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大夏書系·“核心素養與21世紀技能”譯叢21世紀技能的教學與評價/大夏書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07046
- 條形碼:9787576007046 ; 978-7-5760-070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夏書系·“核心素養與21世紀技能”譯叢21世紀技能的教學與評價/大夏書系 本書特色
1.名家主編: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心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楊向東為叢書主編。 2.內容豐富:涵蓋21世紀技能的內涵與理論基礎,21世紀技能發展的學習環境創設,21世紀技能評價的政策框架等內容,具有極強的啟發性。 3.方法科學:研究扎實、方法科學、邏輯嚴密、表述清晰,詳細描述了澳大利亞、芬蘭、新加坡、英國等國家開展21世紀技能的數學與評價項目。 推薦篇目: 評價設計方法 知識社會和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大夏書系·“核心素養與21世紀技能”譯叢21世紀技能的教學與評價/大夏書系 內容簡介
信息與通訊技術的發展快速改變著人們的工作、生活以及娛樂方式,人們通過技術實現團隊合作、提出新觀點、創造新產品與提供新服務。但與此同時,現代社會也遇到了無數亟待解決的問題,如食品安全、能源短缺、優選氣候變暖以及環境污染等。在這種情況下,對復雜問題做出靈活反應、有效溝通、動態化管理信息、團隊工作以及合作創建解決方案、有效使用技術、生產新知識等,都成為生活在21世紀所需要的“技能”或“核心素養”。 為應對這一挑戰,學校教育必須做出改變,其中,教育評價的改革尤為迫切;谶@一背景,微軟、英特爾、思科三大計算機公司出資和委托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研究團隊,聯合美國等7個國家開展了21世紀技能的教學與評價項目(簡稱ATC21TM)。 本書是該項目階段的研究成果,它富有原創性地研究了如下問題:21世紀技能的內涵與理論基礎;21世紀技能評價的方法論基礎與具體操作技術;21世紀技能發展的學習環境創設;21世紀技能評價的政策框架。這一系列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對我國方興未艾的“素養本位課程與教學改革”具有重要借鑒價值。
大夏書系·“核心素養與21世紀技能”譯叢21世紀技能的教學與評價/大夏書系 目錄
第1章 教育與學校的角色轉變1
ATC21S項目4
白皮書6
評價發展6
評價技能7
對教學的意義8
對評價的意義9
評價的政策意義11
ATC21S項目過程12
存在的問題14
第2章 21世紀技能的界定17
促進學習的標準及其評價的作用19
質量評價系統的本質22
利用技術轉變評價與學習26
形成21世紀技能框架與評價模型34
挑 戰59
第3章 基于方法論視角71
推論、證據和有效性73
評價設計方法74
界定結構75
設計任務87
評價反應96
交付任務與收集反應101
反應建模103
有效證據110
21世紀技能評價的問題115
測量類型例證122
結 論128
致 謝 129
附錄:評價設計方法130
第4章 計算機評價的技術問題153
技術導向評價的概念化155
設計技術評價201
深入研究和發展的必要性219
第5章 知識建構的新環境及其評價251
知識社會和教育改革的必要性251
支持新技能生成的新目標和方法259
知識創造型組織的特征263
知識建構型環境的特征267
知識建構與學習理論274
對評價改革的啟示284
必要的研究300
附錄:知識建構分析框架308
第6章 新評價的政策框架329
澳大利亞337
芬 蘭353
新加坡356
英 國362
結 論367
譯后記371
大夏書系·“核心素養與21世紀技能”譯叢21世紀技能的教學與評價/大夏書系 節選
界定結構 對要評價的技能進行恰當的有意義界定是重要的,但這種重要性也不能過度夸大。想要成功評價這些技能依賴于概念界定,但也取決于在評價工具和評價活動設計與選擇期間,這些概念如何隨著理解的發展而變得更加詳盡和具體。這些要求同樣適用于評價產品的鑒定。 界定21世紀技能并不容易。如前所述,這些定義將需要解決諸多問題,比如分析單位(它們旨在反映個人、大群體或兩者兼有);技能的年齡跨度(評價年齡被限制在K12,高等教育還是更高);這些定義是具有普遍性還是易受文化差異的影響;以及這些技能是作為一般領域被界定,還是與具體情境或學科密切相關。 這些只是在每個技能界定過程中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將對評價過程中得出的推論的界定起決定性作用。換言之,結構的定義將決定信息收集的種類,并限制和影響那些能夠從評價過程中得出結論的不同利益者的推論。 考慮到每個定義中涉及的可能要素數量巨大,我們可以從哪里開始構建素養模型來作為評價的堅實基礎呢?當前教育評價領域的一些文獻強調,任何測量都應植根于強大的認知理論b,以及學習者模式,這樣不僅可以讓我們知道學習者證據掌握情況,還可以預示引出證據的任務(NRC,2001)。 “證據使用”框架提供了一個認知理論如何作為評價框架基礎的例子。本節結尾處我們將其描述為學生、教師和專業科學家在科學推理中使用證據的模型,并闡釋了認知理論將如何與本報告討論的評價系統的不同要素建立關聯。 這就引出了當前學習理論所強調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們需要對認知現象做發展性c理解。這一觀點在NRC的報告《人是如何學習的》(NRC,2000)中被清楚闡釋: “發展”一詞對于理解兒童概念增長的變化至關重要。認知變化不是信息增加所致,而是一個概念的重組過程。 (p. 234) 在描述和舉證精通每項技能意味著什么時,根植于認知生長這一概念的定義闡釋,可以賦予“改進”和“學習”這些觀念以意義,還可以作為確定每種結構發展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強調認知發展的一個主要目的是幫助教師建立一個一般的發展概念,作為協調教學實踐和評價的基礎。這可能需要對反增長與增長模式中的已有觀點做出實質性轉變。
大夏書系·“核心素養與21世紀技能”譯叢21世紀技能的教學與評價/大夏書系 作者簡介
張紫屏,教育學博士,南通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教學原理、課程哲學。2015年博士畢業于上海師范大學,2015—2019年,先后在華東師范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過《論協作式問題解決》《論個人知識的課程論意義》《論高考改革新形勢下高中教學轉型》等學術論文;先后主持和參與過“課堂有效教學的師生互動行為研究”“基于學科素養發展的課堂教學設計研究”“高考改革新形勢下高中整體改革研究”等課題研究。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