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被動雷達寬帶數字接收機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402647
- 條形碼:9787121402647 ; 978-7-121-4026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被動雷達寬帶數字接收機技術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從事電子戰等相關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電子信息工程等相關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電子戰方面的原創專著。
被動雷達寬帶數字接收機技術 內容簡介
在現代信息化戰爭中,反輻射導彈是電子對抗中必不可少的硬摧毀武器,而其用于制導的被動雷達寬帶數字接收機技術是關鍵核心技術。被動雷達寬帶數字接收機面臨當今復雜環境與復雜信號的挑戰。本書圍繞寬帶數字接收機設計與實現中的相關問題,全面介紹采樣技術、信道化技術、信號識別技術和PDW形成技術。全書分為6章,章主要介紹被動雷達寬帶數字接收機的應用及面臨的問題;第2章介紹常用的幾種寬帶數字接收機實現結構,同時介紹脈沖壓縮和單比特接收機;第3章介紹接收機中的信號檢測方法及頻率、DOA等參數測量技術;第4章闡述脈內特征識別技術,脈內特征可增加PDW的參數維度,并結合第2、3章以及本章部分內容給出FPGA的設計實現實例,還介紹了針對基于深度學習的雷達信號脈內分類技術的初步成果;第5章介紹針對接收機采樣信號的輻射源指紋分析技術,給出特定輻射源識別的方法;第6章介紹目前較為新穎的壓縮采樣數字接收機設計,討論其參數測量的可能性,為被動雷達寬帶數字接收機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書適合從事電子戰等相關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電子信息工程等相關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等使用。
被動雷達寬帶數字接收機技術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反輻射導彈簡介 1
1.1.1 美國反輻射導彈的發展 2
1.1.2 其他國家反輻射導彈的發展 7
1.1.3 反輻射導彈武器未來的發展 10
1.2 被動雷達數字接收技術發展 11
1.2.1 主要接收機形式 12
1.2.2 寬帶數字接收機 16
1.3 寬帶數字接收機在被動雷達中的作用 22
1.3.1 寬帶數字接收機功能 22
1.3.2 寬帶數字接收機對系統靈敏度的影響 23
1.4 寬帶數字接收機面臨的復雜信號環境 26
1.4.1 復雜電磁環境 27
1.4.2 雷達信號環境描述 28
1.4.3 寬帶數字接收機面臨的技術挑戰 29
1.5 本章小結 30
第2章 寬帶數字接收機基礎 31
2.1 基礎理論 31
2.1.1 采樣理論 31
2.1.2 信號的抽取與插值 33
2.1.3 多相濾波器 35
2.1.4 調制濾波器組 36
2.1.5 信號的正交變換理論 37
2.1.6 數字下變頻 38
2.1.7 寬帶數字接收機設計的基本原理 38
2.2 基于STFT調制的寬帶數字接收機設計 40
2.2.1 基于短時傅里葉變換的數字接收機 40
2.2.2 基于多相濾波的短時傅里葉變換結構 41
2.2.3 短時傅里葉變換接收機仿真 44
2.3 基于多相濾波DFT調制的寬帶數字接收機設計 45
2.3.1 多相濾波DFT結構 45
2.3.2 濾波器設計 48
2.3.3 信道化前后信噪比增益 49
2.3.4 信道化結構仿真 51
2.4 滑動FFT結構信道化寬帶數字接收機 53
2.5 加權疊加結構數字接收機 55
2.5.1 加權疊加數字接收機原理 55
2.5.2 加權疊加結構數字接收機仿真 56
2.6 復數多相濾波器組信道化接收機 60
2.7 基于FRM結構的信道化接收機 61
2.7.1 頻率響應屏蔽技術 61
2.7.2 基于FRM的信道化結構 62
2.7.3 基于FRM結構的信道化接收機仿真 65
2.7.4 基于復指數調制FRM的信道化結構 67
2.8 非均勻數字信道化接收機設計 72
2.8.1 基于重構濾波器組的非均勻信道化接收機 72
2.8.2 余弦調制結構接收機 77
2.9 基于脈沖壓縮的寬帶數字接收機 85
2.9.1 chirp變換 85
2.9.2 基于脈沖壓縮的寬帶數字接收機結構 86
2.9.3 輸入信號約束條件 87
2.9.4 基于脈沖壓縮的寬帶數字接收機參數測量 88
2.9.5 基于脈沖壓縮的寬帶數字接收機仿真實驗 89
2.10 單比特寬帶數字接收機 93
2.11 本章小結 96
第3章 PDW形成 98
3.1 信號檢測技術 98
3.1.1 靜態閾值檢測 98
3.1.2 動態閾值檢測 99
3.1.3 相關檢測 101
3.2 脈沖到達時間與脈沖寬度估計 103
3.3 頻率測量 104
3.3.1 相位差測頻算法 104
3.3.2 過零檢測 106
3.3.3 DFT測頻算法 108
3.3.4 MUSIC測頻 110
3.3.5 差異接收機測頻 111
3.4 角度測量 117
3.4.1 比幅法測向 117
3.4.2 干涉儀測量原理 120
3.4.3 多基線測向 122
3.4.4 虛擬基線測向 123
3.4.5 立體基線測向 124
3.4.6 旋轉干涉儀測向 126
3.4.7 *小二乘測向 128
3.4.8 互譜寬帶測向 131
3.4.9 相位和差測角法 134
3.4.10 MUSIC測向 136
3.4.11 極化MUSIC測向 137
3.5 基于FPGA的MUSIC測向實現 143
3.5.1 總體設計 143
3.5.2 協方差生成 145
3.5.3 特征值分解 148
3.5.4 噪聲子空間 155
3.5.5 譜峰搜索 156
3.5.6 硬件仿真結果分析 159
3.6 本章小結 161
第4章 脈內信號分析 163
4.1 時頻分析 163
4.2 脈內調制形式 165
4.2.1 線性調頻信號 165
4.2.2 非線性調頻信號 166
4.2.3 相位編碼信號 169
4.2.4 復合調制信號 174
4.2.5 脈內調制信號經信道化后的仿真波形 175
4.3 基于短時傅里葉變換的調頻信號識別 177
4.4 基于分數階傅里葉變換的調頻信號識別 181
4.4.1 分數階傅里葉變換原理 181
4.4.2 線性調頻信號檢測原理 184
4.5 基于瞬時累加自相關的調相信號識別 187
4.6 基于頻譜復雜度的脈內調制信號識別 190
4.6.1 雷達信號特征分析 190
4.6.2 基于頻譜復雜度的雷達信號識別流程及仿真分析 193
4.7 基于循環譜的調相信號識別 198
4.7.1 循環自相關的基本原理 198
4.7.2 PSK信號循環自相關檢測原理及仿真分析 198
4.8 復合調制信號識別 201
4.9 深度學習信號識別 207
4.9.1 深度學習簡介 208
4.9.2 基于深度學習的LPI雷達信號識別仿真 228
4.10 寬帶數字接收機FPGA實現實例 235
4.10.1 接收機主要芯片介紹 236
4.10.2 基于多相濾波DFT調制的寬帶數字接收機FPGA設計 243
4.10.3 信號檢測與脈沖測量FPGA實現 250
4.10.4 脈內分析FPGA實現 259
4.11 本章小結 270
第5章 雷達輻射源無意調制特征提取與個體識別 271
5.1 概況 271
5.1.1 發展概況 271
5.1.2 雷達信號無意調制特征的基本要求 272
5.1.3 無意調制特征提取與個體識別方法概述 277
5.2 經典實現方法 279
5.2.1 雷達常規PRI特征的提取與個體識別 279
5.2.2 雷達載波頻率偏移特征的提取與個體識別 281
5.2.3 雷達脈沖信號上升沿包絡特征的提取與個體識別 282
5.2.4 雷達信號相位噪聲特征的提取與個體識別 292
5.3 基于多域RF-DNA雷達輻射源的個體識別 312
5.3.1 時域RF-DNA特征提取 312
5.3.2 頻域RF-DNA特征提取 314
5.3.3 時頻域RF-DNA特征提取 316
5.3.4 分形域RF-DNA特征提取 319
5.3.5 構建多域RF-DNA 321
5.3.6 基于支持向量機的雷達輻射源個體識別 322
5.4 基于棧式稀疏自動編碼器的雷達輻射源個體識別技術 328
5.4.1 XGBoost分類器 328
5.4.2 sSAE-XGBoost算法 331
5.4.3 實驗與分析 332
5.5 本章小結 334
第6章 壓縮采樣寬帶數字接收機 336
6.1 引言 336
6.2 壓縮采樣理論 337
6.2.1 壓縮采樣理論概述 337
6.2.2 信號的稀疏表示 338
6.2.3 測量矩陣的設計 338
6.2.4 稀疏信號的重構 340
6.3 模擬信息轉換器結構 343
6.3.1 隨機解調結構 343
6.3.2 多陪集采樣 344
6.3.3 調制寬帶轉換器 345
6.4 MWC壓縮采樣寬帶數字接收機設計 350
6.5 基于MWC的多路壓縮復用壓縮接收機結構 355
6.6 基于MWC離散壓縮采樣的信號檢測技術 357
6.6.1 基于單路壓縮采樣數據的能量檢測算法 358
6.6.2 基于多路壓縮采樣數據能量混合疊加檢測算法 359
6.6.3 算法仿真和性能分析 361
6.7 基于MWC離散壓縮采樣的信號測頻技術 363
6.7.1 復數信號載頻估計方法 363
6.7.2 實數信號載頻估計方法 364
6.7.3 LFM壓縮采樣信號參數估計 366
6.7.4 算法仿真與性能分析 368
6.8 基于MWC離散壓縮采樣的信號識別技術 370
6.8.1 MWC壓縮采樣信號脈內調制特征分析 370
6.8.2 MWC壓縮采樣信號脈內調制識別方法 373
6.8.3 單路MWC壓縮采樣信號的識別流程 375
6.8.4 多路混合疊加壓縮采樣信號識別 377
6.8.5 算法仿真與性能分析 377
6.9 基于MWC壓縮采樣均勻線陣的CF與DOA聯合估計 381
6.9.1 基于原型MWC壓縮采樣均勻線陣的CF與DOA聯合估計 381
6.9.2 雙路MWC壓縮采樣均勻線陣的CF和DOA聯合估計 385
6.9.3 單路MWC壓縮采樣均勻線陣的CF和DOA聯合估計 389
6.9.4 雙重壓縮均勻線陣結構的CF和DOA聯合估計 392
6.10 基于多相結構的MWC數字接收機結構 395
6.10.1 MWC數字接收機的FPGA實現 395
6.10.2 基于多相結構的MWC數字接收機推導 397
6.11 本章小結 400
參考文獻 401
被動雷達寬帶數字接收機技術 作者簡介
陳濤,博士,哈爾濱工程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通信系統、雷達等方向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20余項, 包括總裝預研、總參預研、國防基礎預研、領域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各類橫向項目。獲得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科學技術發明三等獎1項。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