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社會學譯叢婚姻家庭社會學(第八版)(社會學譯叢)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87898
- 條形碼:9787300287898 ; 978-7-300-28789-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會學譯叢婚姻家庭社會學(第八版)(社會學譯叢) 內容簡介
家庭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我們卻甚少去深入思索與它相關的眾多問題。《婚姻家庭社會學(第8版)》這本書將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我們生于斯、長于斯的家庭的相關信息。書中探討了當代社會和家庭方面的重要變化,揭示了家庭成員如何做出選擇,以及那些經常他們的選擇的約束因素。書中也考察了當今時代家庭的多樣性,通過運用多元文化資料去鼓勵讀者思索關于家庭的許多關鍵性議題。
第8版當中收錄了來自近1600本(篇)新書、學術文章和報告的近期新研究資料。通過閱讀本書,讀者不僅可以更好地認識和了解自己的家庭,也能夠運用書中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好的決定。
社會學譯叢婚姻家庭社會學(第八版)(社會學譯叢) 目錄
數據摘要
一、什么是家庭?
二、家庭如何相似?
三、世界各地的家庭有何不同?
四、關于家庭的一些謬論
五、家庭變遷的三種視角
六、美國家庭如何變遷?
七、美國家庭為何變遷?
八、家庭研究的多元化、跨文化和全球化視角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2章 研究家庭??
數據摘要
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何理論和研究很重要?
二、關于家庭的理論視角
三、家庭研究方法
四、倫理、政治和家庭研究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3章 社會化與性別角色??
數據摘要
一、兩性異同在哪里
性與性別之間是否存在差異???
二、先天-后天之爭
三、為何性別角色會不同?
四、我們如何學習性別角色?
五、性別意識形態與傳統性別角色
六、成年期的性別角色
七、跨文化中的性別不平等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4章 愛情與愛情關系??
數據摘要
一、喜歡與愛
二、愛是什么?
三、關懷、親密與承諾
四、愛情與戀愛的相關理論
五、愛情和戀愛的功能
六、愛之體驗
七、當愛走向歧途
八、夫妻如何改變:浪漫愛情和長久之愛
九、跨文化愛情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5章 性欲與生命歷程中的性表達??
數據摘要
一、性欲與人類發展
二、我們為何會有性?
三、誰會影響我們的性行為?
四、性行為
五、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和跨性者的性行為
六、生命歷程中的性
七、婚外情(性不忠)
八、性傳播疾病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6章 選擇他人:約會和擇偶??
數據摘要
一、我們為何約會?
二、約會范圍
三、結識其他人
四、我們為何選擇彼此:一些擇偶理論
五、多元文化擇偶觀
六、有害的約會關系:權力、控制與暴力
七、分手??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7章 單身、同居、民事結合與其他選擇??
數據摘要
一、單身的選擇??
二、單身者的多樣性
三、獨居
四、為何越來越多的人是單身
五、種族或族裔單身者
六、同居
七、男女同性戀伴侶??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8章 變遷中的婚姻??
數據摘要
一、婚姻正在消失嗎?
二、我們為何和如何結婚
三、當代婚姻??
四、婚姻幸福、成功與健康
五、婚姻角色
六、在整個生命歷程中,婚姻是如何變化的??
七、溝通:成功關系的關鍵
八、夫妻爭執的事情和他們如何處理沖突
九、富有成效的溝通模式??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9章 做或不做父母:更多選擇,更多約束??
數據摘要
一、為人父母
二、美國和全球的出生率
三、防止懷孕
四、推遲生育
五、不孕不育
六、收養:傳統不孕不育解決方案
七、流產??
八、不生孩子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10章 撫養孩子:承諾和陷阱??
數據摘要
一、當代的父母角色
二、兒童發展理論
三、家庭養育方式和管教方式??
四、不同種族、族裔和社會階層家庭養育方式的差異
五、女同性戀家庭和男同性戀家庭的養育方式
六、跨越一生的養育過程
七、孩子的照顧安排
八、當代的社會問題與兒童的幸福感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11章 經濟與家庭生活??
數據摘要
一、今天美國社會中的工作
二、經濟如何影響家庭
三、女性與男性的勞動力參與
四、婚姻的經濟角色
五、雙收入家庭
六、職場上的不平等
七、家庭和工作的政策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12章 家庭暴力與其他家庭健康問題??
數據摘要
一、親密伴侶的暴力和虐待
二、兒童虐待
三、隱藏的受害者:兄弟姐妹和青少年
四、老年虐待
五、同性伴侶和種族或族裔群體當中的暴力??
六、解釋家庭虐待和暴力??
七、其他家庭健康問題
八、防治家庭暴力和其他家庭健康問題??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13章 分居、離婚、再婚與再婚家庭??
數據摘要
一、分居:過程和結果
二、離婚:過程和概率
三、人們為何離婚?
四、離婚如何影響成年人?
五、離婚如何影響孩子?
六、再婚:概率、過程和特征
七、再婚家庭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八、生活在再婚家庭中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14章 變遷中的家庭??
數據摘要
一、我們的老齡化社會
二、健康和歧視
三、工作和退休
四、隔代養育
五、晚年生活中的兄弟姐妹關系
六、臨終、死亡和喪親之痛??
七、晚年喪偶
八、晚年生活中的家庭照料
九、稀缺資源的競爭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參考文獻
譯后記
社會學譯叢婚姻家庭社會學(第八版)(社會學譯叢) 節選
第1章 變遷中的家庭 與前幾代人相比,今天的家庭樹看上去更像是一片糾纏的森林。例如,一位61歲的雜志編輯羅伯有6個孩子,他們的年齡從12歲到33歲不等:其中2個孩子由一個與他長期同居但未結婚的女人所生,2個孩子由他捐贈了精子的一對女同性戀夫妻所生,剩下的2個孩子是他與現任妻子的繼女(Holson,2011:A1)。如果羅伯再婚,或者他的任何一個孩子結婚、離婚、再婚和有親生或收養的子女的話,他的家庭樹將變得更為“糾結”。 這個例子表明,當代家庭的安排正在發生變化。在本章和其他章節的內容中,大家將看到個人的選擇確實改變了某些家庭結構,但是這些變化中的許多應該歸功于更大的社會變革。在繼續講述之前,我們先通過一份“問問你自己”的小測驗來測試一下你對美國家庭了解多少。 一、什么是家庭? 雖然似乎看起來沒有什么必要去定義一個我們熟悉的術語,比如家庭,但對不同的人群而言,它的含義并不相同,并且它的含義還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這個定義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和經濟后果,它往往決定著家庭成員的權利和義務。 例如,在社會保障法中,只有雇員的配偶、贍養的父母和子女才可以申請福利。許多雇主提供的醫療保險只覆蓋配偶、法定子女,既不包括那些沒有結婚卻有長期穩定關系的異性或同性成年伴侶,也不包括非婚生子女。只有社會服務機構和法院批準了家庭的收養申請,一個孩子才能成為其收養家庭的合法成員。而且,當親人過世后,誰來繼承遺產,是定義家庭所涉及的糾紛方面*具有爭議性的話題。因此,對家庭的定義,可以通過擴大或限制人們的選擇來影響他們的生活。 (一)家庭的傳統定義 傳統上,家庭被定義為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基于婚姻、血緣或收養關系而形成的一個基本單位。家庭中的人共同生活,形成一個經濟單位,并且生育和撫養子女。例如,美國人口普查局將家庭定義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基于生育、婚姻或收養關系而共同生活在一起(Lofquistetal.,2012)。 許多社會科學家們對諸如此類的傳統定義發起了挑戰,因為它們排除了一些不在傳統定義范圍內,但也被認為屬于家庭的群體。社會科學家們不禁問道:沒有孩子的夫妻屬于家庭嗎?同居伴侶呢?寄養父母以及他們照顧的兒童呢?共同生活的老年兄弟姐妹呢?有或沒有孩子的男同性戀或女同性戀伴侶呢?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和他們撫養的孫子女(或外孫子女)呢?一個女性(或男性)以及她(他)的狗呢? (二)家庭的當前定義 我們認為,家庭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所組成的親密群體,他們(1)以一種確定關系共同生活,(2)照顧彼此和孩子,(3)分享活動和親密情感關系。雖然有些人可能并不同意這個定義,因為它沒有明確包括婚姻、生育、養育孩子,但對于各種家庭形式而言,它比傳統定義更具包容性。 家庭的定義變得更加復雜和富有爭議性。隨著生殖技術的進步,一個嬰兒能有幾個“父母”:一個卵子捐贈者、一個精子捐贈者、一個懷著孩子的女性和一對打算撫養孩子的夫妻。如果這還不夠令人困惑的話,親生父親或母親可能在孩子實際被懷上時已死去,因為精子和卵子能夠被冷凍和儲存(見第9章)。 一個家庭的定義還可能包括擬親屬(干親),即那些被認可為家庭一分子的非親屬,因為他們同真正的家庭成員有著牢固的關系,并能提供重要的服務與照顧。這些情感關系可能比靠血緣或婚姻建立起來的關系更為強大和持久(Dilworth Andersonetal.,1993)。40多歲的非裔美國人詹姆斯是我以前的一個學生,他至今仍然非常懷念邁克——一個曾在他家生活的寄宿者,這就是一個擬親屬關系的很好例子: 邁克是一位年長的紳士,從我的童年到青少年時代,他都一直陪伴著我。他就像我的祖父一樣待我。他教我騎自行車、釣魚,還總給我講故事。直到他過世,他與我和我的家庭都非常親密。當我們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時候,還經常談論邁克,因為他就像我們的家人一樣,我們仍然深深地懷念他。(作者的檔案) 關于擬親屬*近的一個變化包括單身母親們——她們中的許多人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未婚女性——彼此陪伴和相互幫助照料孩子。例如,她們輪流看護彼此的孩子(包括帶領孩子參加周六上午的體操課和短暫的暑假旅行)、互相幫助渡過危機(比如家庭中有成員過世),以及當她們對從孩子開口說話較晚到參加一個專業會議并提交論文等事情需要一些意見和建議時,她們都會給對方打電話尋求幫助(Bazelon,2009)。
社會學譯叢婚姻家庭社會學(第八版)(社會學譯叢) 作者簡介
尼霍爾??本諾克拉蒂斯(NijoleV.Benokraitis),美國巴爾的摩大學社會學榮譽退休教授,教授“婚姻家庭社會學”課程已將近25年。本諾克拉蒂斯教授在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獲得了社會學碩士學位,在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獲得了社會學博士學位。她的著作《婚姻家庭社會學》目前在美國大學校園中受到廣泛的歡迎。 譯者簡介: 嚴念慈,湖北漢川人。現為湖北經濟學院社會學系講師,美國俄亥俄大學訪問學者。曾主持和參與多項省部級課題。研究方向為:愛情社會學、婚姻家庭社會學、青少年社會工作等。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