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飛天神龍/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21512
- 條形碼:9787520521512 ; 978-7-5205-2151-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飛天神龍/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 本書特色
朱貞木(1905—1959),浙江紹興人。民國時期著名武俠小說作家,被后人稱為“新派武俠小說之祖”。其小說布局詭異,以推理見長,善于附會史事及描寫邊疆異俗。與還珠樓主、白羽 、鄭證因 、王度廬共稱“北派五大家”。以《虎嘯龍吟》《七殺碑》《羅剎夫人》為代表作。
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飛天神龍/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 內容簡介
中篇武俠小說集。朱貞木被后人稱為“新派武俠小說之祖”,其作品布局格調奇詭、內容俠情兼備、筆法細膩柔韌、內涵不拘傳統,在作品中描寫人物情感理想化、武功細節現實化,開新派武俠小說創作之先聲。為傳播文學經典著作,傳承孝友義俠的武俠精神,我社推出“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朱貞木卷”,秉著尊重原作、還原經典的原則,均以民國原本為藍本對作品進行點校整理,此為其中之一,含《飛天神龍》《煉魂谷》《艷魔島》三部中篇小說,后兩部實為續集,全書屬三部曲。
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飛天神龍/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 目錄
**回 崆峒武當之仇
第二回 兩個神秘女子
第三回 壁虎崖遇艷
第四回 女頭領之色情狂
煉魂谷
**回 柳花娘的空歡喜
第二回 毒弩一點紅
第三回 煉魂谷的銀光
第四回 四角戀愛
艷魔島
**回 湯九郎君和靈鶴
第二回 夜襲血龍堰
第三回 訪艷
第四回 天巖盜寶
附錄:朱貞木小說年表
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飛天神龍/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 節選
**回 崆峒武當之仇 自從遜清道光末年,洪楊在粵西金田起義以來,到處響應,不上幾年,早已自粵北上,人兩湖,侵皖豫,浙贛一帶同時受了威脅。等到義旗東指石頭,洪秀全入據金陵,不數年間,競容容易易地建起了太平天國。 自天王洪秀全以下,如那時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之流,都是非帝即王,不想創業未固,競不思進取北上,反倒樂于偏安,那一種奢靡的享受和狂妄的舉動,早將當初為民革命的精神,忘了個干干凈凈。人人都以聚斂搜刮為是,滿不管人民當兵革之余,哪來余力供養你們這批寶貝?所以僅僅得了半壁山河,已經民怨沸騰,可說是內憂外患,不可終日,于是才使得那位學者式的滿清領兵統帥曾國藩從容展布,數年間削平了太平天國。 本書要說的事,既非關于洪秀全等一班革命人物,也非敘述曾國藩等一批忠臣分子,乃是純粹民間故事。這些故事,都出在幾個極平凡的老百姓身上。唯其是平凡的人,才顯得他們的所作所為是不平凡的。因為不平凡,作者才不惜費詞,將他們寫在后面。 在兩湖交界的湖北監利縣東南、湖南巴陵縣東北的臨湘縣,地處大江東南岸、黃蓋湖的西面。那地方東枕長江,南憑昆山山脈,左右有鴨關、城陵兩磯,地勢相當沖要。縣城周圍數十里方圓,也算自鄂人湘的**個要口。 臨湘縣東北的鴨關磯是個小小的村鎮,鎮上住有一家土著,主人姓崔名永福,擁有良田數頃,乃是半耕半讀人家,在村中也算小康之戶。夫婦年均半百,生了兩個兒子,長名仁龍,次名仁虎。仁龍自幼讀了幾年書,即棄讀從耕,幫著老父料理農作;次子仁虎生得體力精壯,自幼好武,讀書而外即喜耍槍弄棒。在那時雖然海禁已開,已有了槍炮,但是民間習武風尚依然講求拳術兵刃。仁虎從小好武,一個勁磨著他父親要求延師習武。崔永福覺得目前本省境內,表面上雖稱安靖,實際稍微偏僻些的地方,免不了盜匪橫行。為保護自己家產起見,也覺得仁虎習武倒也需要。于是便從巴陵方面請了一位武術教師來,供養在家,仁虎從此開始習武。 這位教師姓白名叫如玉,是一位落魄的武舉,得過真傳,絕非平常拳師可比。仁虎由這位白教師開蒙下手練習,根基甚好。那時仁虎年只十二三歲,也說得起是幼功。 光陰如箭,不覺過了六個整年,內外功都已有了根底。到了仁虎十八歲那年,白教師因路見不平,得罪了省里一位貴公子。不多幾日,由省里行文到岳陽府,轉飭臨湘縣,指傳白如玉到案,輕輕地加了他一個“恃武橫行鄉里,魚肉良民”的罪名,競革了武舉,枷號示眾后,遞解回到他貴州平越州余慶縣的原籍。從此仁虎的武事,也就因為一時尋不到良師而中斷了?墒侨驶⒈詧砸愫脤W,白老師已然走了,他雖不能得到新的技術,對于已經有的功夫絕不荒疏,仍然每天練習。 在一個風雪漫天的凌晨,崔永福一家因田事休息,沒甚工作,都在家中閉門取暖。唯有仁虎是一個練武的青年,他依舊在園場空地上來回地練習。一會兒練完了,正想閑走幾步,便進屋去吃早飯,偶一抬頭,園場中那棵老樹禿枝上棲止的一群烏鴉,倏地一個個齊向墻外飛去。 仁虎心說:“這樣寒天,鳥雀大半都凍得停在樹上不想動彈,怎的這一群老鴉偏都向墻外飛呢?難道墻外還有什么好的鳥食嗎?” 他畢竟還有些孩子氣,一時動了好奇心,便悄不聲地踅出大門,到底要看看墻外有些什么可以引動老鴉的物事。誰知跨出門口,向左右墻根一望,但見那條路上一望無垠,白茫茫一片,連地面的坎坷都看不出來,哪有什么奇異的物事!他正想走回,忽見那些老鴉似乎又從左墻角那邊飛了回來,停在門外枯枝上,吱吱喳喳地亂噪。仁虎不由順著左墻根走了過去,剛一轉彎,便看見雪地中躺著一個死人呢。仁虎嚇了一跳,也顧不得走近去細看,立即跑回家里稟告父親。崔永福忙帶了兩名長工,奔到墻角邊一看,原來是一個年輕的過路人,不知怎的會凍僵在雪里。崔永福用手在那人的胸口摸了一摸,覺得尚有微溫,知道并不曾死透,命長工們取了一副木板來,將那青年抬到屋里暖室外面,先將他挪到榻上,然后再用姜湯、開水等物加以灌救,為的他受凍而僵,血脈已凝,不宜驟然近火,所以只好躺在不設火的屋內。 果然不到一頓飯時,青年漸漸蘇醒過來,可是氣力甚微,勉強睜開一雙呆滯的眼睛,向四面望了一望,就知自己已經遇救,可是還沒精神說話,重又將雙目閉上,不住聲地微哼,手足也有些發顫。崔永福知道此人已緩過氣來,不過仍是畏寒,此刻該將他移到暖室里去了,便叫長工們將他抬到里屋榻上。又過了些時,果然那人的手足漸漸能夠移動了。崔永福知他危險已過,忙取過一條棉被給他蓋上。那人見崔永福殷勤救護,不由露出感激之色,只還說不出話來。 崔永福已知其意,用手止住了他,說道:“先別客氣,等你緩過氣來,我們慢慢再談! 那人聽了點點頭,也就不再客氣,只閉了眼養神。不一時,他競由極度寒冷疲乏中,感到溫暖舒適而呼呼地睡去。 被崔永福父子從雪中救活的那個青年,也是本書中相當重要的一個人物。
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飛天神龍/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 作者簡介
朱貞木(1895一1955),本名朱楨元,字式顓,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武俠小說家,與還珠樓主、白羽、鄭證因、王度廬共稱“北派五大家”。出身官宦人家,篆刻、詩書、文章俱佳。自幼在家讀私塾,在紹興讀完中學后,考入浙江大學文學系,畢業后曾在上海求職。1928年進入天津電話南局工作,與還珠樓主同事,且私交甚篤。1934年將妻女接來天津定居,也是從這一年起開始發表武俠小說。1940年自動離職,賦閑在家,以繪畫、篆刻、寫作自娛。1955年冬因哮喘病與心臟病并發,在天津市總醫院去世,享年六十歲。朱貞木一生創作小說十余種,武俠代表作有《虎嘯龍吟》《七殺碑》《羅剎夫人》等,其創作集前人之大成,而又有其獨特新穎之筆法,為五十年代以來港臺武俠作家如金庸、古龍、司馬翎等群起仿效,歷久不衰,因而被后人稱為“新派武俠小說之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