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引言 **章 南陳北李1.獨秀山下的叛逆者2.從“革命黨”到創辦《新青年》3.蔡元培執掌北大,陳獨秀就任文科學長4.陳獨秀與李大釗在北大再次相遇5.箭桿胡同9號:《新青年》編輯部6.北大紅樓:山雨欲來的風暴中心7.“五四”:改寫中國歷史的一天8.陳獨秀被捕引起軒然大波9.90年后的回望第二章 傳播馬列 1.馬克思:世界“千年**思想家” 2.馬克思學說在中國的*早出現3.江亢虎與中國**個標榜社會主義的政黨——中國社會黨4.孫中山與社會主義5.列寧的名字響徹華夏6.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人”歷史地位的爭議7.胡適與李大釗:問題與主義之爭8.李達、李漢俊等“播火”上海9.共產國際的成立和列寧的東方戰略第三章 相約建黨(上)1.陳獨秀南下上海2.李大釗等與俄共黨人的初步接觸3.群賢畢至漁陽里2號4.“一師風潮”,俞秀松和施存統成為*早的成員5. 中國**個國際勞動節紀念日6. 維經斯基拜會“南陳北李” 7. 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的醞釀和成立8. 共產國際東亞書記處和上海革命局9. 維經斯基和上海革命局的建黨努力第四章 相約建黨(下) 1.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會在上海誕生2. 陳獨秀出任中共上海發起組的“書記”3. 陳望道和**個《共產黨宣言》中譯本的出版4. 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開辦外國語學社5. 陳獨秀刷新《新青年》6. 羅素訪華,展開社會主義大論戰7. 出版《勞動界》,成立機器工會8. 創辦《共產黨》月刊9. **份黨綱《中國共產黨宣言》第五章 北方星辰1. 李大釗與他周圍的青年才俊2. 亢慕義齋和馬克思學說研究會3.“翻譯家”羅章龍和“小馬克思”劉仁靜4. 張國燾和張申府:在“南陳”“北李”之間穿針引線5. 北京共產黨小組的成立、分化和重新組合6. 鄧中夏主編《勞動音》,長辛店成立工人俱樂部7. 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成立和活動8. 張太雷與天津黨團組織的建立9. 講山西黨史,首先要講高君宇10. 李大釗:英風偉烈應與天地長存第六章 岳麓群英1. 走出韶山沖2.“湖南一師”的農家“異才”3. 發起新民學會,立志改造中國4. 組織勤工儉學,走出湖南小天地5. 主編《湘江評論》,領導“驅張運動”和“湖南自治”6. 創辦文化書社,組織俄羅斯研究會7.“何胡子”與《湖南通俗報》改組8. 向蔡同盟,蔡和森首發建黨倡議9. 新年大會,毛澤東秘密建立長沙共產黨小組10. 建黨初期的實干家11. 毛澤東和他的五位親人第七章 荊楚火種1. 董必武:從辛亥革命的失敗中覺悟2. 創辦新式武漢中學,陳潭秋成為教師骨干3. 陳獨秀來武漢講學,包惠僧命運因此改變4. 多公祠5號成為武漢共產主義研究小組的秘密機關5. 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6. 從互助社到共存社,惲代英完成馬克思主義者的轉變第八章 播火羊城1.北京大學的三個廣東人2.成立廣州社會主義青年團,創辦《廣東群報》3.“共和將軍”陳炯明與蘇俄和陳獨秀的*早接觸4.有職有權的教育委員會委員長5.與無政府主義者的接觸和決裂6.廣州共產黨的成立和主要活動第九章 風動齊魯1.王樂平墓碑在濟南現身2.盡善盡美“王大耳”3.水族歌童鄧恩銘4.濟南共產黨小組是否存在5.探究濟南共產黨小組的成立過程6.勵新學會和《勵新》半月刊7.大槐樹機廠工人俱樂部和《濟南勞動周刊》8.有關青州東圣水魏嵋、魏復中一家革命事跡的爭論9.“忠厚長者”楊明齋的生死之謎第十章 旅歐先驅1.到法蘭西2.周恩來:開國總理的早年歲月3.勤工儉學生在法國的困境和“二·二八”運動4.趙世炎、蔡和森攜手5.張申府肩負使命,周恩來加入旅法小組6.“拒款運動”的勝利,進占里昂大學的曲折7.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成立8.朱德遠赴歐洲尋真理,周恩來出任青年團書記9. 在巴黎,周恩來成為鄧小平敬重而親密的兄長第十一章 旅日小組1. 施存統赴日留學和旅日小組的建立2. 周佛海的早年經歷和理論建樹3. 施存統被日本警視廳驅逐出境4. 周佛海為何脫離中國共產黨第十二章 紅色紐帶1. 瞿秋白:真實報道蘇俄狀況**人2. 維經斯基、張太雷、楊明齋先后來到伊爾庫茨克3. 張太雷在共產國際舞臺上精彩亮相4. 劉少奇、任弼時等奔赴莫斯科的艱難旅途5. 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大學6. 馬林的使命和前往中國的驚險之旅7. 上海中共發起組的困難狀況8. 尼克爾斯基之謎9. 馬林與“二李”籌備中共一大10.“南陳北李”為何未能出席第十三章 宣告成立1. 尋找“李公館”2. 一大召開日期和代表資格的爭議3. 聚首上海4. 劃時代的一幕5. 黨綱問題上的分歧和爭議6. 闖入會場的密探使會議被迫中斷7. 會議在嘉興南湖游船中閉幕8. 一大文獻外文譯稿的發現 附錄1:中國共產黨**個綱領 附錄2:中國共產黨**個決議 附錄3:中國共產黨**次代表大會第十四章 眾聲喧嘩1. 齊聚莫斯科的中國“共產黨” 2. 姚作賓和黃介民組織的“共產黨”始末3. 俄國共產華員局里的“中國共產黨”4. 四川重慶共產主義組織探疑5. 吳玉章、楊闇公與“中國青年共產黨”6. 胡鄂公和共產主義同志會第十五章 初露崢嶸 1. 陳獨秀回上海就任中央局書記2. **個“時局宣言”和二大召開3.“馬林方式”:國共合作從爭論到決策4. 《孫文越飛宣言》發表,中共三大召開5. 大幕拉開:**次國共合作的實現和大革命高潮的到來第十六章 大浪淘沙1. 壯烈的生命定格2. 李漢俊、李達負氣脫黨3. 陳公博與周佛海:叛國者的下場4.“棲梧老人”包惠僧5. 叛徒張國燾的灰色人生6. 劉仁靜:誤入歧途者的人生之路7. 馬林、維經斯基:中國人不會忘記8. 毛澤東、董必武:從一大代表到開國元勛9. 建黨元老陳獨秀的功過是非中國共產黨創建前后大事記后記相關鏈接1. 章士釗養女、一代名媛章含之2. 曹汝霖到底冤不冤3. 關于五四運動的觀點分歧與爭論4. 李提摩太:**個向中國介紹馬克思的外國人5.“阿芙樂爾”炮聲的真實情況6. 筆名“淵泉”的陳溥賢7.“五四”時期知識分子群體和馬克思主義者的幾種類型8. *早出現在共產國際會議上的中國人劉紹周9.“南陳北李,相約建黨”說法的由來及相關考證10. 俄國友人柏列維11. 王光祈和北京工讀互助團12. 戴季陶:“粗通馬列”的反共理論家13.“共產主義小組”名稱的由來和探討14. 俄羅斯聯邦駐遠東全權代表威連斯基15. 沈雁冰:從政壇到文壇16. 《共產黨宣言》在1949 年前的六個中譯本17. 俞秀松夫人安志潔回憶俞秀松18. 陳獨秀和胡適的一組信函被拍賣出天價19. 英國貴族哲學家羅素20. 政治理論家張東蓀21. 爭議:《中國共產黨宣言》應出自李大釗手筆22. 羅章龍的人生之路23. 高君宇和石評梅的生死戀情24. 何叔衡烈士的革命經歷和犧牲過程25. 蔡和森、向警予的壯烈犧牲和他們的子女26. 楊匏安:廣東*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27. 百歲老人丁祝華回憶鄧恩銘和山東早期黨組織28. 國民黨四元老之一李石曾29. 周恩來與嚴修30. 張申府:20 世紀中國政治的“活化石”31. 章含之回憶:章士釗幫助運送印刷機,鄧小平在巴黎重訪舊地032. 周恩來、鄧小平與中國共產黨的世界眼光33. 施存統在日本警視廳接受審訊時的口供34. 中共*早黨員之一施存統的起伏人生35. 中共一大召開之前的53 名黨員名單36. 關于一大閉幕日期的四種說法37. 共產國際對中共早期的經費支持38. 尼克爾斯基照片的發現和“馬林與中國”陳列展39. 晚年陳獨秀是否接受過國民黨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