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尚未走遠(全2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357902
- 條形碼:9787531357902 ; 978-7-5313-579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尚未走遠(全2冊) 本書特色
歷史不過一瞬間。人生不過一瞬間。我們就是想走又能走出多遠呢?此時的王犁,是一個充滿稚氣與藝術靈性的王犁,一個從骨子里散發幽默與智慧的王犁。本書收錄了《市場狂瀾》《讓女孩走在陽光下》《父親的手藝》等文章。
尚未走遠(全2冊) 內容簡介
王犁的散文是這座城市井生活的真實寫照。在他那散發著鄉土氣息的文字中,你會找到爐火般溫暖的記憶。 《尚未走遠(共2冊)》收錄了《代課老師》《大院人家》《劫后之思》等文章。
尚未走遠(全2冊) 目錄
我該如何愛父親
父親的手藝
為母親送終
母親與相濡居
代課老師
無極之樂
別了,我的小人書
看眼兒戲
大院人家
一頭長不大的豬
無法扼殺的歌
漢水驚魂
大馬哈魚
福兮禍兮
劫后之思
午夜雨
漫說“放松”
文件丟了也別煩惱
三十年后話“買書”
甲午之殤
廟會
浪蹺
隨著高蹺出國去
石棚的守望
閑話仙人洞
消失的古城
由《海城白話演說報》說開去
鳥居龍藏的憾事
永不消逝的渡口
聊寄魁星樓
八月輝煌
市場狂瀾
小城公汽史
歷史的呼喚
“8·4”財富
讓女孩走在陽光下
神手蘇三
鷹眼
生命對“公仆”的詮釋
村魂
后記
尚未走遠(全2冊) 節選
解讀母親的腳 母親的還陽與母親的纏足 一過了大年除夕的夜,母親便說,我又長了一歲,九十一了。九十一了還不死,你說怪不怪?她說這話時滿臉現出的自滿與自得,讓我也頓時生了滿心的自滿與自得。 誰也沒有想到母親還能和我們在一起過這個春節,我們原以為母親連那個元旦都過不去的。 母親是在元旦前的三星期因感冒而引發了肺內感染,并導致了突發的呼吸衰竭而被叫來的救護車連夜送進了醫院。經過處置,病情稍有緩解后,便被我的朋友接到了他的工會門診部醫院。那一刻,我很鄭重地問我的朋友:母親康復的希望究竟有多大?朋友很坦誠地說:我也說不好,你的媽就是我的媽,我只能說我會全力以赴。于是從那一刻起,我們便一邊全身心地守護母親,一邊悄悄地為母親準備后事:收拾好了母親的壽衣,制好了母親的遺像,還備好了紅布、白布、冥紙、金元寶、銀元寶之類,當然也沒有忘記為她約好了送她上路的先生…… 在我們準備的時候,母親自己也在準備:為生而準備,更為死而準備。她一面很積極地配合醫生的治療,一面很認真地交代她身后的事:她的錢和存折都放在什么地方,她走時要穿的衣服都放在什么地方,我們該怎樣安葬她和我的父親……交代這些的時候她顯得十分平靜,看不出她有一點兒對人生的遺憾,只是當看見兩個孫子的時候,她的眼里才流露出掩飾不住的渴望。大孫子還沒有結婚,每見一次大孫子的面,她總要問:什么時候把我的大孫子媳婦領回來讓我看看?二孫子還沒有生孩兒,能看一眼自己的重孫子抱一抱自己的重孫子,自然是她*后的愿望。面對九十年漫漫人生,回想起來,怕也只有這一點兒遺憾了,但母親還是說:該走了,都活了九十歲了,再不走,閻王爺都要生氣了。 我們和母親都在生與死的準備中抗爭著,母親的病情時急時緩,我們的心情也時緊時松。到了29日夜里,母親的病情突然加重,她仿佛感到了自己的大限將至,便斷然拒絕再給她輸液輸氧,掙扎著自己去拔輸氧管和針頭,堅持著讓我們抬她回家。她說,你爹是死在家里的,我也要死在家里。 無奈,我們把母親抬回了家。母親剛到家便抽搐不止。我們一邊服侍她,一邊觀察她的變化。姐姐說:母親的腳變涼了。先生說:母親的抬頭紋要開了。朋友說:母親的瞳孔有點兒散了……總之,我們只在等待那個時刻的到來…… 然而,母親在經過了一陣劇烈的抽搐之后,竟慢慢地安靜下來,然后便打起了沉沉的鼾。然后,姐姐說:母親的腳又熱了。先生說:母親的抬頭紋一時半會兒開不了了。朋友說:母親的瞳孔又收縮回來了。然后是母親的血壓又回到了正常,母親的心跳又回到了正常,在新一天的曙光投進屋內的那一刻,母親又睜開了眼睛,平和而溫順地接受了我的朋友為她重新安排的治療。母親說:她剛剛去了一個很遠的地方,看到了一排排很高很高的樹和一片片很綠很綠的莊稼,她走不出那排樹,也走不出那片莊稼,走著走著便又走回自己家來了。 母親回來了,從另一個世界又走回來了。那一刻我才突然感覺到母親是那樣可親可愛,守在她的身邊一步都不愿離開…… 正是這一段守護,讓我有幸知道了母親的更多故事。 母親的身上有很多謎。她超常的記憶力便是我們永遠猜不透的一個謎。 那天,我弟弟的大舅哥去醫院看我母親,問候了幾句之后,母親突然問:丹丹的孩子快過生日了吧?那孩子的生日是不是×月×日?我弟弟的大舅哥連說:是,是,是×月×日。這老太太神了,連丹丹孩子的生日都能記住。 我當時真是又好氣又好笑,說:媽,你是不是要成精了,你怎么還能記住我弟弟的大舅哥的女兒的女兒的生日!你究竟是怎么記住的呢?母親很得意地說:我喝過那孩子的滿月酒,我怎么能記不住那孩子的生日?結果惹得滿座的人無不捧腹大笑。 母親能記住很多與她很親近的人的生日,我們姐弟四人的生日自不必說,那是記得牢而又牢的;同時記得牢的還有我們的孩子們的生日和孩子們的孩子們的生日。我們這些孩子,只要過生日的時候能在母親身邊,便都能吃上母親為我們煮的雞蛋。記得前年我過生日那天,中午去看母親,母親一見我,便從被子下面取出一個手巾包,從手巾包里拿出兩個仍然很熱很熱的雞蛋遞給了我,并眼巴巴地看著我把雞蛋都吃下去。那一刻,我曾為自己常常記不住母親的生日而懊悔了一陣子。 母親的腳也是一個謎。 母親小時候纏過足,人們稱母親這樣的腳為“民裝腳”。但母親的腳纏得很不正規很不地道,也就沒有纏出“三寸金蓮”式的女人的綽綽風姿。走路便不似纏足女人那樣的細細款款地婀娜,而總是一副風風火火趔趔趄趄隨時都像在追趕著什么又隨時像被什么絆住了一樣,讓你時刻懸著一份對她的擔心。 我曾問過姐姐,問過父親,也問過母親自己,母親的腳為什么會是這種樣子。從他們支離破碎的言談中,我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P1-3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