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這就是芬蘭教育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88253
- 條形碼:9787300288253 ; 978-7-300-2882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這就是芬蘭教育 內容簡介
《芬蘭教育不一樣》是我國本從教師視角觀察芬蘭教育的著作。作者與家人留學芬蘭,大量的學校走訪、教育者訪談、與芬蘭家長的對話,讓我們看到芬蘭教育的現場和細節;多年居住芬蘭,對芬蘭文化、北歐文化的理解,更讓我們看到教育背后的土壤。本書不僅回答了芬蘭“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是什么樣的,還揭秘芬蘭教育如何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中庸水平發展到今天的世界很好水平。
這就是芬蘭教育 目錄
序二
印子·尋找教育理想國
上篇·走進芬蘭的課堂
**章這就是芬蘭幼教
教育和保育并重模式下的芬蘭幼兒教育
芬蘭幼兒園的游戲化學習和資源配置
芬蘭幼兒園的管理模式和領導力
“讓學校適應孩子”的幼小銜接
芬蘭兒童的閱讀生態
第二章 只上半天學的小學
芬蘭的特殊教育——基于教育公平和全納理念
芬蘭小學的差異化教學——課本不是必需品
芬蘭學校的多語言教育——堅持“母語**”
芬蘭學校的學習環境設計——培養 21 世紀核心素養
芬蘭學校的“防校園霸凌”項目——KiVa
芬蘭學校的托管解決方案——晨間 / 午后俱樂部
第三章為生活而教的中學
家庭經濟課——為生活而教
職業規劃教育——從認識自我開始
手工課——創新意識和設計思維的孵化器
性教育——用通識課程陪伴青少年成長
“芬蘭學校動起來”——用項目式學習促進身體和大腦發育
芬蘭的“現象式教學”——從理論到實踐
下篇??芬蘭的教育生態
第四章以教育為中心的國家
芬蘭顛覆性的教育改革
芬蘭中小學的課程設置
芬蘭國家課程大綱的變遷
芬蘭的教育評估和質量保證體系
第五章尊師重教的社會文化
芬蘭信任教師所走的“路”
芬蘭教師“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
芬蘭教師教育的錄取機制——用與時俱進的錄取流程篩選未來教師芬蘭教師教育的培養機制——用基于需求的課程體系培養未來教師
芬蘭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用高度自主權支持教師的職業發展
第六章時間洪流中的芬蘭
芬蘭經濟——不同經濟形態下的芬蘭教育
芬蘭歷史——城市規模對教育管理模式的影響
芬蘭文化——教育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
芬蘭教育——為更多人提供更多教育
余論??芬蘭是教育理想國嗎
參考文獻
這就是芬蘭教育 節選
序 作為中芬教育研究中心的負責人,我們非常高興看到《這就是芬蘭教育》一書的出版,并且很榮幸能為該書作序。中芬教育研究中心是中芬兩國教育部發起并成立的中芬聯合學習創新研究院的六個中心之一,北京師范大學和坦佩雷大學分別是該中心的中芬雙方協調單位,成員包括兩國 20 多所具有教育學科優勢的大學。該研究中心的使命之一是從中芬比較的視角解讀芬蘭教育的經驗,為中國教育改革提供有效的借鑒。為此,我們打造了“這就是芬蘭教育” 的系列品牌,提供了關于芬蘭教育的可靠信息和高質量的研究成果,旨在幫助中國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芬蘭教育。 中芬教育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錢文丹所著的《這就是芬蘭教育》,是在 2015 年《中國教育報》跟蹤報道“顧明遠帶您看芬蘭”專題和2017 年某網絡平臺播放《這就是芬蘭教育》電視片之后,“這就是芬蘭教育”系列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該書生動地描述了芬蘭教育的點點滴滴,凸顯了芬蘭教育的特點,分析了芬蘭教育背后的理念及文化基礎,回應了中芬教育研究中心關于芬蘭教育研究的一個核心問題:芬蘭教育能學嗎?因為教育與歷史、政治、文化等因素密不可分,而中芬兩國在這些方面差異較大,所以芬蘭教育的成功經驗可能有其特殊性。 由于芬蘭教育在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組織的 PISA[1]測試中表現卓越,越來越多的中國教育工作者開始關注芬蘭教育。國內很多教育界人士還專程到芬蘭進行實地考察,走進課堂,與芬蘭教育專家和教師座談,網絡上也不乏他們分享芬蘭教育考察之旅的隨記和反思。國內關于芬蘭教育的研究論文也是數以千計。國人考察和研究芬蘭教育的初衷是希望借鑒芬蘭教育的成功經驗,使我國的教育得到更好的發展。但是,他們往往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芬蘭教育確實很好,但中芬兩國國情不同,芬蘭的經驗很難用到中國”,從而重新陷入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迷茫。 那么,中國究竟能不能學習芬蘭教育的經驗?文丹始終帶著這個問題在芬蘭求索。她曾在上海任小學教師,后辭職到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教育學院留學,近幾年她在芬蘭一直從事中國教育者到芬蘭培訓和訪學的指導工作,這讓她掌握了很多中國教育和芬蘭教育的“一手信息”。她從中國教師、家長和教育研究者的視角撰寫了《這就是芬蘭教育》,這是她五年來觀摩芬蘭課堂教學,訪談芬蘭教師和教育專家,研究芬蘭教育經驗的結晶。該書一方面從一線教學現場的視角對芬蘭教育進行了翔實記述,通俗易懂接地氣,很適合中國教師和家長閱讀,使人有親臨其境之感;另一方面從社會文化視角對芬蘭教育進行解讀,從時間視角對芬蘭教育改革之路進行分析,正視中國教育管理和研究人員關注的焦點問題,幫助他們以芬蘭教育為鏡,清晰地認識中國教育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從而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教育改革之路。 回到核心問題,中國教育可以學習芬蘭經驗嗎?我們的回答是肯定的。重要的是怎么學的問題。可以學的內容分兩個層面,一個是“體” 的層面,一個是“用”的層面,這兩個層面相互影響。“體”是指基本教育理念和學習觀,“體”的形成和發展有一個長期過程。“用”是指具體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手段等。從“體”和“用”的視角閱讀《這就是芬蘭教育》,可以更深刻地發掘該書的價值。通過文丹講述的芬蘭教育的故事,我們可以發現只有植根于“體”的“用”才會*穩定。芬蘭自 20世紀 70 年代開始的教育改革造就了今天芬蘭教育的成功,其改革先從“體”開始,在全社會對教育理念有充分共識后再系統地改革“用”。 雖然中芬兩國的制度和文化不同,教育上更是有很大差異,但是在20 世紀 60―70 年代,芬蘭的教育體系與我國現在的教育體系有很多相似之處:國家對課程體系有較細致的控制;課堂教學單一地“以教師為中心”;學校之間有“優劣”之分。那么,在短短三四十年間,芬蘭教育是如何從平凡走向卓越,并成為全球教育引領者的呢? 這一過程主要經歷了三個改革階段。**個階段,20 世紀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芬蘭教育界對教育理論和基本方法進行了全面反思。在這期間,芬蘭教育界主要對“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進行批判,提出了“培養具有批判能力且能獨立思考的公民”的新辦學理念,并相信學校和教師能找到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佳教學方法。第二個階段, 20 世紀 90 年代,改革強化了地方政府在課程設計和實施中的作用,加強了學校之間,學校與政府部門、社會機構的合作,開展了“以學校為中心”的教育創新活動。第三個階段,21 世紀初,芬蘭通過改革提高了教育管理的效率,*重要的改革措施包括全納教育的推廣以及消除小學和初中的管理分界等。 在 PISA 成功的基礎上,芬蘭于 2014 年出臺了新的《基礎教育國家核心課程大綱》,并從 2016 年開始推行。芬蘭國家教育署 [1] 課程發展中心前主任艾梅利??哈里寧(Irmeli Halinen)曾經說過:“大家問我,為什么對這樣一個已經是世界頂級的教育體系進行改革?在我看來,因為世界一直在變化,所以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有關學校的一切事物,必須認識到社會和工作中需要的能力已經發生了改變。” 芬蘭教育改革的道路說明改革沒有捷徑,教育改革是一個復雜和緩慢的過程,急于求成只會事倍功半。我們不一定能把今天看到的芬蘭教育的做法直接拿到中國來應用,但我們應該學的是芬蘭怎么學習他國經驗并為我所用。芬蘭的教育改革也借鑒了別國經驗,芬蘭教育改革成功的秘訣在于懂得如何處理好來自外部的改革經驗和自身教育改革傳統的關系。中國的教育決策者和教育工作者在學習芬蘭經驗的同時,必須尋找適合中國的道路,做好長期改革的準備,特別是要從教育基本理念的討論和共識的達成開始。令人欣慰的是,我們在和國內的眾多校長、教師交流的時候,感受到他們的教育理念并不比芬蘭教育工作者落后,這讓我們對中國教育改革抱有很大的希望,盡管在全社會范圍形成教育理念的共識還需要較長的時間和更有效的方法。 蔡瑜琢 芬蘭坦佩雷大學中芬教育研究中心(芬方)主任 劉寶存 中國北京師范大學中芬教育研究中心(中方)主任
這就是芬蘭教育 作者簡介
錢文丹:芬蘭教學法協會創始人。從事基于芬蘭教室教育模式的中國教室培訓工作。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教育學碩士。五年間,走訪芬蘭100多所學校,訪問芬蘭教育者,與芬蘭家長和學生對話,捕捉到芬蘭教育的現場和眾多細節。現居芬蘭,在芬蘭養娃,學習芬蘭文化和北歐文化,觸摸到芬蘭教育背后的土壤。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