.1 感潮河流研究概述 252
8.1.2 感潮河流污染控制總體思路 252
8.2 紅樹林濕地系統 259
8.2.1 紅樹林濕地系統概述 259
8.2.2 紅樹林濕地對地表徑流污染的削減 259
8.3 深圳福田鳳塘河(潮汐河)治理 260
8.3.1 背景 260
8.3.2 鳳塘河口水質狀況評估(工程前) 261
8.3.3 技術方案 262
8.3.4 實施效果 267
8.4 廣州南沙濱海新城金洲涌水環境治理方案 269
8.4.1 河涌流域現狀評估 269
8.4.2 城市化背景下的水系治理方案 271
第9章 海灣地表污染控制方法與實踐 275
9.1 海灣污染控制概述 275
9.1.1 海灣污染研究概述 275
9.1.2 海灣污染控制總體思路 275
9.1.3 海灣水污染控制對策 278
9.2 深圳市前海的水系污染控制規劃研究 279
9.2.1 前海大鏟灣城市的水系整體規劃思路 279
9.2.2 前海新建填海區的城市水環境治理方案 282
9.2.3 南山舊城區的海灣城市水環境治理方案 289
第10章 深層排水隧道 295
10.1 深層排水隧道的概述 295
10.1.1 深層排水隧道的發展現狀 295
10.1.2 深層排水隧道的特點 296
10.2 排澇規模確定 297
10.2.1 計算工具及方法 297
10.2.2 現狀排水系統分析 305
10.2.3 深隧系統方案模擬 311
10.3 初雨水處理規模確定 317
10.3.1 計算工具及方法 317
10.3.2 初小雨截流規模分析 323
10.4 典型構筑物系統設計 325
10.4.1 淺層接駁系統 325
10.4.2 浪涌控制及排氣 327
參考文獻 332
展開全部
濱海城市地表徑流污染研究與控制實踐 作者簡介
黃鵠,四川邛崍人,1982年畢業于重慶建筑工程學院(現重慶大學),教授級不錯工程師,現為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深圳規劃委員會發展策略委員會委員,深圳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長期致力于濱海城市水系統、水環境及珠三角地區河流綜合治理的規劃、設計及研究工作,近年來也對城市深層排水隧道展開了深入研究和實踐。本書所著內容為作者從業三十余年的經驗與收獲的總結。
書友推薦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