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宋刊老子道德經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1057818
- 條形碼:9787211057818 ; 978-7-211-0578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宋刊老子道德經 內容簡介
《道德經》,原稱《老子》,又稱《道德真經》、《五千言》,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釋者、傳抄者的集合體)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河上公,亦稱河上丈人、河上真人,齊地瑯琊一帶方士,黃老哲學的集大成者,黃老道的開山祖師,其老子注《河上公章句》成書Z早,流傳Z廣,影響Z大。 宋元福建刻書不僅在當時影響巨大,閩刻古書具有較高的版本價值,為后人?、整理古代文獻提供了刊刻時代早、較接近原貌的底本或校本!端慰献拥赖陆洝窊纤谓ò灿菔霞役颖居坝,注釋系河上公章句。校勘精良,版刻精美。
宋刊老子道德經 作者簡介
河上公,河上公亦稱“河上丈人”,河上真人,齊地瑯琊一帶方士,黃老哲學的集大成者,黃老道的開山祖師。 河上公可謂是歷史上真正的隱士,其為老子作注的《河上公章句》成書最早,流傳最廣,影響最大,但是其姓名生地無人能知!渡裣蓚鳌份d:“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 河上公修仙得道之處在瑯琊 (今日照) 天臺山。對此,東晉葛洪在《嵇中散孤館遇神》中說:“紀年曰:東海外有山曰天臺,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臺,羽人所居。天臺者,神鰲背負之山也,浮游海內,不紀經年。惟女媧斬鰲足而立四極,見仙山無著,乃移于瑯琊之濱。后河上公丈人者登山悟道,授徒升仙,仙道始播焉。有嵇康者,師黃老,尚玄學,精于笛,妙于琴,善音律,好仙神。是年嘗游天臺,觀東海日出,賞仙山勝景,訪太公故地,瞻仙祖遺蹤,見安期先生石屋尚在,河上公坐痕猶存”。日照狀元張行簡在文中也對此有所記載:“念我日照,雖偏居海隅,卻享有瑯琊之名,天臺之勝,背依泰沂,懷抱東海,更兼仙山飄渺,河流縱橫,自古為日神祭祀之地,黃老成仙之鄉。河上公、 安期生、于吉、葛玄等在此悟道授徒,秦皇漢武到此尋仙訪道,可謂盛極一時也”。張行簡還寫到:“日照之名,始于元佑。祖曰:天臺山有河上公丈人題字云:“云自天出天然奇石天下無,日照臺前臺后勝景臺上有”,“日照”之名蓋出于此,謂之“海上日出,曙光先照”之地是也”。天臺山有深厚的女巫崇拜,狐仙崇拜和神仙崇拜遺跡。女巫谷中有女巫與狐仙之墓,有世上罕見的積石墓與石室聯體,人鬼同居的建筑。山上有仙人臺,仙人居舊址,安期祠(秦始皇立)遺址,仙人講經臺,煉丹爐,仙鶴臺,仙人搗藥石臼等遺跡,是河上公悟道之處,安期生成仙之所。有曲陽澗,澗中有曲陽泉,是三國時神仙于吉得道成仙之地。 有秦皇漢武望仙臺, 是古人瘋狂追求長生不老的歷史見證。 河上公的最主要貢獻是為老子的《道德經》作注。 《道德經》,原稱《老子》,又稱《道德真經》、《五千言》,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釋者、傳抄者的集合體)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兜赖陆洝烦粴w屬為道教學說。其實哲學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一樣的!兜赖陆洝纷鳛榈澜袒窘塘x的重要構成之一,被道教視為重要經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所以應該說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同時,前面所說的哲學,并不能涵括《道德經》(修身立命、治國安邦、出世入世)的全貌。《道德經》提出了“無為而治”的主張,成為中國歷史上某些朝代,如西漢初的治國方略,在經濟上可以緩解人民的壓力,對早期中國的穩定起到過一定作用。 歷史上《道德經》注者如云,甚至有幾位皇帝都為其作注!皬摹独献游迩摹返健兜赖抡娼洝贰币晃恼f: “從戰國末年,喜黃老刑名之學的韓非撰《解老》,《喻老》,河上丈人者流用神仙家觀點解釋《老子》開始,歷代注家不絕,各以自己的主觀見解來解釋和闡發《道德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取舍之間,互有同異”。其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是由河上公作注的道德真經注,又名《河上公章句》,亦稱《道德經章句》,為最古的《道德經》注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