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zhàn)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jīng)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城市之光:上海老城區(qū)風貌憶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140837
- 條形碼:9787567140837 ; 978-7-5671-408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市之光:上海老城區(qū)風貌憶舊 本書特色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有詩云:“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前兩年,我們在編輯《上海灘》雜志叢書過程中,對這一點體會頗深。□018年和□019年,我們編輯出版了兩輯《上海灘》雜志叢書,共7種(另有一種待出)。我們原本以為將歷年在《上海灘》雜志上發(fā)表的文章,按主題分成若干本編成叢書,其功多顯現(xiàn)在為學術研究提供較為完整的資料上;而對廣大的普通讀者來說是難有多大興趣的。然而,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叢書出版后受到了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這些讀者中既有幾十年來訂閱《上海灘》雜志的老讀者,也有不少對上海史感興趣的年輕朋友;既有許多生于斯長于斯的“老上海”,更有來上海打工創(chuàng)業(yè)的“新上海人”。他們既想了解五六千年前的老上海,也想知道70年前走進“新世界”的新上海,更愿意了解改革開放40多年來發(fā)生地覆天翻的大上海!據(jù)出版社的編輯同志告訴我們,□018年的《上海灘》叢書中的《海上潮涌——紀念上海改革開放40年》一書出版后,大受讀者歡迎,讀者踴躍購買,一年多來已加印了3次,總發(fā)行量達8000余冊。而□019年5月推出的《五月黎明——紀念上海解放70周年》一書,僅在半年里也已經(jīng)加印一次,發(fā)行量也達四五千冊。而《申江赤魂——□□□□□誕生地紀事》和《海上潮涌——紀念上海改革開放40周年》兩書不僅讀者喜歡,而且還□□□一大會址紀念館收藏、研究和展覽。有一家旅行社的老總專門買了《申江赤魂——□□□□□誕生地紀事》和《五月黎明——紀念上海解放70周年》等書,作為向游客介紹上海歷史的重要資料。前兩年,上海大學出版社在上海書城舉辦的兩次《上海灘》叢書讀者見面會上,因聽眾太多,許多讀者沒有座位,就站著聽專家學者講述書中的精彩故事,并提出問題請專家學者解答,氣氛十分熱烈。散會后,讀者們紛紛排隊購買《上海灘》叢書。有些老讀者高興地說,這些書的內(nèi)容大多是親歷者所見所聞,因此更顯得彌足珍貴,讀起來也就覺得親切可信。特別是一些老讀者說,叢書里的文章過去都讀過,但如今同一主題的文章集中閱讀所產(chǎn)生的沖擊力就更強,思考就更深了。所以,他們紛紛建議我們今年要繼續(xù)編輯出版《上海灘》雜志叢書。為了不辜負大家的期望,我們經(jīng)過慎重考慮和仔細研究決定,今年繼續(xù)編輯出版4本一輯的《上海灘》雜志叢書,分別是《英雄兒女——志愿軍老兵朝鮮戰(zhàn)場親歷記》《上海制造——黃浦江畔的中國品牌》《影壇春秋——上海百年電影故事》《城市之光——上海老城區(qū)風貌憶舊》。
城市之光:上海老城區(qū)風貌憶舊 內(nèi)容簡介
《上海灘》雜志創(chuàng)辦以來,堅持“以介紹上海地方知識和各方面建設成就為己任”的辦刊宗旨,堅持用說古道今的方式、生動具體的內(nèi)容,致力于“講好上海故事,傳播上海精彩”。所刊文章中不乏名家名作、鮮活史料,和大量珍貴歷史圖片,在海內(nèi)外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城市之光:上海老城區(qū)風貌憶舊》是“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上海灘》叢書”中的一種,所收錄的文章講述了上海老城區(qū)八仙橋、十六鋪、蘇河灣、四馬路、洋涇浜、靜安寺、石庫門弄堂等處的歷史記憶。這些地方的老地名有的沿用百年,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書中所收的回憶文章描述了這些地方的歷史風貌和人文往事。文章作者多為親歷者,敘述詳實可靠,回憶生動,具有較高的可讀性和參考價值。
城市之光:上海老城區(qū)風貌憶舊 目錄
洋涇浜的傳說
閑話泥城浜和周涇浜
淮海路百年滄桑
上海老城廂走馬觀花記
尋訪四馬路上的文化史跡
“八仙橋”的來歷與變遷
八仙橋菜場:一場菜販與公董局的沖突
挖出清代大炮的光明中學
八仙橋瑣憶
日新池:阿桂姐開辦女子浴室
大眾劇場:黃梅戲從這里騰飛
青年會所八十年
在八仙橋上勞動課
十六鋪舊事漫談
金利源碼頭那些事
昔日小東門外的洋行街
“三大祥”競爭個個有絕招
市輪渡“東東線”滄桑錄
蘇河灣探源
老北站史話
說說蘇河灣的老工業(yè)
上海總商會:一座無形的橋
辛亥功臣俞國楨與閘北
吳昌碩在蘇河灣
南陽橋逸事
南市難民安全區(qū)紀實
曹楊新村:中國街道之星
“明星弄堂”:桃源村
安豐里:人才薈萃的京劇票房
消失的會樂里
金城里青春紀事
康樂村當午的那些人和事
我的白俄鄰居們
回眸丁盛里
情系九福里
寶康里瑣憶
仁慶坊紀事二則
景安里的里弄食堂
老上海弄堂生活瑣憶
大慶里附近的店鋪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