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如果歷史可以重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619799
- 條形碼:9787514619799 ; 978-7-5146-1979-9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如果歷史可以重來 本書特色
你是否厭倦了那些照本宣科的歷史故事?你是否也曾幻想改變歷史?如果歷史可以重來,今天的我們將會是什么樣? 《如果歷史可以重來》力邀各大歐美*院校及研究機構的學者,回答種種關于“如果”的歷史問題,通過假設與推演,帶你從別樣的角度深入剖析歷史。從歷代君王到重要戰役,從注定的歷史趨勢到風流人物。在歷史的分岔口,如果命運選擇了另一條路,世界又會如何發展?一目了然的“真假時間軸”,讓不同的歷史軌跡交相輝映,更有海量精美圖片為你勾勒歷史的“另一種模樣”。
如果歷史可以重來 內容簡介
歷史這個話題總是令人著迷。當人們談論歷史時,常常會問一個令人腦洞大開的問題,“如果歷史是另一種結局,世界會變成什么樣?” 長久以來,人們猜想了很多“歷史的另一種可能”。羅馬人想知道, 他們有沒有可能早在公元前 27 年就打敗亞歷山大大帝;中世紀的作家們希 望十字軍東征更為成功;而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們擔心拿破侖有一天會征服 優選。在《如果歷史重來》一書中,眾多不同領域的歷史學家們審視了歷 目前的一些關鍵時刻。如果這些歷史時刻發生變化,世界會有何不同呢? 他們想象了各種各樣的情況,包括如果德國在“一戰”中獲勝、亞伯拉罕·林 肯沒有遭遇刺殺、同盟國在“二戰”的大西洋戰役中戰敗、披頭士樂隊從 未組建等。在分析每一種可能性時,書中都配有精美的插圖和歷史圖片, 以及真實的時間線與被改寫的時間線,從而清楚地展示了史實與幻想是從 哪里開始分道揚鑣的。書中還會介紹歷目前杰出的架空歷史作品,比如 《11/22/63》《唯恐黑暗來臨》《米與鹽的年代》等。
如果歷史可以重來 目錄
皇室成員及領袖
8 如果阿提拉沒有死在他的大婚之夜,會怎么樣?
14 如果理查二世保住了他的王位,會怎么樣?
18 如果理查三世活下來了,會怎么樣?
22 如果亨利八世和阿拉貢的凱瑟琳有一個兒子,會怎么樣?
28 如果簡.格雷沒有被廢黜,會怎么樣?
32 如果伊麗莎白一世女王結婚了,會怎么樣?
36 如果查理一世贏得了英國內戰的勝利,會怎么樣?
42 如果維多利亞女王遭遇刺殺,會怎么樣?
48 如果亞伯拉罕.林肯沒有遭遇刺殺,會怎么樣?
54 如果約翰.菲茲杰拉德.肯尼迪沒有被刺殺,會怎么樣?
60 如果水門事件沒有暴露,會怎么樣?
戰爭與戰役
66 如果土耳其人沒有占領君士坦丁堡,會怎么樣?
70 如果西班牙沒有征服阿茲特克人,會怎么樣?
76 如果詹姆斯起義成功了,會怎么樣?
80 如果西班牙無敵艦隊勝利了,會怎么樣?
86 如果英國成功鎮壓了美國的獨立戰爭,會怎么樣?
92 如果拿破侖贏得了滑鐵盧戰役,會怎么樣?
98 如果南方邦聯贏得了內戰,會怎么樣?
104 如果德國在**次世界大戰中獲勝,會怎么樣?
110 如果奧斯曼帝國在**次世界大戰期間加入了協約國,會怎么樣?
114 如果三國盟軍在1918年進軍柏林,會怎么樣?
118 如果美國入侵了加拿大,會怎么樣?
122 如果德國贏得了大不列顛戰役,會怎么樣?
128 如果日本沒有襲擊珍珠港,會怎么樣?
134 如果同盟國在大西洋戰役中失敗了,會怎么樣?
140 如果古巴導彈危機升級了,會怎么樣?
命運與境遇
148 如果羅馬帝國沒有滅亡,會怎么樣?
154 如果維京人在北美洲殖民,會怎么樣?
160 如果火藥陰謀成功了,會怎么樣?
166 如果倫敦大火沒有發生,會怎么樣?
170 如果禁酒令仍在施行,會怎么樣?
176 如果納粹從未掌權,會怎么樣?
182 如果披頭士樂隊從未成立,會怎么樣?
186 如果蘇聯打贏了太空戰,會怎么樣?
192 如果約翰.韋恩與喬治.華萊士聯手,會怎么樣?
196 十大杰出架空歷史小說
如果歷史可以重來 節選
如果德國在**次世界大戰中獲勝,會怎么樣? **次世界大戰,1914—1918 年 史蒂芬.拜德塞(STEPHEN BADSEY) 史蒂芬.拜德塞是伍爾弗漢 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沖突研究中 心的教授。他是國際上公認的 軍事歷史學家,撰寫并編撰了 超過 90 本書及論文。他的作品 被譯成 5 種語言,他也經常在電視或其他媒體中出現。 如果德國贏得了“一戰”勝利,會怎么樣? 這要看他們是在什么時候勝利的。一種 可能是他們在 1914 年成功使用施里芬計劃 (Schlieffen Plan),該計劃先迅速擊敗法國,避 免同時在兩個前線作戰,讓戰爭變得很短;另一 種可能是在打了一場又漫長又艱難的戰爭之后, 在 1916 年末或 1917 年初通過協商取得勝利。 這兩種可能性導致的結果會非常不同。不管怎么 樣,你會看到一個巨大的德意志帝國,主導著歐洲的中部與西部。這個強盛的德國很有可能在 世界上占有統治地位,但是這個德國從兩個方 面來說不會像希特勒統治的德國那么糟糕。第 一,這個德國不會計劃將歐洲的猶太人斬盡殺絕 —— 至少我們覺得不會。其次,這個德國 也不會想要統治全球。有了這兩個例外,德國 會是一個非常惡劣的種族主義國家,堅持著 擴張主義,有足夠的經濟及政治力量來主導 歐洲。這意味著德國可以利用其勢力做一些其 他國家以前沒有能力做到的事:德國可以支持 一支龐大而優異的軍隊,足以打敗英國皇家海軍。盡管他們應該會入侵英國,但是他們并不一定要這么做。他們只需要讓英國皇家海軍持 續消耗兵力,直到他們投降。 這會導致另一場戰爭嗎? 如果德國贏得了**次世界大戰,(相比 歐洲其他國家來說)他們會變成強勢的一方。那樣的話,大約 10 年后肯定會有另一場戰爭,將英國打敗。因此,英國絕對不想讓這場戰爭發生。在 1914 年,英國有 3 樣東西是地球上任何 國家都沒有的:一個富有龐大資源的全球帝國; 世界金融系統的主導權;世界上*強大的海軍。如果一個國家在 10 年后的下一場戰爭中幾乎肯 定可以打敗英國,那英國為什么要坐以待斃,讓那個國家到達那個超越他們的位置呢? 如果德國沒有戰敗,還有可能出現另一個像希特勒這樣的人掌權嗎? 簡短來說,會的。墨索里尼(Mussolini) 在意大利得勢,而意大利也是**次世界大戰 得勝的那一方。凡爾賽條約是(希特勒的)借 口,沒有任何一位有名望的歷史學家會認為“二 戰”是“一戰”后不可避免的產物。有人認為 是 1919 年的和平條約搞砸了,才導致了“二 戰”的必然發生,這個想法從歷史角度看是不準確的。 勝利的德意志帝國實際上看上去會是什么樣呢? 這還是要看到底發生了什么。在 1914 年戰爭開始之際,德國人對戰爭的目標沒有任何真正的概念,他們只是想到達敵方的首都,就像他們從 1870 年至 1871 年的普法戰爭中獲得的經驗一樣。1914 年 9 月,他們打算占領(法國)首都的計劃失敗了,然后他們才意識到他們需要某種戰爭目標,所以他們想出來“九月計劃”。在這個計劃中,德國想要控制比利時,將比利時作為一個附庸國,然后控制中立的荷蘭。德國還計劃吞并法國北部的大部分地區以及那里的工業, 再吸收奧匈帝國的部分地區,將德國邊境向東推 移。這些措施會使德國變成一個在歐洲起主導作 用的超級大國,德國的勢力大約將從法國加來向 東橫跨至俄國基輔(Kiev)。 如果美國提早加入了“一戰”,德國還有可能獲勝嗎? 就像現實中發生的那樣,德國轉而做了一個 冒險的決定,在 1917 年 1 月至 2 月開啟無限制 的潛艇戰,試圖將英國軍隊拖垮,以此想要取得 另一場全面勝利。也正是這個重要的決定,讓美 國決定加入“一戰”。一旦美國也加入了戰爭, 德國人就很難取得任何勝利了;他們在 1918 年 春季通過春季攻勢準備嘗試*后一搏,但是這場攻勢并沒有成功。 如果美國沒有加入戰爭,他們還會成為如今 一樣的全球超級大國嗎?或者他們會變得更加與 世隔絕? 美國加入“一戰”后,成為了一股重要的 全球勢力。“一戰”的影響之一的確是讓美國首 次作為非歐洲勢力,在國際體系中起到關鍵作 用。而“二戰”的影響是讓歐洲勢力不再扮演 原先的角色,讓美國和蘇聯這兩個非歐洲勢力 建立起全球主導性作用。這個局面持續到 1990 年至 1991 年“冷戰”末期。如果美國沒有參與 “一戰”,在 1945 年后還會成為全球利益的焦點 嗎?我覺得不太會。如果德國沒有威脅美國或者 美國的利益,你將看到一個更加孤立主義的美 國。如果一個既自信又好戰、支持擴張主義和軍 國主義的德國開始對美國產生威脅,美國幾乎肯 定會回應。 如果德國獲勝,國際聯盟以及后來的聯合國還會出現嗎? 不會。國際聯盟其實是伍德羅.威爾遜總統的一個理想。當然,美國自己并沒有加入國際聯 盟,但是這是包括1919 年《凡爾賽和約》在內的《巴黎和約》產生的結果。你會在歐洲看到類 似國際聯盟的某種形式,它會是 19 世紀德意志 關稅同盟的衍生品。這個同盟會變得與現代的歐 盟有些類似,但是這種相似僅停留在貿易方面。歐洲會成為一個非常大的貿易體,但是各個國家的法律、傳統以及關于人權的態度會大相徑庭。不過,我覺得如果德國在“一戰”中獲勝,在 “二戰”后成為聯合國的國際聯盟并不會出現。 你覺得“二戰”還是會發生嗎? 如果后來的德國演變成了我說的那樣,在 “一戰”中獲勝,獲得了那樣的主導權,誰還有理由與德國開戰?唯一的可能是參照英國之前 的策略,就像對抗拿破侖統治下經歷革命的法國 那樣,不斷建立同盟,一次又一次失敗,在打敗 拿破侖之前永不放棄,讓戰爭持續四分之一個世紀。因此,很容易想象英國會利用帝國的資源, 堅決不愿意承認德國的勝利,繼續在歐洲邊緣及 世界各地開展一場漫長的戰爭,阻止德國主導世界。這場戰爭可能會延續幾十年。很難說英國 會不會將美國拉入他們那一方,因為這完全要 看德國會不會阻斷英國軍隊的供應線,直至他們投降。 P92-96(部分) 如果拿破侖贏得了滑鐵盧戰役,會怎么樣? 滑鐵盧,1815 年 6 月 18 日—19 日 艾倫.福里斯特(ALAN FORREST) 艾 倫.福 里 斯 特 是 約 克 大 學 的 現 代史名譽教授。他寫了很多關 于法國革命和拿破侖時期歷史的著 作 ,包括 《拿破侖的人 : 革命中的士兵與帝國》(Napoleon’s Men: The Soldiers Of The Revolution And Empire),以及一本叫作《拿破侖》(Napoleon) 的傳記。他還曾為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偉大戰役” 系列寫過一本關于拿破侖戰役的書。 馬克.阿德金(MARK ADKIN) 馬克.阿德金是一名軍事歷史學家。他在英國陸軍服役了 18 年,并在太平洋的殖民地公職 機構(Colonial Service)工作了十余年,之后開始寫作。曾 出版《滑鐵盧伙伴:全世界*著名陸戰戰役的全面向導》(TheWaterloo Companion: The Complete Guide To World’s Most Famous Land Battle)和《西部前線的伙伴》 (The Western Front Companion)。 如果拿破侖贏得了滑鐵盧戰役,會怎么樣? 艾倫.福里斯特:他肯定會拿下布魯塞 爾(Brussels),然后他可能會嘗試向萊茵 (Rhine)和謝爾特(Schelt)的邊界進軍。但是他不可能取得長遠的勝利。他在幾周后或者幾 個月后肯定還是會失敗的,因為除了英國、荷蘭、比利時和普魯士的軍隊加入了滑鐵盧戰役, 奧地利和俄國的軍隊還沒有參戰,而他們有 15 萬到 20 萬的陸軍在后方守候著。而且,沙皇尤其想要摧毀拿破侖:他覺得如果拿破侖勢力繼續 逍遙法外,歐洲不可能保持和平。 馬克.阿德金:我覺得拿破侖只能享受短短幾周成功的滋味。如果他贏得了這場戰役,威靈頓公爵(Wellington)會讓他的軍隊剩下的士兵撤退, 而拿破侖會不得不匆匆回到巴黎。反法同盟會等 待奧地利和俄國軍隊到達,并等待英國與普魯士軍隊恢復元氣,然后他們可以一起組隊。拿破侖 根本不會有什么機會。 為什么拿破侖會在滑鐵盧失敗? 阿德金:拿破侖之所以遇到了大問題,是 因為他被好幾個國家包圍了,而這些國家都急切 地想要除掉他。他回到巴黎立足之后,會面臨四 個主要的威脅:位于比利時由威靈頓公爵率領的 英荷聯軍、位于德國由布呂克(Blucher)率領 的普魯士軍隊、巴克利.德.托利(Barclay De Tolly)率領的俄國軍隊以及施瓦岑貝格率領的奧 地利軍隊。那將近是 50 萬全副武裝的士兵,他 們都打算聚集于巴黎。拿破侖可能取得勝利的唯 一辦法,就是*大程度上利用俄國和奧地利等軍 隊到達巴黎所需的時間。當他們行軍時,他不得不應付其他敵人,尤其是威靈頓公爵和布呂克的 軍隊。他想要在利尼(Ligny)打敗普魯士軍隊, 當時有一支小部隊暫時拖住了威靈頓公爵的軍 隊。一旦打敗了普魯士軍隊,他就可以將兩邊的 軍力結合起來,對付威靈頓公爵。他在利尼取得 了一部分勝利 —— 他的策略成功了,他將反法 同盟的軍力分成了兩個部分,主要對普魯士軍隊 發動進攻。他打敗了普魯士軍隊,但是沒有摧毀 他們的軍力。他讓普魯士軍隊退兵了,給了他們 恢復元氣的機會。那是一個錯誤。拿破侖讓他們 向北撤軍,而不是向東撤軍。他們向北撤軍時, 就可以改變路線,重新加入到威靈頓公爵的軍力中去。 福利斯特:拿破侖不可能有辦法找到大量的 額外士兵,因為他當時只能靠法國的人口了。而 當他在埃爾巴(Elba)的時候,法國已經廢除征 兵了。只要反法同盟可以統一軍力對抗他,就可以遠遠超越他的軍力,他是完全沒有希望的。在 利尼之戰后,他沒能好好利用自己的優勢,這后來成為了他犯下的致命錯誤。 這么說,如果拿破侖在利尼阻止了普魯士軍隊,他還是有可能在滑鐵盧擊敗英國軍隊的? 阿德金:威靈頓公爵知道普魯士軍隊要來 了;有人向他承諾他們會來,這也是為什么他守 在滑鐵盧,保衛著那座橋。如果他知道普魯士軍 隊不會來,他可能會撤退,直到他有辦法加入普 魯士軍隊。這樣的話,這場戰役就不會發生,至 少不會在那里發生。因此,*關鍵的是普魯士軍 團和他們的到來促成了這場戰役。 法國人民支持拿破侖從埃爾巴回歸嗎? 福利斯特:*重要的是要記住 1815 年的法 國人民已經厭倦了戰爭;他們*想要的就是和 平,而幾乎沒有人相信拿破侖可以帶來和平。另 一方面,沒有人熱愛波旁王朝,所以當然也沒有 人想回到舊制度。大家害怕波旁王朝會企圖重建 之前存在的那種由貴族及教權主義掌權的狀態。 在帝國的鼎盛時期,拿破侖將自己包圍在奢侈 與富貴之中。但是,當他在 1815 年從埃爾巴回 歸時,他將自己的形象打造成軍隊中的一名小下 士,說自己憑借才能,平步青云,成為了軍隊指 揮官。這個形象從本質上來說還是屬于人民的, 是忠于 1789 年的革命理想的。這是一個聰明的策略。 阿德金:大多數老兵都十分忠于拿破侖。拿 破侖在一場又一場的征戰中,抬高了普通法國士 兵的身份。他非常慷慨,給士兵很好的報酬。成 千上萬的老兵在波旁王朝復辟時被驅逐出了軍 隊。我覺得當拿破侖從埃爾巴回來時,這些老兵 身無分文,不再像以前一樣是優秀公民了,因此 數以千計的人重新加入了拿破侖的軍隊。 如果拿破侖拋棄了他的帝國野心,他有沒有可能通過協商,繼續統治法國,而不是讓反法同盟復辟波旁王朝呢? 阿德金:在一開始,他從埃爾巴回來之后, 就試過這樣做了。他想要讓歐洲勢力相信,他并 不想要開戰,而且他會完全放棄向比利時、荷 蘭、德國及波蘭索賠。當然了,他并沒有成功。 福利斯特:這從來都不現實。俄國不會允許 這件事發生,我覺得英國應該也不會。不過,英 國確實想要法國繼續成為歐洲勢力中有效的一部 分。因為,如果想要歐洲和平,就得用法國來平 衡歐洲的勢力結構。英國很清楚民族主義的普魯 士可能會繼續猖獗,也很清楚俄國帶來的威脅, 尤其是在巴爾干(Balkans)以及地中海東部帶 來的威脅。英國特別需要維持與印度的溝通渠 道。要記住,英國在 1815 年時是一股新興的全 球勢力,而俄國人很清楚這一點。因此,英國需 要保護法國的地位,但是那也意味著他們必須確 定,法國會是國際社會中一位可靠的成員。因為 這個理由,他們不得不除掉拿破侖。換成誰在那 個位置并不重要,波旁王朝也可以,但是他們很確定他們不想要拿破侖在那個位置。
如果歷史可以重來 作者簡介
英國未來出版社(詳見www.futureplc.com)成立于1985年,是英國知名出版公司,旗下擁有80個品牌,包含上百種圖書、音像、手機應用(APP)等產品,內容涉及游戲、電影、攝影、音樂、藝術設計、科普、前沿科技、戶外運動等,并在美國和澳大利亞設有分部。
- >
史學評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