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俄耳甫斯音樂譯叢調性音樂分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199762
- 條形碼:9787562199762 ; 978-7-5621-9976-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俄耳甫斯音樂譯叢調性音樂分析 本書特色
★這本教材具有堅實的寫作基礎資料來源,第三版做了進一步的完善和提煉。……它提供了對申克理論傳統(tǒng)的真正理解,其他同類教材難以望其項背。這是我推薦的申克教材。 ——弗蘭克·薩馬洛托(Frank Samarotto),音樂理論家、紐約市立大學哲學博士、印第安納大學音樂理論副教授 ★這本教材的大優(yōu)勢在于:書寫風格引人人勝,對關鍵性的概念有精良的導讀,對簡化式原型之外的音樂細節(jié)有充分的關注,有貼切到位的例證和解析。……它透徹而清晰地涵蓋了我的全部教學內容。以此書為基石,學生們可借助申克的視野發(fā)展自己的音樂聽力和音樂思維能力。 ——邁克爾·貝克(Michael Baker),音樂理論家、印第安納大學哲學博士、肯塔基大學音樂理論副教授 ★此書是目前英美高校使用非常廣泛、贏得好評非常多的申克教材。該書集眾所長,邏輯清晰,條理分明,能引導學習者思考、理解甚至批判性地探究音樂發(fā)展的過程,它自然地引入了細節(jié)延長與基本結構之間的有機關聯(lián)性議題,其分析圖表提供了規(guī)范且富有說服力的樣本。該譯本的出版無疑對我國音樂分析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具有重要的、積極的促進作用。 ——賈達群,作曲家,音樂理論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俄耳甫斯音樂譯叢調性音樂分析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20世紀很有影響力的音樂分析理論一——申克分析法的系統(tǒng)性引介、示范和研究,是國外音樂分析學界享有盛譽的非常不錯教材。全書分為“基本原則”和“分析應用”兩大部分。“基本原則”部分涉及旋律與對位、低音線條與和聲結構、線性寫作技術、調性結構等內容;“分析應用”部分涵蓋了一部曲式、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奏鳴曲式等結構類型和原則。全書的章節(jié)設計安排充分彰顯了其作為“分析實用教程”的條理性和序進性。此書的翻譯引進不僅能大大拓寬中國音樂分析學界的學術視野,還有助于糾正過去因資料匱乏不成體系而造成的對申克分析思想的一些誤解,并為有志于了解申克分析法的學生提供扎實的教材。
俄耳甫斯音樂譯叢調性音樂分析 目錄
上編 基本原則
**章 導言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0p.2,No.1),I
第二章 旋律與對位
旋律的一些特征
對位
結構性旋律
分析作業(yè)
第三章 低音線條與和聲結構
主級和聲(T級)
中間級和聲(Int級)
屬級和聲(D級)
語境更廣闊的情況
虛擬數(shù)字低音
和弦的延續(xù):小結
分析作業(yè)
第四章 線性技術
線性進行
線性音程模式
鄰音
線性音程模式:小結
分析作業(yè)
第五章 調性結構
記譜符號
調性結構與基本結構
分解低音
基本線條
結構層次
阻礙原則
更多關于基本結構的探討
分析作業(yè)
第六章 旋律延長技術
初始抬升
琶音上行
延展
朝向內聲部的運動
來自內聲部的運動
聲部交換
音區(qū)轉換
下行和上行的音區(qū)轉換
銜接
疊置
超越
覆蓋音
替代
弗里幾亞2級音
音級3的調式混合運用
多種技法的綜合
分析作業(yè)
第七章 基本結構的一些基礎性裝飾手法
……
下編 分析應用
參考文獻
譜例索引
主題索引
俄耳甫斯音樂譯叢調性音樂分析 作者簡介
艾倫·卡德瓦拉德(Allen Cadwallader),美國音樂理論家,申克理論的學者。先后任教于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和歐柏林音樂學院。在調性音樂分析領域卓有建樹,曾編訂出版論文集《申克研究動向》(Trends in Schenkerian Research)和《第四屆國際申克論壇紀要》(首卷)(Essays from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Schenker Symposium,Volume 1)。諸多論文發(fā)表于《音樂分析》(Music Analysis)、《音樂理論譜系》(Music Theory Spectrum)、《理論與實踐》(Theory and Practice)、《音樂理論雜志》(Journal of Music Theory)等刊物。現(xiàn)為歐柏林音樂學院音樂理論榮休教授。 大衛(wèi)·加涅(David Gagne),美國音樂理論家,著名的申克學者。早年在紐約市立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先后任教于曼尼斯音樂學院、紐約市立大學、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曾任紐約州音樂理論學會主席,現(xiàn)為阿倫·科普蘭音樂學院榮休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調性音樂分析,曾參與編訂《調性音樂中的結構與意義:卡爾·薩赫特致敬文集》(Structure and Meaning in Tonal Music: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Carl Schachter)。論文廣見于《音樂論壇》《The Music Forum)、《音樂理論譜系》(Music Theory Spectrum)、《申克研究動向》(Trends in Schenkerian Research)、《印第安納理論評論》(Indiana Theory Review)等刊物。 楊和平(1971-),博士(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音樂分析方向),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并擔任科研處處長、中國音樂創(chuàng)作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曲式理論、申克理論、后調性音樂理論、歌劇與協(xié)奏曲、中國當代音樂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曾出版專著《譚盾歌劇研究》,先后在《音樂研究》《音樂藝術》《中央音樂學院學報》《人民音樂》《黃鐘》等期刊上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參與或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十三五重大項目、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武漢音樂學院"重點學科建設項目"、上海音樂學院"雙一流"高校建設項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