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著意燈火闌珊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517071
- 條形碼:9787569517071 ; 978-7-5695-1707-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著意燈火闌珊處 本書特色
“云儒文匯”是肖云儒作品首度集結出版且收錄*全的文集。由肖云儒先生親自遴選修訂,力求將肖云儒五十余年來的著述完整呈現給讀者。文集涉及文化、哲學、歷史、文化人類學、文學、書法、散文創作、社會文化、民俗研究等諸多方面,見解獨到鮮活,概括歸納準確,思路獨辟蹊徑,充滿了對歷史文化、對西部絲路和對生命的思考。《著意燈火闌珊處/云儒文匯》是其中的一冊,包含了多篇作者精選的雜文隨筆。
著意燈火闌珊處 內容簡介
“云儒文匯”是肖云儒作品首度集結出版且收錄*全的文集。由肖云儒先生親自遴選修訂, 力求將肖云儒五十余年來的著述完整呈現給讀者。文集涉及文化、哲學、歷史、文化人類學、文學、書法、散文創作、社會文化、民俗研究等諸多方面, 見解獨到鮮活, 概括歸納準確, 思路獨辟蹊徑, 充滿了對歷史文化、對西部絲路和對生命的思考。此文集不僅是對近一個甲子的陜西文化、陜西文藝發展足跡的追尋, 更是過渡時期中國文學、文藝、社會思潮的歷史見證。本書收錄的肖云儒先生幾十年創作的隨筆札記上百篇, 融入了作者對人生、歷史、社會的深刻感悟與思考。
著意燈火闌珊處 目錄
城市吉卜賽
在移栽中得天獨厚
城市雜居和心態雜化
文明膜中蒼白的生命
城市“牧羊人”
傳播這個第三者
杞人說熱線
杞人說熱點
杞人說熱度
音樂·市聲·天籟
綜合發展的文明和矩陣式管理
測不準關系中的中國“老九”
變位刺激和城市病
大家都在說:真煩人
進了城的狗
藍色沸點和西安閑人
時裝,古城進入現代的身份證
森林和碑林
年歷與人生
異議熊貓
凡事丟得開
說說說話
扯幾句動物世界
中國“老九”的自信危機
噫吁嘻,酒
出書風景線
美從自身起步
留白
讀書,驅除心靈的晦暗
陌生的朋友
從張藝謀、鞏俐分手談現代看客
馮玉,你在哪里
弱者之美
無異的兩岸心
心債
重信守諾
郭老的熾熱
元戎和哲人
三見周揚
趙淑俠的鄉愁
倦于追星
人生賽手
寄托的瑰麗
相信能記住,就記得住
拼接讀書法
……
音樂是靈魂的嘆息
流連在美的歷史長廊中
《怎么辦?》帶一身陽光
《教育詩》與**次入生決策
關鍵時刻,杰克·倫敦救我
心有“二夫”
彭加木,你在哪里
芒景布朗的傳世書
張守仁:《愛是一種傷害》
酒的品位
美男子嵇康
徐青藤,蚌病反生珠
砸不爛的“鋼豌豆”李贄
才子從來命多舛
背上字典去郵局
我寫《中國西部文學論》
和丁玲一家的緣分
書齋里的人生
詩賦
三秦賦
華夏龍脈
攬月閣賦
詠菊——省文史館重陽詩會作
樓觀臺碑記
陜西政協新樓賦
陜西電視臺建臺五十周年紀念鼎銘文
府谷哈鎮石窟寺碑記
《天漢雄風》大型歷史壁畫銘文
大唐護國興教寺碑記
著意燈火闌珊處 節選
永遠的初戀 和中國的大多數人一樣,我的老家在一條漫長的、細若游絲的土路盡頭,一棵老樟樹(在北方,則是老槐樹),老樟樹下的那所茅舍。茅舍四周,展開扇面也似的田疇,山和云倒映在旋律般的水田中。彎彎的溪水從一座山影里漫出,在另一座山影里溶盡。 曾祖父務農,每日扛著犁和鋤在田里和太陽做伴,一袋煙也不敢耽誤。太陽和他都默默地,相看兩無言,亦無思無趣。祖父開了一個小酒坊,就像電影《紅高粱》十八里坡上的那個一樣,煮苞谷蒸酒,用這劣質的家釀酒,麻醉鄉親也麻醉自己。我沒有見過他,但見過他的鄰居,眼白布滿紅血絲,總用竹根般的手指揉那個酒糟鼻子。從父親一代起,我們家住進了城里——一個偶然的機緣,這位勤苦讀書的農家子弟得到一筆獎學金。他有幸進了大學,從此離開了終生尾隨牛后的人生。 在城里,記得先是租住在一幢帶天井的四合瓦房里,苔蘚一直爬上窗臺,花盆不用澆水總是生機盎然。新中國成立后,住進了母親任教的學校。這時父親已經離我而去。母親住在南昌葆靈女中(即后來的南昌女中)的單身宿舍。這是所教會學校,因而有當時少見的百葉窗和旋鈕把手的門。每到課間,便周期性地聽到青年人的歡歌笑語。待到我工作了,在單位的四層單身樓里消磨了十幾年光陰,后來又搬進了單位的單元房,盡管面積很小,總算有了廚房、廁所}向現代“內循環”,還陸陸續續添置了這樣那樣}向現代化物什兒。住處雖不在鬧市中心,每日必看的電視報紙卻將我的心深深置于城市的旋渦中。 這是說住房條件。從地域看,先是住在江南小城,后來北上“半城宮墻半城樹”的京華勝地.旋叉西遷“溫泉水滑洗凝脂”的長安古都。也曾胞諞京津滬穗蓉、寧漢沈渝藏,也曾切入新型特區城市的腠理,在摩天大樓都市別墅之間流連忘返。大半輩子,和我的同胞們一樣,經歷了由農業文化向城市文化的轉變,由傳統城市文明向現代城市文明的提升。說真格的,對城市和城里人有認識和體晤,卻從來跟不上城市和城里人的發展變化。 對喧鬧的市場和與之伴生的公平競爭、價格浮動中的種種現代智慧,對擁擠的人群、流動的人口和與之伴生的種種拼搏、焦灼、孤獨,以及多邊交往中的動態生存相,對那以現代通信傳播網絡與全球聯結的個體生命,那高層建筑窗簾背后新型家庭所流溢的不異的天倫之情,對文字符號語言之外,正在日益成為人們重要思維形態相交流手段的音像語言和計算機語言,對信息爆炸下新崛起的強者和不知所措者,對追新的悲壯和戀舊的悲涼,等等等等,你剛剛由陌生到熟悉,馬上又由熟悉而陌生。或是士別三日而不能不刮目相看,或是只緣身在此山之中而不識廬山真面目,或是有所感而看不透,或是明明看見了又測不準。 目新月異的市態,五彩斑斕的市人,干變萬化的市心——我熟悉的陌生人!我是那么想把握你,卻從來不敢說把握了你,便又不斷激發想把握你的欲念。這常常讓人想起遙遠的初戀,一絲慌亂一絲喜院,一絲局促一絲柔情,一絲悸動一絲憧憬。 還是零零星星將自己市居的心影記錄下來,和我的讀者交流吧。 1994年1月,西安谷齋 P1-2
著意燈火闌珊處 作者簡介
肖云儒,生于1940年12月7日,著名文化學者、西安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出版30余部著作,獲得多項***獎項,系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曾任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中國西部文藝研究會會長、陜西文聯副主席、陜西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