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跨度新美文書系分界/跨度新美文書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25244
- 條形碼:9787520525244 ; 978-7-5205-2524-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跨度新美文書系分界/跨度新美文書系 本書特色
邦坤先生的這部散文集是在微散文創作上做出了很好的探索,特別是在對現實生活的瞬間發生的事件,進行迅速及時的敘事,從而將作者的新聞素養和散文創作較好地結合在隨筆的寫作之中,通過一系列精短、即興、快速的現實采寫,從而尋找到屬于自己的散文創作的視角,在現場式的事實敘述中進行剖析、追問、描述、贊美、鞭答。
跨度新美文書系分界/跨度新美文書系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散文隨筆作品集。其中收錄了作者多年來創作的八十余篇作品,包括《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工作著是美麗的》《愛,首先意味著獻給》《分界線隨想》《萬紫千紅總是春》《月季花開夏日臨》《興安野菜很清純》《北疆的年味兒》《閑話年俗》《花鄉,花香》《詩人:一個城市的名片》《回家的路有多遠》《瑞雪兆豐年》《三十功名塵與土》等。內容涉及地域文化、風土人情、自然生態、城市形象、社會變遷等,有對人、對事、對物的印象,對人生與社會的思考,也有觀影觀劇及閱讀作品的感悟。作者文筆洗練流暢,作品具有知識性、豐富性及可讀性。
跨度新美文書系分界/跨度新美文書系 目錄
**輯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工作著是美麗的
記者節隨感
愛,首先意味著獻給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廣告節觀感
給廣場雪雕做創意
為世紀廣場壁畫做創意策劃
南方供熱是否有可行性
“疫”起讀書
分界線隨想
桃花艷開春已至
清明時節
清明踏青記
萬紫千紅總是春
月季花開夏日臨
夏至日
夏夜喜雨
菊花香
第二輯
黑河因何而名
都柿野果酸又甜
興安野菜*清純
開江魚肥鮮之首
璦琿燜子回味香
古驛站與馬肉干
大果沙棘美名揚
北紅瑪瑙映邊城
刺爾濱河釣魚記
黑河宜建一座中國人口分布線紀念園
說風俗
北疆的年味兒
閑話年俗
二月二
何日走出“深閨”
由《我的兄弟叫順溜》提到淮陰城說開去
由二人轉說藝術的庸俗化
朗誦詩的先驅者高蘭
重慶印象
鶴城印象
過荊州
我的后花園
人類還有沒有凈土
家園
花鄉,花香
第三輯
在大森林里認識的上海知青
讀《遠去的黑龍江》想到的
看《我的兄弟叫順溜》
看世界杯瑣記
說雅與俗
學學山東的“節文化”
鬧秧歌
鄂倫春族文化傳承面臨挑戰
上海世博會,不說再見
宜家:色彩斑斕夏日風
聽余秋雨暢談城市文化
詩人:一個城市的名片
師者吳寶三
詩的眷戀和眷戀的詩
什么樣的欄目是好欄目
東北話里的兒化音
第四輯
回家的路有多遠
蒼天灑淚
七月隨感
喬遷之累
三九天
瑞雪兆豐年
春天來了
立秋
三十功名塵與土
說短信
再說短信
情系北疆黑土地
又是新年
新年隨感
有一種感動常使我淚流滿面
又是一年桂子香
走出來的充實
2011年的**場雪
一個人的話劇史
跋
跨度新美文書系分界/跨度新美文書系 節選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這是一首歌的歌詞,這也是一個響徹中華大地的名字。張麗莉,一個普通的中學教師,她卻讓千千萬萬人為她叫好,為她擔憂,為她祝福。 看電視新聞,她的一位中學老師講起她上學時自我介紹時說:我叫張麗莉,記得美麗的茉莉花就記住了我的名字。 記住了她的名字:美麗的茉莉花。 她的確是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茉莉花,樸素潔白的小花,普普通通,不引人注意,卻芬芳四溢。 張麗莉,在危急時刻能顯身手,源于她的善良,她的熱情。她美麗的外表下,還有一顆美麗的心靈。她平時對學生如愛自己孩子一般,正因為有愛,才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她對學生的愛是無私的,正所謂無私才能無畏。 張麗莉雖然不是正式在編教師,雖然她的收入不高,但是,她愛崗敬業,認真教書育人,關愛學生,對有困難的學生伸出援手。無論對事業還是對家庭,對學生、同事還是對家人,都熱情如火。 張麗莉生活和工作的城市——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本來就是一個英雄城。四十多年前,解放軍戰士劉英俊為救兒童舍生忘死攔驚馬,英勇犧牲。今天,張麗莉為救學生,自己被碾在車輪下,失去雙腿。她仍舊躺在醫院重癥監護室,從北京選派的*好的專家、醫護人員正對她進行全力以赴的救治。無數的人為她祈禱,為她祝福,期望她盡早脫離危險,祝福她早日康復。 人們送給她“*美女教師”的稱號,張麗莉當之無愧。 一位大媽在接受采訪時說:她不是一下子好的。意思是,她平時就是一個好人,她能在危難時刻伸出援手,是與她平時的積累分不開的。 她就像茉莉花,花開時不事張揚,卻給人間帶來芳香。 張麗莉,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工作著是美麗的 對于一個有強烈事業心的人來說,沒有什么比工作著更為美麗、快樂和幸福的了。優秀新聞記者閆阿紅摯愛新聞事業,對于選擇記者這一職業夢寐以求,對于從事記者工作無怨無悔。一心撲在新聞采編上的阿紅是美麗的,美麗動人的阿紅始終如一地工作到生命的盡頭。 阿紅是十分敬業的。大學畢業后她回到家鄉,在阿城電視臺開始了電視新聞工作者生涯。她對新聞記者工作一腔熱血,全身心地投入。瘦弱的阿紅渾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勁兒,每當她的工作與家事或個人的事發生沖突時,她總是那一句話作答:“等我寫完這篇稿再說,好嗎?”有一年,臺里還有三十篇對上報道任務沒有完成,而時間只剩三個月,阿紅在危難之處顯身手,馬不停蹄地采訪,廢寢忘食地編輯,只用一個月時間出色地完成了任務,而美麗的阿紅卻累了、瘦了。 阿紅是甘于奉獻的。阿紅立志做一名平民記者,她關注著平民,報道著平民,也無私地幫助著平民。貧家女兒趙紅霞考上了大學,卻為學費發愁,阿紅與同事一道邊采寫報道,邊向社會呼吁,終使趙紅霞圓了大學夢,而阿紅采寫的《愛心是盞明亮的燈》電視片播出后也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如今趙紅霞已畢業走上工作崗位,阿紅的精神將燭照她一生。阿紅通過采寫的報道頌贊收養三個無家可歸兒童的老漢,并呼吁為他捐款捐物。當老漢住房翻建時,阿紅與同事一道幫老人聯系木材、水泥。阿紅還不顧嚴寒和危險,只身帶車到山里去拉建房用的木材。 P3-5
跨度新美文書系分界/跨度新美文書系 作者簡介
柳邦坤,原籍山東,出生于黑龍江。曾先后就職于林區、礦區、高校、市委部門、廣電媒體,2008年轉行到高校工作。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高級記者、教授。出版文學作品集多部。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