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fā)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正是河豚欲上時:一場飲食社會學的冒險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020165940
- 條形碼:9787020165940 ; 978-7-02-01659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正是河豚欲上時:一場飲食社會學的冒險 本書特色
《正是河豚欲上時:一場飲食社會學的冒險》是一本以從飲食角度切入的社會學普及讀物,把“心靈和自我、文化秩序、世界體系、資本邏輯、民族國家、(逆)全球化、健康主義、風險社會、記憶/想象、社會獨存”這類術(shù)語,糅進吃吃喝喝的故事里,讓味覺來引導讀者邊“嘗”邊“看”。故事以外,豐富的注釋也為讀者準備了進一步研究充分的文獻線索。每一個小故事都不長,希望的就是讀者能夠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一窺究竟,再慢慢思考。本書的基礎(chǔ)是清華大學精品課程“舌尖上的社會學”,文字流暢靈動,不乏幽默,并配有精美的手繪插圖。
正是河豚欲上時:一場飲食社會學的冒險 內(nèi)容簡介
在這個地球被稱為“村”的時代,我們當然可以有多重方式了解世界。但無論是通過哪一種載體,總不免有一些專業(yè)術(shù)語來板著臉嚇唬人:心靈和自我、文化秩序、世界體系、資本邏輯、民族國家、(逆)優(yōu)選化、健康主義、風險社會、記憶/想象、社會獨存……為了搞清楚這些,我們甚至不得不深入術(shù)語背后的“概念之網(wǎng)”來探個究竟,想想就頭大,是不是?那來一場冒險怎么樣?比方說,把這些復雜的東西都糅進吃吃喝喝的故事里。 《正是河豚欲上時:一場飲食社會學的冒險》就旨在進行這樣的探索。希望在這個依然崇尚理性的時代,我們可以轉(zhuǎn)而以個體為中心,讓味覺來引導自己邊“嘗”邊“看”——以河豚為隱喻,一來它的確是通過洄游的方式認知世界,這一點和行動者網(wǎng)絡(luò)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二來它作為一種食材,得到了文人騷客的青睞,就連“吃貨”東坡先生都留下了佳句“正是河豚欲上時”。 盡管被稱作“冒險”,《正是河豚欲上時:一場飲食社會學的冒險》并未試圖一開始就錨定或排除有社會學、人類學基礎(chǔ)的專業(yè)讀者。正文部分每一個小故事都不長,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一窺究竟,再慢慢思考。故事以外,豐富的注釋也為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文獻線索。
正是河豚欲上時:一場飲食社會學的冒險 目錄
目錄
自序
章 人如其食
為什么吃?
我又是誰?
何為社會?
第二章 能吃,好吃
魚子/耳屎
豬啊牛啊
相生相克
第三章 天下…天下
紅腸,“擱這”
盒飯 vs. 牛河
咖啡,或茶
第四章 道地正宗
南北海碗
大盤與雞
神乎其技
第五章 金拱何處
美國牛肉面
吃垮必勝客
另一個世界
第六章 中堂,宗棠
“吃房子”
將軍菜
中國心
第七章 吃得科學
養(yǎng)生老湯
低溫慢煮
不食不死
第八章 居危思安
特在哪?
為了誰?
一條路?
第九章 請客吃飯
講感情的酒局
記憶中的“包席”
想象里的國宴
第十章 特立獨行
一人食
病號飯
隱于市
注釋
參考文獻
正是河豚欲上時:一場飲食社會學的冒險 作者簡介
王程韡,1982年生,吉林省公主嶺人。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協(xié)—清華大學科技傳播與普及研究中心副主任,美食愛好者。2016年自哈佛大學文理學院訪問歸國后,在清華大學開設(shè)“舌尖上的社會學”課程。該課程曾入選“學在清華本科教育主題展”,獲清華大學年度教學很好獎,并獲得清華大學精品課榮譽稱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