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yōu)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yōu)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y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yī)內科學·全國中醫(yī)藥行業(yè)高等教育“十四五”規(guī)劃教材
金融市場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403477
- 條形碼:9787121403477 ; 978-7-121-4034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融市場學 內容簡介
本書**章介紹了金融市場的起源、含義及功能、分類和發(fā)展趨勢 ; 第二章介紹了金融機構的構成體系及各自的功能特點: 第三章至第九章, 分別對金融市場的各個子市場進行了詳盡的分析, 包括其概念, 特點和市場運行規(guī)律等: 第十章介紹了保障金融市場有序運行的金融監(jiān)管體系。
金融市場學 目錄
**章 金融市場導論 1
1.1 金融市場的起源 2
1.1.1 西方金融市場的起源與發(fā)展 2
1.1.2 我國金融市場的起源與發(fā)展 3
1.2 金融市場的含義與功能 5
1.2.1 金融市場的含義 5
1.2.2 金融市場的功能 6
1.3 金融市場的構成要素 8
1.3.1 金融市場的主體 8
1.3.2 金融市場的客體 9
1.3.3 金融市場的組織方式 9
1.4 金融市場的分類 10
1.4.1 按交易標的劃分 10
1.4.2 按金融資產發(fā)行和
流通特征劃分 12
1.4.3 按有無固定場所劃分 13
1.4.4 按交割方式劃分 13
1.4.5 按交易中介劃分 13
1.4.6 按作用范圍劃分 14
1.5 金融市場的發(fā)展趨勢 14
1.5.1 金融全球化 14
1.5.2 金融自由化 16
1.5.3 金融資產證券化 18
1.5.4 金融工程化 19
本章小結 20
本章習題 20
第二章 金融機構 21
2.1 金融機構概述 22
2.1.1 金融機構的含義 22
2.1.2 市場上的金融機構 23
2.2 中央銀行 24
2.2.1 中央銀行的功能 24
2.2.2 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業(yè)務 27
2.3 商業(yè)銀行 30
2.3.1 商業(yè)銀行的功能 30
2.3.2 商業(yè)銀行的資產負債業(yè)務 31
2.3.3 商業(yè)銀行的表外業(yè)務 33
2.4 保險公司 33
2.4.1 保險公司的含義 33
2.4.2 保險公司的經濟功能 34
2.4.3 保險投資 35
2.5 證券公司等證券服務機構 36
2.5.1 證券公司的含義與功能 36
2.5.2 證券公司的設立 37
2.5.3 證券公司的業(yè)務 38
2.5.4 其他證券服務機構 41
2.6 其他金融機構 45
2.6.1 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45
2.6.2 信托公司 45
2.6.3 財務公司 46
本章小結 46
本章習題 47
第三章 貨幣市場 48
3.1 貨幣市場概述 49
3.1.1 貨幣市場的含義與構成 49
3.1.2 貨幣市場的功能 49
3.2 同業(yè)拆借市場 50
3.2.1 同業(yè)拆借市場的形成與發(fā)展 50
3.2.2 同業(yè)拆借市場的特征 50
3.2.3 同業(yè)拆借的期限與利息計算 51
3.2.4 同業(yè)拆借的運作程序 52
3.2.5 我國同業(yè)拆借市場概況 54
3.3 短期國庫券市場 55
3.3.1 國庫券的含義與特征 55
3.3.2 國庫券的發(fā)行與流通 56
3.3.3 國庫券的發(fā)行價格與
收益計算 57
3.4 銀行承兌匯票市場 58
3.4.1 銀行承兌匯票的含義與特征 58
3.4.2 銀行承兌匯票市場的產生與
發(fā)展 59
3.4.3 銀行承兌匯票的發(fā)行與交易 59
3.4.4 銀行承兌匯票的價值分析 61
3.4.5 我國銀行承兌匯票市場概況 61
3.5 商業(yè)票據市場 62
3.5.1 商業(yè)票據市場的產生與發(fā)展 63
3.5.2 商業(yè)票據的基本要素 63
3.5.3 商業(yè)票據的發(fā)行與流通 64
3.5.4 我國企業(yè)短期融資券的
發(fā)展史 65
3.6 回購協(xié)議市場 66
3.6.1 回購協(xié)議的含義 66
3.6.2 回購協(xié)議市場的要素 66
3.6.3 回購協(xié)議的收益與風險 67
3.6.4 我國證券回購市場概況 68
3.7 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市場 68
3.7.1 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市場的
產生與發(fā)展 68
3.7.2 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的特征 69
3.7.3 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的
發(fā)行與交易 70
3.7.4 我國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市場
概況 71
本章小結 72
本章習題 72
第四章 債券市場 74
4.1 債券的特征與分類 77
4.1.1 債券的含義與特征 77
4.1.2 債券的基本要素 77
4.1.3 債券的分類 78
4.2 債券的發(fā)行與流通 81
4.2.1 債券的發(fā)行 81
4.2.2 債券的流通 85
4.3 債券價值分析 86
4.3.1 債券價值的影響因素 86
4.3.2 債券的定價公式 93
4.3.3 債券的期限結構 94
4.3.4 債券的久期和凸度 97
4.4 可轉換債券的價值分析 101
4.4.1 可轉換債券的含義與特征 101
4.4.2 可轉換債券的價值 102
4.4.3 可轉換債券價值的計算 103
本章小結 104
本章習題 105
第五章 股票市場 106
5.1 股票的特征與分類 107
5.1.1 股票的含義與特征 107
5.1.2 股票的分類 108
5.2 股票的發(fā)行與流通 110
5.2.1 股票的發(fā)行 110
5.2.2 股票的流通 113
5.3 股票價格指數 122
5.3.1 股票價格指數的含義與作用 122
5.3.2 股票價格指數的編制步驟與
方法 122
5.3.3 國內外主要股票價格指數 125
5.4 股票價值分析 127
5.4.1 股票價值的影響因素 127
5.4.2 股息貼現模型 129
5.4.3 市盈率模型 135
5.4.4 市凈率與自由現金流分析 138
本章小結 142
本章習題 143
第六章 證券投資基金市場 145
6.1 證券投資基金概述 147
6.1.1 證券投資基金的起源與發(fā)展 147
6.1.2 證券投資基金的含義與特征 148
6.1.3 證券投資基金的類型 149
6.2 證券投資基金的設立與募集 154
6.2.1 證券投資基金的當事人 154
6.2.2 證券投資基金的設立 156
6.2.3 證券投資基金的募集 157
6.3 交易型開放式基金與上市
型開放式基金 158
6.3.1 交易型開放式基金 158
6.3.2 上市型開放式基金 160
6.4 證券投資基金的價格與
收益分配 161
6.4.1 證券投資基金的價格 161
6.4.2 證券投資基金的收益分配 162
本章小結 164
本章習題 164
第七章 外匯市場 166
7.1 外匯和匯率 168
7.1.1 外匯 168
7.1.2 匯率 169
7.2 外匯市場概述 171
7.2.1 外匯市場的含義與特征 171
7.2.2 外匯市場的分類 173
7.3 外匯市場的構成要素 175
7.3.1 外匯市場工具 175
7.3.2 外匯市場的參與者 177
7.4 外匯市場的交易 179
7.4.1 即期外匯交易 179
7.4.2 遠期外匯交易 180
7.4.3 掉期外匯交易 182
7.4.4 套匯交易 182
7.4.5 套利交易 185
本章小結 186
本章習題 187
第八章 金融衍生市場 188
8.1 金融衍生市場概述 189
8.1.1 金融衍生市場的起源與發(fā)展 189
8.1.2 金融衍生工具的含義與種類 190
8.1.3 金融衍生市場的功能 191
8.1.4 金融衍生市場的交易機制 192
8.2 金融遠期市場 193
8.2.1 金融遠期的含義與特征 193
8.2.2 遠期利率協(xié)議 194
8.2.3 遠期外匯合約 196
8.3 金融期貨市場 197
8.3.1 金融期貨的含義與特征 197
8.3.2 金融遠期與金融期貨的
比較 199
8.3.3 金融期貨的交易 200
8.4 金融期權市場 204
8.4.1 金融期權的起源與發(fā)展 204
8.4.2 金融期權的含義與特征 204
8.4.3 金融期權的種類 206
8.4.4 金融期權交易 208
8.5 金融互換市場 211
8.5.1 金融互換市場的起源與發(fā)展 211
8.5.2 金融互換的含義、特征與
作用 212
8.5.3 金融互換的種類 213
8.5.4 金融互換交易 214
本章小結 215
本章習題 216
第九章 互聯(lián)網金融 218
9.1 互聯(lián)網金融概述 220
9.1.1 互聯(lián)網金融的起源與現狀 220
9.1.2 互聯(lián)網金融的含義 222
9.2 互聯(lián)網金融的分類 224
9.2.1 第三方支付 224
9.2.2 在線理財 226
9.2.3 P2P網貸 227
9.2.4 眾籌 228
9.2.5 互聯(lián)網貨幣 230
9.3 互聯(lián)網金融的前景 231
本章小結 232
本章習題 232
第十章 金融市場監(jiān)管 233
10.1 金融市場監(jiān)管概述 234
10.1.1 金融監(jiān)管的含義與要素 234
10.1.2 金融監(jiān)管的模式 235
10.1.3 金融監(jiān)管的目標與原則 238
10.1.4 金融監(jiān)管的內容與手段 239
10.1.5 典型國家的金融監(jiān)管體系 241
10.2 銀行業(yè)監(jiān)管 243
10.2.1 市場準入監(jiān)管 243
10.2.2 市場經營監(jiān)管 245
10.2.3 跨國業(yè)務監(jiān)管 247
10.2.4 市場退出監(jiān)管 250
10.3 保險業(yè)監(jiān)管 252
10.3.1 保險業(yè)監(jiān)管的方式 252
10.3.2 保險組織的監(jiān)管 253
10.3.3 保險經營的監(jiān)管 254
10.3.4 保險財務的監(jiān)管 256
10.3.5 保險中介人的監(jiān)管 258
10.4 證券市場監(jiān)管 262
10.4.1 證券市場監(jiān)管的原則 262
10.4.2 證券市場監(jiān)管模式 263
10.4.3 證券上市的監(jiān)管 265
10.4.4 證券交易的監(jiān)管 267
10.4.5 證券經營機構的監(jiān)管 269
10.4.6 我國證券市場監(jiān)管體制
歷史 270
本章小結 271
本章習題 271
參考文獻 273
金融市場學 作者簡介
王修志,男,廣西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副院長,長期從事經濟學、金融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劉麗萍,女,天津工業(yè)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經濟學、金融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