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王蒙新說紅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45322
- 條形碼:9787559445322 ; 978-7-5594-453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王蒙新說紅樓 本書特色
1、“人民藝術家”王蒙半生文化成就,用紅樓的方式,寫透現代社會的人情世故! 2、全書分192篇短小精悍的文章,讓你讀懂中國的交際文化、仕途文化、管理文化、飲食文化……被譽為“中國文化新世相”。 3、精裝典藏之作,隨書贈送大觀園全景手繪海報、紅樓夢人物關系圖。 4、張一山在《閱讀榜樣》傾情誦讀其文章,《朗讀者》《一堂好課》等反復推薦其作品,王蒙文字被稱為“國民精神良藥”,激勵一代讀者不斷成長。 5、竇文濤在節目中稱王蒙為自己的人生導師,樊登、賈平凹、董卿、康輝、蔣方舟等半個文化圈推崇的文化大家,影響了一代華人的價值觀。 6、王蒙親自參與出版過程,從文字內容到裝幀設計均親自把關,精雕細琢,回饋讀者。 《紅樓夢》是一本人生的大書,講來講去,不過是“生活”二字。
王蒙新說紅樓 內容簡介
收錄王蒙品評《紅樓夢》的精華文章,是其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創作的心血之作。王蒙在書中談到了中國的仕途文化,談到了說話技巧,談到了人性的明媚與幽暗,等等,在王蒙看來,《紅樓夢》是一本人生的大書,每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經驗與智慧。 人間事,不過一段興衰榮辱。塵世情,造就你我悲喜人生
王蒙新說紅樓 目錄
目錄
我常常從《紅樓夢》中發現了人生,發現了愛情、政治、人際關系、天理人欲……的諸多秘密。讀《紅樓夢》,日有所得月有所得年有所得,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各有所得。——王蒙
關于書名 002
通靈寶玉 004
寶玉摔玉 005
從許由到寶玉 007
賈寶玉喜歡女孩子 009
黛玉開始很乖 011
寶釵的藥方 012
你的脖子上掛著什么 014
如果你的老板是寶二爺 016
為什么說讀《詩經》是掩耳盜鈴 017
鬧得痛快 019
璜大奶奶與魯迅的愛姑 020
秦可卿的病 023
宿命的悲哀 025
寶玉舉薦鳳姐 026
管理的潛暴力實質 028
秦可卿喪事的消解 029
人才與權力 031
對額——符號的魅力 032
12+12·女孩子與小尼(道)姑 034
威風與淚水 036
林黛玉的應景文學 038
說不清的貴妃元春 039
李嬤嬤 吃酥酪 041
寶玉黛玉在床上 043
磨牙 045
湘云給寶玉梳頭 047
寶玉談禪 049
猜謎豈能平等 051
命運的預示 053
過門與樞紐 055
為小和尚小道士一嘆 057
公子女奴好作詩 059
偷偷摸摸讀文學 060
弄不清的香菱 062
青春、風月、文學 064
閑筆與伏筆 065
馬道婆的啟示 067
不在話下 070
小紅與黛玉 073
青春的苦悶 076
傷春與葬花 078
寶玉的通俗愛情表白 081
宿命與意旨 083
無賴青春 085
襲人到底有多么討厭 087
襲人算不算特務或變節分子 089
你喜歡哪個女孩子 090
眾女兒的合與分 092
賈寶玉的兼容性 094
薛蟠的下半身寫作 097
回目春秋 099
賈府的宗教信仰 100
文本與本事 102
服務與領導 104
薛寶釵的膀子 106
談排場 107
賈母與張道士 109
對張道士的兩種讀法 111
插科打諢也要恰如其分 113
《紅樓夢》的心理描寫 114
不僅僅是道具 116
晴雯向襲人進攻 118
晴雯撕扇子 121
黛玉調侃襲人 123
陰陽疙瘩 125
薛史襲的結盟 127
錯把襲人當黛玉 129
琪官事件 131
他們和琪官是什么關系 134
“請教”的分量 136
賈環進讒 138
賈政真的要打死寶玉嗎 140
王夫人在寶玉挨打的時候 142
哭賈珠 145
賈母的聲氣與鳳姐的角色 146
誰能無懈可擊 148
襲人的“膽識” 150
黛玉的這三首詩 153
林黛玉的愛情詩 155
純、雅、空 157
令人不舒服的“親嘗蓮葉羹” 159
你羨慕賈寶玉嗎? 161
誰是挨打事件的*大贏家 163
食與詩 165
黛玉的詠蟹詩怎么了 167
主奴情誼深 170
劉姥姥怎么這樣幸運 172
神秘的故事 174
劉姥姥的進步與可愛 176
至于笑成這樣嗎 178
鴛鴦的高級酒令 180
茄鲞論 182
兩玉不把劉姥姥當人看 184
妙玉的潔癖 186
劉姥姥與巧姐的緣分 188
薛寶釵的維護捍衛 190
雅謔與畫論 191
急速與舒緩 194
王熙鳳的大打出手 196
李紈的牙口與賈府的激勵機制 198
權與位 200
主奴之辨的另一面 202
無事忙論 204
無事生非 206
無懈就是懈 208
可憐的鴛鴦 210
賈母為什么遷怒王夫人 212
誰霸占了鴛鴦的生命與青春 214
賈母打牌 216
寶玉的哥們兒 217
寶釵何其通達也 219
香菱學詩 221
石呆子的扇子 223
旋律的轉變 225
雪與青春 227
賈母有意將寶琴說給寶玉嗎 229
薛小妹的懷古詩 231
襲人的排場 233
襲人是一個壓制的因素嗎 234
晴雯受涼 236
兩個世界 239
賈府內到底有幾個世界 241
表揚與自我表揚 242
真真國的女孩子 244
晴雯與墜兒 246
高級奴才的優越感 248
病補雀金裘 251
階級斗爭與造反有理 254
愿望與現實 256
做得到與做不到的 258
賈寶玉撒尿 260
賈母堅持原則 262
鳳姐的笑話 265
又一幕像契訶夫的戲 268
探春的厲害與悲哀 270
真實的極致 272
閑氣與險心 274
鳳姐為什么讓著探春 276
探春搞包產到戶 278
真假與你我 280
“臭小廝”贊 282
從惡搞到一慟 284
愛與病 287
寶釵時時送溫暖 289
誰能做主 291
粗寫與虛寫 293
寶玉傷春 295
說瞎話的本領 297
人情世事 299
文藝工作者的命運 301
原生性 303
少女與婆子的矛盾在發酵 305
以粗鄙取勝的傳統 308
婆子們的民意 310
鷹派與鴿派 312
對玫瑰露事件的質疑 314
鴿派理論及其他 316
又過生日 319
湘云的醉臥 321
情解石榴裙 323
芳官的位置 325
*后的歡樂 329
群芳外的另一芳 331
紅樓二尤 333
二尤的意義 335
林黛玉的另類著作 337
青春的空洞 339
誰讓你是出頭的椽子 341
鳳姐哭了 343
風暴是怎樣釀成的 346
惜春的冷 348
質疑青春 350
小說的高潮 352
詩歌屬于悲哀 354
晴雯之情 356
芳官的天堂與地獄 358
再談“不奴隸,毋寧死” 360
文學與真情 362
后四十回的大結構 364
沒落的氣勢與邏輯 366
禮與禪 368
《紅樓夢》的收官階段 370
崩潰的順序 372
黛玉之死 374
小說學的濃淡弛張緩急 376
賈府末日 378
死亡之歌 380
什么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382
我的一個死結 384
《紅樓夢》到底是什么 386
實錄的限度 388
附錄
中國有什么呢? 中國有悠久的歷史、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眾多的人口,另外還有一部《紅樓夢》。
放談《紅樓夢》諸公案 392
《紅樓夢》與現代文論 410
《紅樓夢》與中國文化 421
后記
王蒙新說紅樓 節選
人情世事 中國是個重視人情世故的國家,連寧國府的上房里也掛著“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對聯,應該說是中國式的格言。賈寶玉不喜歡這種教訓,躲到了可卿的臥房里睡覺,夢中與名叫可卿而風致兼有黛玉與寶釵的美麗故亦名兼美的女子同領警幻所訓的風月之事。這夠得上一絕,從中與其說是看到了寶玉的反封建,不如說是看到了寶玉的嬌縱任性,他是對著年輕美麗的侄媳可卿撒嬌。這是他的青春期的縱欲想象與青春享受主義。 這里也有一種戲劇性,時興一點叫作張力。寶玉討厭人情世事(或世故、世態),而賈府里、《紅樓夢》小說里人情與世故濃得化都化不開。老小男女主仆嫡庶,浮沉進退禍福盈虧,哪里不是世故人情?本來《三國演義》是講政治斗爭的,《水滸傳》是講武裝造反的,很多人偏偏更愛讀《紅樓》,更重視《紅樓》中的政治內容,無他,《紅樓夢》里的世事人情寫得更細膩,更出彩,更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畢飛宇*近有一句名言:沒有了人情世態,小說就死亡了。然也。 中國式的對于世事人情的說法值得回味。一個是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個是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前者強調事變的必然性與長期性,后者強調事變的偶然性與突然性。 同時還有第三種說法,叫作有些事是起于青蘋之末,語出宋玉的《風賦》,說是“夫風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緣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強調的是漸進性與演變性。 應該說,《紅樓夢》中這三者——長期性、突發性與漸進性都寫得十分充分,入情入理。冷子興演說榮國府,說的是非一日之寒,露出了下世的光景;金釧投井自盡,說的是天有不測風云;而自中間四十回起,不祥之風漸漸起于青蘋之末了。 例如,一個什么老太妃死了,賈母王夫人等去吊唁: 當下榮寧兩處主人既如此不暇……因此兩處下人無了正經頭緒,也都偷安,或乘隙結黨,與權暫執事者竊弄威福。榮府只留得賴大并幾個管事照管外務,這賴大手下常用幾個人已去,雖另委人,都是些生的,只覺不順手。且他們無知,或賺騙無節,或呈告無據,或舉薦無因,種種不善,在在生事…… 堪稱是空穴來風,信手寫來,出來一個老太妃。什么角色,連個名號也沒有,你的死干賈府何事?干讀者何事?偏偏她一死就給賈府帶來了某種缺乏管理的狀態,帶來了“種種不善”與“在在生事”。種種與在在,既沒有情節,也沒有刻畫,本不是小說敘述的上乘,在這里卻起了勿謂言之不預的提挈作用。于是伶人們與婆子干娘們斗,女兒與母親斗,承包的女人們與糟蹋東西的鶯兒們斗,用平兒的話叫作: (老太太他們)能去了幾日,只聽各處大小人兒都作起反來了,一處不了又一處,叫我不知管那一處的是。 “作”的“反”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然而聯結著大勢,反映著賈府的管理危機、秩序危機、人心危機與世態危機,叫作無政府狀態是專制主義的親密伴侶。微風已起于青蘋,越滾越大,越吹越兇,不知伊于胡底。 管理的潛暴力實質 鳳姐到了寧國府,先說上一段: 既托了我,我就說不得要討你們嫌了。我可比不得你們奶奶好性兒……行錯我半點兒……一例清白處置。 這是鳳姐的管理學,丑話說在頭里,勿謂言之不預,與其令人愛戴,不如令人敬畏。這段話還說明,管理是令人討嫌的,無政府主義才舒服。雖然不能說很全面,鳳姐的認識是有道理的,至少比賈政那種脫離生活脫離實際的腐儒顯得明白。 然后她調配勞力,叫作撥拉得開。這里又有一種說法,叫作管理的任務絕對不是事必躬親,而是善于用人分配人,合理分工,大家一起去做事或者指揮旁人去做事。 然后她列出時間表,卯正二刻(6:30AM)點卯,午初二刻(11:30AM)領牌回來(匯報進行情況),戌初(7:00-8:00PM)由她親自巡查。鳳姐并要求一切按鐘點進行,她已有嚴格的時間觀念。時間是一個重要的指標,沒有時間限制的安排等于沒有安排,沒有時間規定的計劃等于沒有計劃。 果然,次日有一個分管迎送親友的人遲到,鳳姐下令打二十板并罰扣一個月的錢糧,從此寧府中人知道了鳳姐的厲害,個個兢兢業業,不敢偷安。 鳳姐的處罰依今天標準來看也夠厲害的。什么叫厲害,什么叫“威重令行”,就看管理中潛暴力的含量。 所以即使并非正式的管理,也要動手出手,絕不含糊。在《紅》的第四十四回,鳳姐忙于過生日,賈璉趁機與鮑二家的“亂搞”,一個小丫頭為賈璉放風,見了鳳姐就跑,鳳姐反應的**句話就是“叫兩個二門上的小廝來,拿繩子鞭子,把……小蹄子打爛了”,然后起掌神速,左右開弓,把小丫頭打得兩腮紫脹,并威脅要撕爛了嘴,用紅烙鐵燙嘴,接著拔下簪子戳嘴,靠肉刑取到了口供。對后面一個花言巧語的丫頭,也是一揚手打得她一個趔趄。 至少在彼時的大觀園,敢于用暴力,該出手時便出手,是鳳姐頂用、有作為的一個標志。反過來說,又是鳳姐終于敗落的一個根源,她樹敵太多了。 人才與權力 從鳳姐身上可以看出人才與權力怎樣地相得益彰,又是怎樣地互成陷阱。 鳳姐掌權的**特色是精明,人、財、物她都門兒清。寧府一個媳婦忘了及時支取香燈,但是鳳姐未忘,此人在鳳姐下班吃飯時才來找補,便被鳳姐取笑一番。第二是心黑手辣,敢于出手,敢于將潛暴力變成現實的暴力懲戒。第三是絕不忘記以權謀私,為一個悔婚退婚的破事,逼死人命,她卻到手了三千兩銀子。而在彼時,她根本不需要也不會看得上這三千兩銀子。第四是逞強,嘴硬,對丈夫賈璉也要壓上一頭,顯擺自己的威風,例如賈璉的奶媽趙嬤嬤為自己的兒子找工作時,賈璉就被鳳姐一通取笑。第五是行云流水,不知不覺之中,道發自然地就用了權,如在分派賈薔為省親而南下采購時,順便就安排了趙嬤嬤的兩個兒子,以至于連在場的趙嬤嬤本人也沒有聽出來,直到鳳姐給她辦完了事她才恍然大悟。一句話,王熙鳳屬于那種用權用得得心應手、用出花兒來的人。 反過來說,如果鳳姐無權可用,她*多充當賈母的一個小丑,一個猴子——賈母對鳳姐愛極了便一口一個“猴兒”,“猴兒”乃是賈母對于鳳姐的愛稱——她*多能表現出來一點巧言令色的本領,她還有什么光芒?她還有什么戲?她還能成為賈府的一個什么角色? 再反過來說,巧言令色者*容易在那個環境得到重用,“猴兒”的種種搞笑本領是討好賈母的重要手段。鳳姐不管事誰能管事呢? 再再反過來說,鳳姐式的精明、毒辣、花樣翻新的用法使權力也顯現出自己的光輝魅力,自己的五彩繽紛。如果掌權者是李紈式或賈政式人物,那權還有什么好掌,人們還有什么好戲可看? 鳳姐加權力,乃開放了惡之花! 權力加鳳姐,乃展現了花之惡! 盡管鳳姐有一切愛權弄權逞權者的毛病,但是事實證明,沒有鳳姐這個權會更是用得一塌糊涂,更是腐爛不堪。有寧國府為證,寧國府的權更是用得不成樣子,寧國府的府情更是惡劣污穢。還有后文中對于鳳姐生病時賈府情況的描繪,充分說明賈府離了鳳姐不行。 賈府有了鳳姐卻也不行,因為權使她腐敗、樹敵、陷入絕境,她使權變得恐怖、丑惡、骯臟。因了她和權,賈府留下了太多的小辮子,終致破敗。 簡單的總結就是,有鳳姐這樣的用權者,賈府早晚要吃虧;沒有鳳姐這樣的用權者,賈府立馬就陷入混亂。悲夫!
王蒙新說紅樓 作者簡介
王蒙 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長,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曾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2019年9月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王蒙筆耕近70年,被譽為中國當代文學走向現代寫作技巧的開拓者。代表作有《人生即燃燒》《青春萬歲》《這邊風景》《活動變人形》等,作品被譯成英、俄、日等多種文字在國外出版。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