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無中國的世界百年氣象站(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972714
- 條形碼:9787502972714 ; 978-7-5029-727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無中國的世界百年氣象站(二) 內容簡介
氣象觀測信息和基礎資料是國家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政治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性資源,也是氣象業務服務和科學研究的基礎性資源。只有確保氣象觀測信息的代表性、準確性、連續性和可比較性,才能為氣象資料積累提供基礎性保障,而保證氣象設施可以長期持續觀測則是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所在! 庀笈_站是重要的氣象設施。長期觀測站服務于當下和未來的長期高質量氣象記錄的需要,是全球氣候與生態的忠實記錄者,是不可替代的人類文化與科學遺產。世界氣象組織認為,保護包括百年氣象站在內的長期觀測站是政府責任。因此,世界氣象組織建立了一套包括9項強制標準的百年氣象臺站的認定機制,用來突出長期歷史序列氣象站的作用,肯定會員在維持站點長期運行方面所做的貢獻。2013年5月,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第65次屆會提出,建立認定百年氣象臺站的機制。在各方的努力下,2016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第68次屆會通過了世界氣象組織認定長期觀測臺站的機制。 歷經風雨,屹立百年,對每一個氣象臺站來說,都殊為不易。當我們回顧這些氣象臺站的世紀滄桑,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長期氣象觀測的艱難與重要,共同堅定保護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的決心,為延續源遠流長的中國氣象觀測歷史做出我們的當代貢獻,為完善全球氣象觀測資料做出我們的中國貢獻!
無中國的世界百年氣象站(二) 目錄
**章 香港天文臺
**節 香港天文臺的使命
第二節 早期氣象服務
第三節 集中營里的氣象觀測
第四節 二戰后的發展
第二章 大連氣象站
**節 老鐵山燈塔測候所
第二節 百年觀測溯源
第三節 歷經半世紀滄桑獲自由
第四節 新中國的大連氣象臺
第三章 沈陽觀象臺
**節 列強入侵幾度沉浮
第二節 風云變幻奉天氣象
第三節 日新月異走向輝煌
第四節 百年精神傳播四方
第四章 武漢氣象站
**節 長江畔的“芝加哥”
第二節 江漢關的測候所
第三節 其他外國人設立的測候所
第四節 漢口特別市氣象測驗所
第五節 戰火中的大西迂
第六節 新中國的新篇章
主要參考文獻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