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公安學基礎理論(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40551631
- 條形碼:9787040551631 ; 978-7-04-05516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公安學基礎理論(第二版) 內容簡介
《公安學基礎理論(第二版)》具有如下特點:結構較首版更為合理,體例結構由總論、公安機關、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公安工作和公安改革五編組成,便于讀者對公安學基礎理論形成脈絡清晰的結構化認識。 《公安學基礎理論(第二版)》內容較首版更為完善,注重反映公安學理論研究的新理論成果和實踐發展,體現新時代的要求。 《公安學基礎理論(第二版)》五編的具體內容為:總論,包括警察與警察發展、公安學、公安學基礎理論三個部分;公安機關,包括公安機關的建立和發展、公安機關的性質與宗旨、公安機關的職能與任務、公安機關的職責與權力、公安機關的組織機構與管理體制五個部分;公安隊伍,包括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概述、公安隊伍人事管理、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素質和職業道德、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義務和紀律、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內務制度五個部分;公安工作,包括公安工作的內容與特點、根本原則與根本路線、基本方針與基本政策、公安法制與公安執法、公安執法監督;第五編為公安改革。 《公安學基礎理論(第二版)》既可以作為公安學類本科、研究生教學之用書,也可以作為報考公安學類碩士研究生及公安機關招錄人民警察考試之復習參考書。
公安學基礎理論(第二版) 目錄
**章 警察與警察發展
**節 警察與警察學
第二節 警察的起源
第三節 警察的發展
第四節 警察的類型
第五節 警察與國家的關系及其基本職能
第二章 公安學
**節 公安學的含義及公安學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公安學的性質與學科特點
第三節 公安學的學科體系與理論基礎
第四節 公安學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公安學基礎理論
**節 公安學基礎理論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
第二節 公安學基礎理論的學科地位與研究意義
第二編 公安機關
第四章 公安機關的建立與發展
**節 新中國成立前的公安機關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結束的公安機關
第三節 改革開放以來的公安機關
第五章 公安機關的性質與宗旨
**節 警察的本質
第二節 公安機關的性質
第三節 公安機關的宗旨
第六章 公安機關的職能與任務
**節 公安機關的職能
第二節 公安機關的任務
第七章 公安機關的職責與權力
**節 公安機關的職責
第二節 公安機關的權力
第八章 公安機關的組織機構與管理體制
**節 公安機關的組織機構
第二節 公安機關的管理體制
第三編 公安隊伍
第九章 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概述
**節 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的含義、目標和要求
第二節 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的內容和途徑
第三節 新時代公安隊伍建設
第十章 公安隊伍人事管理
**節 人民警察的錄用
第二節 人民警察的教育訓練
第三節 人民警察的獎勵
第四節 人民警察的懲處
第五節 人民警察的辭退
第六節 人民警察的辭職和退休
第七節 人民警察的職務和警銜
第八節 人民警察的生活保障
第十一章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素質和職業道德
**節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素質
第二節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職業道德
第三節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
第十二章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義務和紀律
**節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義務
第二節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紀律
第十三章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內務制度
**節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內務建設的基本方針、原則和基本要求
第二節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內務條令》的基本內容
第四編 公安工作
第十四章 公安工作的內容和特點
**節 公安工作的內容
第二節 公安工作的特點
第十五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則和根本路線
**節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則
第二節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線
第十六章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針和基本政策
**節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針
第二節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第三節 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
第十七章 公安法制與公安執法
**節 公安法制
第二節 公安執法概述
第三節 公安刑事執法
第四節 公安行政執法
第五節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權益的保障
第十八章 公安執法監督
**節 公安執法監督概述
第二節 公安機關內部執法監督
第三節 公安機關外部執法監督
第五編 公安改革
第十九章 公安改革
**節 公安改革概述
第二節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內容
參考文獻
公安學基礎理論(第二版) 節選
《公安學基礎理論(第二版)》: 二、公安保衛組織的創立 中國共產黨的保衛組織,是在大革命失敗、共產黨人以及革命群眾遭到殘酷鎮壓的情況下開始建立的。 (一)工農民主政權建立前的保衛組織——中央特科 中國共產黨中央特別行動科(簡稱中央特科),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一個情報和政治保衛機關。中共中央賦予中央特科的職責是保衛中共中央領導機關和領導人的安全,收集情報掌握敵人動向,營救被捕人員,鎮壓特務叛徒,建立秘密電臺,向革命根據地通報敵情等,任務神圣而艱巨。 1.中央特科成立的歷史背景 中國共產黨在建立初期,沒有設立專門的保衛組織。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先后發動“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大肆鎮壓革命運動,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妄圖把中國共產黨扼殺在搖籃之中。據統計,從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到1928年上半年,被殺害的共產黨人和群眾達31萬余人。從1927年到1932年的五六年間,全國至少有100萬名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被殺害。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白色恐怖,中國共產黨為了生存、發展,把革命進行到底,必須有自己的保衛力量。 1927年12月,在特務工作處的基礎上,第二個保衛機關——中央特科在上海建立。科長顧順章,由時任中央軍委書記的周恩來同志分管。 特一科(總務科)成立于1927年11月,歷任科長洪揚生、歐陽欽。總務科主要是以合法身份在上海市區內活動,包括:為中共中央開展活動提供場所,如1930年9月保衛黨的六屆三中全會,選址上海法租界;以娛樂活動為掩護,以合法途徑保釋尚未暴露身份的中共黨員,以經濟手段買通或者通過律師辯護手段使不少尚未暴露身份的中共黨員獲得無罪釋放或輕判,如兩次使任弼時無罪釋放;開辦多種工商經營業務,以合法的途徑為黨籌集活動經費,同時掩護黨的相關活動和人員,安置共產黨員家屬,撫恤犧牲或負傷的共產黨員家屬;等等。 特二科(情報科)成立于1928年4月,歷任科長陳賡、潘漢年、王世英,主要負責在國民黨、租界工部局的巡捕房等敵對機關內發展內線,采取“打進去”“拉出來”的辦法了解敵情,向中央和蘇區提供敵人的特務活動情報和軍事情報。根據現有資料的披露,情報科的活動可以說相當成功,有不少國民黨及租界的人士被情報科收買,其機構也被情報科滲透。例如,1928年底,中央特科派遣錢壯飛打入了國民黨中央“黨部調查科”,任特務頭子徐恩曾的機要秘書。這樣,呈送徐恩曾的電文,首先看到的往往是錢壯飛,錢壯飛利用這一便利條件,獲取了大量機密情報。1931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特科工作的主持人顧順章在漢口被捕叛變。由于工作關系,顧順章掌握我黨的大量機密,對中央機關和中央領導人的情況可謂了如指掌。顧順章叛變后,武漢國民黨特務很快便把這一消息電告南京*高特務機關。正在“黨部調查科”值班的錢壯飛截獲此情報后,立即通過秘密交通報告給黨中央,周恩來等果斷采取緊急措施,包括消除顧的關系,轉移中央和江蘇省委領導同志,改變原先的工作方式,使黨中央避免了一次滅頂之災。 特三科(行動科)成立于1927年11月,又名紅隊,中央特科內部自稱“打狗隊”。歷任科長顧順章、譚余保、趙容、鄺惠安、王世英,成員主要來源于上海工人和紅軍中的神槍手。其主要負責武裝保衛、鎮壓叛徒。行動科曾經多次實施武裝劫囚車、劫獄、劫法場等行動,也多次采用暗殺的方法懲處造成嚴重危害的中共叛徒。成功的案例如鎮壓白鑫。白鑫原任中央軍委秘書長,后叛變,出賣中共高層彭湃、楊英等。由于白鑫告密有功,國民黨極力保護,試圖將其送往意大利,就在臨行前,行動科在上海將其處決。由于種種原因未成功的案例有以劫法場的方式營救中共高層羅亦農,以劫囚車的方式營救中共高層彭湃等。 特四科(交通科)成立于1929年,后更名為無線電通訊科,科長李強、張沈川等,后轉屬中共中央書記處直轄,主要負責與各蘇區和共產國際的無線電聯系,派員護送中央要員進入各蘇區,接各蘇區人員出入各大城市。從1929年10月起,在上海首次籌建中共**個秘密無線電臺,周恩來親自編制**本密碼,1931年9月,利用在反“圍剿”中繳獲的電臺,取得了與上海中央臺的聯絡。其工作方法為派交通員陪同,由各地情報點、交通站護送,直至將目標人物送人蘇區,或者送入大城市為止。特四科后轉為專職負責與各蘇區以及共產國際的無線電通訊。 2.中央特科的歷史功績 中央特科作為中共的**個政治保衛和情報特工機構,在中共黨史上有特殊地位及影響。由于中央特科的高效率工作,盡管中共中央長期置身于上海這個國民政府的統治中心和外國勢力有極強影響之地區,非但沒有遭到毀滅性的打擊,還能有效地指揮全國的共產黨活動。上海中央特科還派人在北京建立了特科,北京特科直屬中央特科指揮,不和北京市委發生關系,后被國民黨破獲。 因顧順章叛變,黨中央和中央特科失去了在上海生存的條件。1933年1月,黨中央遷往江西中央蘇區,中央特科也終止了工作。中央特科存在的時間不長,可在我國公安保衛史上寫下了光輝的**頁:**,開創了我國安全保衛工作,積累了安全保衛經驗,培養了一批隱蔽工作干部。第二,保衛了中共中央機關和中央領導同志的安全,使中國革命有了可靠的領導保證。第三,收集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在對敵斗爭中,特別是在“反圍剿”斗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公安學基礎理論(第二版) 作者簡介
于群,男,1966年生,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公安基礎教研部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專業技術二級警監。現主要從事公安學基礎理論、公安管理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編寫出版了《警察權益保障》《國境外警察概論》《警察招錄概述》《人民警察法基本知識讀本》等專著和教材。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