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他者身份與異質色彩:孟華劇作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4050049
- 條形碼:9787104050049 ; 978-7-104-0500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他者身份與異質色彩:孟華劇作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系“河南省宣傳思想文化戰(zhàn)線‘四個一批’人才資助項目”,是對有名劇作家孟華研究的一部專著。孟華是河南省的知名劇作家,其創(chuàng)作從上世紀70年代初一直延續(xù)至今,是一位個性鮮明、風格突出、成就卓著的藝術大家。觀念的超前,題材的獨特,思想的深刻,構成了其創(chuàng)作的主要特點。本書從創(chuàng)作觀念、題材類型、風格樣式、藝術手法、個性特點、語言藝術等多個方面,對孟華的作品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他者身份與異質色彩:孟華劇作研究 目錄
**章 誤入的“驚喜”——早期現(xiàn)實題材創(chuàng)作的意外絢爛
獨苗破土:處女作《山鷹》的一炮走紅
權力的困惑:話劇《勞資科長》的人物突破
第二章 “他者”身份的指認和確立——一中期的形式探索和觀念革命
《老包打滾》《情斷狀元樓》的形式探索和哲思融入
《半個娘娘》的驚鴻一瞥
第三章 縱情恣意的自我“放逐”——探索創(chuàng)新的多向度實踐
“他者”身份和“異質”色彩
《春秋出個姜小白》:以荒誕寫深刻
“此乃素貞‘人生戀’”:新版《白蛇傳》的現(xiàn)代解讀
《美兮洛神》:人生輪回的“宿命之美”
小劇場豫劇《傷逝》:戲曲新形態(tài)的開拓實踐
第四章 立足東方看西方——名著改編,融通中西
《榆樹下的欲望》的跨文化改編
待價而沽的《馬可與公主》
《安娜·克里斯蒂》的改編策略
第五章 轉向與回歸——后期圣賢題材的開拓與圓融
再度轉向
從神話到現(xiàn)實:越調《老子》的敘事變革和意蘊提升
圣賢題材創(chuàng)作“堂奧”窺探
第六章 風格·色彩·氣質——孟氏劇作的顯性標識
孟華劇作的“鬼魂情結”
孟華劇作的喜劇精神
搖曳多姿的語言藝術
后記
他者身份與異質色彩:孟華劇作研究 節(jié)選
《他者身份與異質色彩:孟華劇作研究》: 二、安娣的形象定位和主題開掘方向 在原著中,安娜一上場就帶著強烈的身份感,奧尼爾特別從她的穿著打扮和行為特點上去強調她的妓女身份:“外表的一切清楚地顯示了她屬于世界*古老的職業(yè)的跡象。她的年輕的面容,在一層化妝品的下面已經(jīng)變得冷酷無情和玩世不恭。她的穿戴是農村姑娘當妓女那種打扮,既華麗又顯得俗氣。”初到海上,她就大口吞酒,毫無顧忌地抽劣質煙,說粗話……奧氏的這種人物定位,對應的是他的主題開掘走向。 在改編本中,孟華對安娜這個形象做了符合中國審美取向和價值判斷的“隋理性”調試。所謂“情”,是指創(chuàng)作者或觀眾對人物的情感傾向。安娜是個受害者,在中國觀眾的意識中,受害者大都是柔弱的、無辜的、無助的、可憐的,是需要受到同情、保護甚至贊美的。中國戲曲舞臺上許多妓女作為被歌頌的形象,即是證明。因此,在改編本中,作者首先從外形描寫和行為方式上對人物做了符合“常情”的調整,從對安娣出場的非常“節(jié)制”的描寫中,可見一斑。“安娣上。她發(fā)育豐滿、秀美,但眼前健康狀況不佳。”只是用“健康狀況不佳”對她的身份做了一點暗示。而且,安娣在全劇中的行為方式和言說方式,較之原著,也收斂、含蓄得多。除了第三幕當傷疤不得不揭、真相不得不說的時候,幾乎處于癲狂狀態(tài)的安娣有情緒爆發(fā)時的歇斯底里及抽煙等個別“非常態(tài)”行為外,全劇其他場次,很少能從她的言談舉止上看出職業(yè)的痕跡。相反,年輕、美麗而不失純樸,是安娣形象的基調。大剛對她的一見鐘情,也正是因為“天生頭次遇純妹”。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對這個人物的“向善性”定位。 所謂“理”,其一,指中國觀眾認同的“人情物理”。可以相信,安娣來到海上之前,曾經(jīng)“冷酷無情”“玩世不恭”,那是她職場必用的手段和必戴的面具。但當她來到一個新環(huán)境,當她面對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從情理上講,她會有意收斂行為,掩藏蹤跡。改編本的“向善性”調試,是符合人物當時心理動機的,也是符合中國人情事理的。 其二,指人物設置和主題開掘方向相對應的“邏輯之理”。原著的核心主題是命運對人的掌控及人在命運面前的困惑、抗爭、無奈、妥協(xié),豐富深刻,且?guī)в袕娏业摹八廾鄙省8木幈緦㈤_掘重點放在對人物真切生命體驗的描寫上,寫了她聽命來自生命內部的深情呼喚,為一個能讓她“忘我”的生存環(huán)境,為一種暢快愜意的生命感受,為一場碰撞出人性火花的真愛,一步步去爭取的執(zhí)著、任性和執(zhí)拗。這個主題,本是原著多義主題中固有的一個層面,但經(jīng)改編者“減頭緒,去枝蔓”的提煉、強化,不但弱化了原劇的“宿命”色彩,而且將主題提升到了對人的生命感受和歸屬感的探尋上,具有了品咂不盡的哲學意味。 ……
他者身份與異質色彩:孟華劇作研究 作者簡介
李紅艷,系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東方藝術》主編,河南省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四個一批”人才。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河南戲曲現(xiàn)代戲研究》等。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