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火過沙留痕——隆美爾非洲軍團的覆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33069
- 條形碼:9787552033069 ; 978-7-5520-330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火過沙留痕——隆美爾非洲軍團的覆滅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北非戰場的作戰, 在二戰所有戰區的作戰行動中, *為現代化的恐怕就要屬交戰雙方均擁有完整摩托化建制的北非戰場了, 尤其是廣袤無阻的沙漠環境不僅造就了那種夢寐以求的無盡可能性, 也是唯一可以真正通過實戰檢驗戰前裝甲戰理論的絕佳戰場等內容。
火過沙留痕——隆美爾非洲軍團的覆滅 目錄
火過沙留痕——隆美爾非洲軍團的覆滅 節選
托卜魯克突襲戰 早在馬特魯之戰爆發前,英軍駐中東地區司令部便在積極策劃從海上襲擊托卜魯克,盡力摧毀港口的通訊設施、油庫和船只并殲滅軸心國駐軍。三軍統帥中,只有空軍元帥特德對此表示反對。他認為皇家空軍的戰斗機航程不足以覆蓋托卜魯克地區,所以只能抽調部分轟炸機來承擔登陸前的壓制任務。 1942年8月,隨著德意聯軍止步于阿拉曼,針對托卜魯克的行動又再次提上了議事日程。到9月初時,作戰方案已基本成型。根據英軍的計劃,這次作戰將由一系列的陸上突襲及海上登陸組成:遠程沙漠集群的Y1小隊將從庫夫拉綠洲引導3支混編特遣隊對托卜魯克實施陸海雙重打擊,代號“協議”;S1、S2小隊將協助斯特林上尉的特別空勤旅突擊隊進攻班加西,代號“重婚”;Y2、R2小隊將與部分蘇丹守軍前去占領加洛綠洲,代號“精確”;G1、T1小隊負責襲擊巴斯,代號“篷車”。照情報部門的看法,防守托卜魯克和班加西的都是些意軍二線部隊,應該不會對突擊隊構成威脅。 然而之后發生的事情卻完全超乎英軍的預料。隆美爾非常清楚托卜魯克的重要性,當地的軸心國駐軍人數早已增至2?000人,其中包括意軍精銳的“圣馬可”海軍步兵團第3營、第57狙擊兵營和多個海岸炮兵連,全部歸德軍第556后方指揮部司令奧托·戴恩德爾(Otto Deindl)少將指揮。 9月13日晚,皇家空軍出動91架“惠靈頓”式轟炸機向托卜魯克投擲了70噸炸彈,僅對港口設施造成輕微破壞。9月14日凌晨3點,從埃及開羅出發,經庫夫拉前來參戰的英軍B特遣隊由陸路東南方向快速接近托卜魯克。與此同時,英軍A、C特遣隊也開始按計劃從海上實施登陸。其間負責導航的T級潛艇“大沽”號(HMS Taku)因受到海潮的侵襲無法及時設立信標,A特遣隊只好選擇姆萊拉灣(Mersa Mreira inlet)以西約5千米的門加爾埃爾奧達(Mengar el Auda)附近登岸,C特遣隊則在指定灘頭希奧斯克灣(Mersa Sciausc inlet)登岸。這一挫折致使行動整整延誤了2小時,并被軸心國部隊發覺。意軍海岸炮兵立即打開所有的探照燈,照準離海岸約1英里遠的英軍登陸艦隊開炮射擊。面對密集的岸防炮火,“錫克”號驅逐艦(HMS Sikh)舵機受損失去控制,“祖魯”號驅逐艦(HMS Zulu)試圖靠近將其拖走,卻被炮彈擊斷拖纜。無可奈何的英軍艦隊司令杰克·米克爾思韋特海軍(Jake Micklethwait)上校被迫下令“祖魯”號自沉,“錫克”號脫離戰區。由于失去艦炮掩護,人員不足又兵力分散的3支英軍特遣隊很快就被意軍“圣馬可”海軍步兵團第3營及其支援部隊打得幾乎全軍覆沒。除B特遣隊指揮官約翰·哈塞爾登上尉陣亡外,皇家海軍陸戰隊第11營,阿蓋爾及薩瑟蘭高地人步兵團第1營D連,皇家諾森伯蘭燧發槍兵團第1營Z連,第1特別空勤旅D中隊,遠程沙漠集群和皇家炮兵、皇家工兵部隊的650名參戰人員中共有460人傷亡或失蹤,而軸心國方面只有16人陣亡(含1名德軍),50人負傷。承擔海上支援的皇家海軍同樣損失慘重,包括“錫克”號驅逐艦在內,還有2艘摩托艇和4艘魚雷快艇被意軍岸炮擊沉,51人被俘。MTB314號魚雷快艇遭遇德軍R-10號掃雷艦攔截,共有117人被俘。 9月14日天亮時,朝亞歷山大港返航的英軍艦隊受到從克里特島起飛的容克88轟炸機群襲擊。德機投擲的4枚炸彈直接炸沉了 “考文垂”號防空巡洋艦(HMS Coventry),之后的數輪空襲又使“祖魯”號驅逐艦身負重傷。“赫斯利”號驅逐艦(HMS Hursley)嘗試將“祖魯”號拖回,但救援行動*終失敗,“祖魯”號于當晚沉沒,共有102人陣亡或負傷。 更為糟糕的事情還在后頭。一支意軍巡邏隊從B特遣隊指揮官哈塞爾登上尉的尸體上搜出了“重婚”“精確”“篷車”行動計劃的文件,立即向利比亞全境發出警報。就這樣,斯特林上尉的部隊在接近班加西時中了埋伏,很快放棄行動;唯有G1、T1小隊對巴斯的夜襲勉強獲得成功。9月13日晚,伊森·史密斯少校帶領47名隊員搭乘12輛雪弗萊巡邏車和5輛吉普抵達巴斯南面的貝尼亞(Benia)。當天深夜,G1、T1小隊向巴斯機場、意軍兵營和城鎮西南面的火車站發起攻擊,用手雷和爆破裝置一舉摧毀16架意軍戰機,擊傷另外7架。至9月15日,G1、T1小隊在德國空軍追擊下以傷亡21人,拋棄15輛車輛為代價及時撤回埃及境內,突襲行動就此收場。 9月17日,為表彰“圣馬可”海軍步兵團在保衛托卜魯克行動中的出色表現,意軍*高統帥部特別授予該團第3營“托卜魯克”營的榮譽稱號。
火過沙留痕——隆美爾非洲軍團的覆滅 作者簡介
潘學基,長期專注于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曾在多家軍事雜志上發表文章,著有《被遺忘的戰斗:馬斯河突出部1944》(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維萊博卡日之戰》(北京藝術與科學電子出版社2011年版)、《卡西諾戰役1944》(中國長安出版社2015年版)。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