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叢書澳門勞動法概論/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41659
- 條形碼:9787520141659 ; 978-7-5201-416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叢書澳門勞動法概論/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叢書 本書特色
本書*顯著的特點就是既有具體法律條款的解釋與介紹,又有作者從理論研究的角度出發所作之評析與批判。在《澳門基本法》所確立的“一國兩制”框架下,澳門法律雖是中國法律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從而在中國境內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大陸法系法域。
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叢書澳門勞動法概論/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叢書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系統方法、歷史方法、比較方法和司法解釋方法,呈現勞動法的總體情況,使讀者可以從各方面綜合把握勞動法,這對學習和研究各單行勞動法規有著巨大的幫助。本書分為勞動法總論和勞動法分論兩個部分。勞動法總論包括勞動法概述、勞動法的性質、勞動法淵源、勞動法的基本原則和勞動法的解釋與應用;勞動法分論包括澳門個人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和勞動保護法)及集體勞動法。
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叢書澳門勞動法概論/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叢書 目錄
**章 勞動法概述
**節 勞動法基礎研究
第二節 勞動法的基本體系
第二章 勞動法的性質
**節 公法與私法區分的概況
第二節 勞動法性質的界定
第三節 澳門勞動法的性質
第四節 社會法
第三章 勞動法淵源
**節 法淵源與勞動法淵源
第二節 勞動法的內部淵源
第三節 勞動法的外部淵源
第四節 法律沖突的解決方法——法律位階的適用
第四章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
**節 勞動法基本原則的功能
第二節 勞動法基本原則的內容
第五章 勞動法的解釋與應用
**節 勞動法的解釋
第二節 勞動法的應用——時間適用和空間適用問題
下編 勞動法分論
第六章 澳門個人勞動法——勞動合同法
**節 勞動合同立法沿革
第二節 關于勞動法律關系
第三節 關于勞動合同
第七章 澳門個人勞動法——勞動保護法
**節 勞動保護法概述
第二節 勞動保護法的主要內容
第八章 集體勞動法
**節 集體勞動法的沿革
第二節 集體勞動的范圍和意義
第三節 中國工會與集體勞動法
第四節 澳門集體勞動法
參考文獻
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叢書澳門勞動法概論/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叢書 節選
《澳門勞動法概論》: (一)社會法思潮 社會安全制度是從勞動保護開始發展的,與之相似的是,社會法的構想也與勞動法有著密切的聯系。不過,兩者需要解決的問題有所不同。由于勞動法的獨立發展,法學對于勞動法的性質問題產生了疑問。基于勞動合同的私法性質,以及各國的民法典的編排方法,勞動法一直被歸入私法。然而,進入19世紀后半葉,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從自由競爭轉向壟斷,雇主與雇員之間的關系變得越發不平等,人們開始意識到自由放任主義所存在的各種問題,這促使國家加強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干預,從而致使法律容許政府更多地介入勞動市場。在法學方面,勞動法私法說的神圣地位開始動搖,完全私法自治的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為人們所接受。這種趨勢主要體現為私法公法化。學者們開始認識到勞動法不可能再被認為是純粹私法范疇性質的,民法學者提出了半公法說(公私法混合)。 在對私法公法化(原屬于私法范疇的規范被賦予了公法的性質)的解讀上,半公法說認為這是因為在某些私法法律關系中,主體雙方雖然在法律名義上是平等的權利義務主體,但在實際情況中卻是異常不平等的。因此,純粹私法上的規定已經不足以保障受害方,對此必須施以公法上的制裁。而在公法私法化(原屬于公法范疇的規范被賦予了私法的性質)的解讀上,無論刑事追訴、行政管理抑或其他的公共管理活動,其*終的依歸都是實現私人利益,而個體的利益又是通過公共利益或社會利益而得以落實的。可以說,私法公法化是以公法強制性彌補私法意思自治的不足,其*終是以實現私法的價值為目的;公法私法化則是以弱化公權力來追求私人的意思表示,其目的是更好地實現公法的價值目標。 半公法說雖然越來越被學界接受,然而,在一些學者看來,該說同樣存在問題。 一直以來,大部分法律規范都是針對社會生活的,而許多社會生活也是私人生活的表現,所以規范這些社會生活的應該是私法。然而,在當代法律規范中,越來越多規范私人關系的立法會伴隨著公共當局的介入,以及訂立一些刑事或行政上的制裁(后果)。那么,我們可以說,按照這個趨勢幾乎所有的法規都會趨向于半公法性質(明顯的例子有消費者法、著作權法等),*終演變成半公法說一統的局面。 因此,有學者提出社會法說以嘗試解決這個矛盾。該說認為,社會法既不屬于公法也不屬于私法,它是一條貫穿公法和私法領域的對角線。 中國學者董保華分析了由勞動法走向社會法三元法律結構的發展歷程。一元法律結構,即公法上的權利滲透到社會一切領域的一種法律結構。國家從社會奪走了全部權利,個人既沒有獨立的權利也沒有自由,呈現出國家本位。一元法律結構將整個社會視為一個層次來進行調整,這種法律結構在政治上往往以政教不分、諸法合體為特征,在經濟上與一種封閉式經濟而且是全社會范圍內的封閉相適應。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實際上是重合的,這種重合的典型表現既是政治上的等級,也是經濟上的等級。正是由于市民社會為政治國家所吸收,才會形成一元的法律結構。 二元法律結構是以公法與私法的區分為特征的法律結構。二元法律結構根據利益的不同層次,將整個社會分為微觀的私域和宏觀的公域兩個層次來進行調整。西方的二元法律結構的功能首先表現了一種保障權利制權利的法制狀態下資本主義的法律發展,可以說在相當程度上是圍繞權利與義務相結合而進行的,即逐漸使權利的行使承擔一定義務,以使權利受到限制,這也是私法與公法區別的價值意義。 三元法律結構是指公法、私法與社會法并存的法律結構。對于二元法律結構而言,面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如何協調權力和權利兩者間的關系。*佳的方式是為私法與公法相結合劃出一塊相對獨立的領域,稱為社會法,這就是第三法域。公法以國家利益為本位,私法以個人利益為本位,社會法以社會利益為本位。社會法是在私法公法化的過程中產生的。 社會法是調整非公非私以外的社會關系法律規范的總稱,即非公主要指非政府,非私主要指非個人,常常指集體與集體或群體與群體之間涉及公眾利益的社會關系,如社會保障關系、勞動關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關系等。 ……
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叢書澳門勞動法概論/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叢書 作者簡介
蘇建峰 現任澳門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澳門大學法律翻譯碩士、澳門法實務碩士課程課程主任,兼任澳門保安部隊高等學校警官培訓課程導師,澳門法律及司法培訓中心培訓課程導師,澳門大律師。1997年于澳門大學獲中葡翻譯學士學位。2000年~2012年就讀于澳門大學法學院,先后獲法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2004年起在澳門大學任教至今。主要任教債法、勞動法、親屬繼承法。在《法律適用》、《中國法律》、《澳門法學》、《法學院學報》和《澳門研究》等刊物上發表獨著或合著論文十多篇。并出版了《不當得利補充說研究》一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