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齊長慶傳 本書特色
齊長慶同志不僅是中國現代生物制品科學事業的拓荒者,也是一個平常人,他的一生充滿坎坷挫折;面對故里,面對家事,他也有自己的情感和掙扎。從齊長慶同志的家庭成長環境到他的求學之路、科學追求,到天倫之樂、葉落歸根,這本書既記錄了齊長慶同志的風雨人生,也從側面刻畫了時代變遷中的危機與生機。作者以客觀平實、審視思考的眼光,在民族、國家以及人類的立場上書寫齊長慶同志的經歷,使作品更具有宏闊視角;同時以翔實豐富的細節,從復雜嚴峻的科學探索的廣闊背景中刻畫出了一個立體又真實的科學家形象。
齊長慶傳 內容簡介
齊長慶先生是中國現代生物制品事業的重要奠基人和開創者, 獸醫科學家、發明家。他研究的“天壇株”痘苗毒種, 為中國預防和消滅天花做出過卓越的貢獻。本書全面、客觀記錄了齊長慶先生為科學事業堅持不懈奮斗的一生。齊長慶同志不僅是中國現代生物制品科學事業的拓荒者, 也是一個平常人, 他的一生充滿坎坷挫折。本書從齊長慶同志的家庭成長環境到他的求學之路、科學追求到天倫之樂、落葉歸根, 所記錄的既是齊長慶同志的風雨人生, 也從側面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發展進步。
齊長慶傳 目錄
**章 求學之路
滿族家庭
八旗沒落
京師公立第二中學校
陸軍獸醫學校
家事變遷
第二章 就職中央防疫處
校長舉薦
管理實驗動物
第三科痘苗股
負責馬匹免疫
研制純痘苗
痘苗股負責人
第三章 創建“天壇株”和“北京株”
東渡日本
“天壇株”
“北京株”
“北京株”的發展
第四章 創辦蒙綏防疫處
籌建蒙防
調研工作
代理處長
發現牛羊疫病原
署長視察
第五章 輾轉抗日
撤至長沙
恢復蒙防建制
夢斷香港
返回故里
點滴家事
癡心不改
日本投降
第六章 西北任職
一個爛攤子
獨辟蹊徑
西北安家
又遇困難
蘭州解放
接受軍管
家人變故
第七章 建設一所科技機構
新中國的生物制品事業
總體設計師
高級人才靠引進
技術骨干靠培養
生物制品理念
規劃蘭州所的科研生產方向
中國**部實驗動物規程
劫后重生
第八章 滅天花——傳奇“天壇株”
“天壇株”的守護神
普種“天壇株”天花疫苗
銷毀“天壇株”
全世界消滅天花
“天壇株”的科研價值
警惕用天花作生物武器
第九章 為霞尚滿天
家事國事
靈魂棲所
齊氏物語
天倫之樂
佳士有約
葉落歸根
后記
齊長慶傳 節選
《齊長慶傳》: 滿族家庭 1896年12月26日,丙申年冬月甘二,朔風凜冽、草木蕭瑟,成瑞的小兒子呱呱墜地。成瑞,祖姓喜塔臘氏,隸屬于滿八旗的鑲黃旗,世授武職,13歲入職武行,武藝精湛,擅長馬術,曾任咸豐帝神機營左哨馬隊教習、營總,因家中排行第二,帝呼其“馬成二”,后以積功升任正陽門城門領,欽授藍翎正四品,欽賜夫人領正四品夫人銜,后又特賜二品頂戴和花翎。不久,成瑞的族譜里,新添了一個喜興的名字:長慶。 長慶5歲那年,母親送他到學生鋪讀書,只不過讀了本三字經。學生鋪里除了教授“人之初,性本善”之外,還設有售賣糖豆、果品的零食攤。年幼的他禁不住這些甜蜜蜜的誘惑,用母親給的買早點的錢,全部換了零食吃,同時還換來了甜蜜的痛苦:胃病。治療了小半年,他的胃病才完全治愈。后來,母親依舊鍥而不舍地送他去拔貢連先生的書館,又讀了一年書。 1900年庚子之變后,北京有了學堂,于是1904年(光緒三十年),母親將他送到老君堂的北京第六初小繼續讀書。 長慶8歲時,父親已經奉旨,照領全俸,在家養老。平日里,父親總板著一張威嚴的面孔和一副審慎的態度,絕不允許五個兒子在學業上稍有懈怠。兒子們均不敢在父親面前有任何張八樣兒,個個謹言慎行,按說老幺兒子長慶或許是個例外,然而父母也未曾偏疼偏愛過他。 長慶11歲那年,家人呼喚父親吃飯,這才發覺他老人家已然在睡夢中悄然離世。毫無心理準備的一大家子人,頓時失魂落魄、慌了手腳。家庭的責任和重擔陡然落在了母親和大哥的肩上。 父親突然故去,家里的生活日漸拮據,母親不得不精打細算起朝廷發放的那點父親微薄的撫恤金,她也愈發強勢,不顧家人的怨言,一股腦兒地把屬于各家名下的金銀首飾和值錢物件,歸攏于自己手頭,統一存放、統一管理,以備萬一。 即便家中經濟趨緊,母親卻從未閃過停歇孩子們學業的念頭,她捧著喜塔臘氏的衣缽,執拗地督促幾個兒子要學業有成。那時北京的學堂還是以讀經為主,那些所謂的國文不過是改頭換面的八股文,備科教材也大多是科舉時代的內容。高等小學的校長多是翰林、進士,或者舉人出身,而教師也多為秀才出身,教學內容還是原先換湯不換藥的忠君愛國之說。 說實話,長慶對四書五經毫無興趣。教書先生也毫不留情地告知其母:“朽木不可雕也!” 這句話激得勞心勞力培養兒子的母親火氣直躥腦頂,急赤白臉地吼道:“你是想學那些敗家子兒嗎?成天提摟著鳥籠子過活,*后沒吃沒喝沒人樣嗎?” 受到斥責的長慶,心里會小聲兒咕噥:“科舉都廢除了!” 母親仿佛能聽到似的,立馬眼睛一睖,音調尖銳:“人活著,得有心氣兒!” 母親的尖聲怒罵沖入耳鼓,可他的腦袋里飄蕩的卻是那些騎著高頭駿馬,瀟灑自如地揮舞馬鞭的八旗男兒。 但很快,升騰的仰慕之情又被這些人的現實光景打了折扣: 不學無術的八旗子弟,連口飯都混不飽,他們之前沉迷于踢球、斗蟋蟀、玩鳥、抽煙、喝酒、賭博、擲骰子、摸骨牌,終日無所事事,*終都走上了禍福自成的道路…… 回過神來,他的眼睛迎面撞上了母親犀利的眼神,在一股看不見的狂風席卷之下,他忙不迭地跑回書桌旁,不情愿地撿起令他生厭的書卷,一邊安慰自己:“忍忍就好了,忍忍就好了!”一邊扯著嗓子不知所云地念誦起來,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平撫母親的暴怒,平息先生的斷言,也平靜自己的天地。 彼時疾言厲色的母親瞅著不成器的小兒子,不無困惑地跟家人念叨:“先生總說長慶朽木不可雕也,可初小學制五年,這孩子只念了三年,報考了北京**高小,錄取了150人,他排名第四,跳級念了高小,怎么就成了塊朽木呢?唉,別怨我嘴毒,總呲嘚兒你們,不求你們拔尖兒,只求你們將來都能堂堂正正地養活自己個兒。” 八旗沒落 “長慶15歲了,老大不小了,不能總在家閑待著,得為將來做打算!”母親憂心忡忡。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4歲的長慶高小畢業。在新舊制度的歷史巨變中,失勢的八旗子弟已經走向沒落,那些沒有文化,沒有手藝,又無正業的八旗子弟,頓時落入饑寒交迫的窘境之中,有的旗人開始明里暗里的典當祖傳物件,即便光景好些的,也不外乎是當警察、做小販,或者依靠兒女的贍養過活,很多八旗子弟不得不為混飽肚子,拉下臉面,干起了拉洋車和賣苦力的行當。 長慶還記得父親成瑞曾經說過:“咱們家是皇上親自統領的鑲黃旗,在滿族八旗中屬于上三旗。八旗原本驍勇善戰,可后來怎么就不成了?滿族人進北京后,皇上把海子(北京南郊南苑)開辟成了一塊皇家獵苑。 ……
齊長慶傳 作者簡介
高齊 1993年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文學學士。 2003年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文藝學專業,文學碩士。 曾就職于衛生部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科技處,現從事多領域文字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