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自證:意識的反身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317167
- 條形碼:9787547317167 ; 978-7-5473-1716-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自證:意識的反身性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一般讀者**部系統研究佛教自證理論在陳那之前發展的著作。
自證:意識的反身性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起原: 大眾部、駁斥: 說一切有部、綜合: 經量部、系統化: 瑜伽行派四部分。
自證:意識的反身性 目錄
總序
自序
縮略詞表
導言
**章 起源:大眾部
一、自證的起源
二、大眾部的自知理論
三、案達羅派關于自知的論證
第二章 駁斥:說一切有部
一、說一切有部阿毗達摩
二、一剎那之智
三、對智之自知的駁斥
四、對識之自知的討論
五、二心與記憶
六、自性受問題
第三章 綜合:經量部
一、經量部:資料來源
二、多心
三、意識
四、自知之證明
第四章 系統化:瑜伽行派
一、瑜伽行及其兩個支派
二、早期瑜伽行中的自知
三、自證:陳那
四、證自證:護法
五、后續的發展
結語
附錄:重要著作者的年代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后記
自證:意識的反身性 作者簡介
姚治華,波士頓大學哲學博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佛教哲學、印度哲學、宗教哲學和心智哲學,主要著作包括The Buddhist Theory of Self- Cognition(Routledge 2005), Brahman and Dao: Comparative Studies of Indian and Chines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與Ithamar Theodor合編,Lexington Books 2014), Nonexistent Objects in Buddhist Philosophy: On Knowing What There is Not(Bloomsbury Academic 2020),在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Comparative Philosophy等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
譯者簡介:
許偉,南京大學哲學學士,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哲學專業哲學碩士,研究興趣為唯識學和中國哲學。
余振邦,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碩士畢業,現就職于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